- 年份
- 2024(9277)
- 2023(12751)
- 2022(10554)
- 2021(9615)
- 2020(8240)
- 2019(18201)
- 2018(18273)
- 2017(35766)
- 2016(19528)
- 2015(21503)
- 2014(21276)
- 2013(21372)
- 2012(19596)
- 2011(17523)
- 2010(17704)
- 2009(17211)
- 2008(17210)
- 2007(15702)
- 2006(14144)
- 2005(13151)
- 学科
- 业(86554)
- 济(82520)
- 经济(82375)
- 企(77073)
- 企业(77073)
- 管理(74825)
- 方法(36409)
- 财(31163)
- 农(29014)
- 业经(28765)
- 数学(28452)
- 数学方法(28307)
- 制(23541)
- 中国(22971)
- 务(21873)
- 财务(21855)
- 财务管理(21825)
- 企业财务(20715)
- 农业(20396)
- 技术(17598)
- 体(16578)
- 贸(16271)
- 贸易(16261)
- 易(15911)
- 策(15363)
- 划(15345)
- 银(15236)
- 银行(15200)
- 行(14522)
- 体制(14356)
- 机构
- 学院(289642)
- 大学(285882)
- 济(127203)
- 经济(124894)
- 管理(115354)
- 理学(98891)
- 理学院(97980)
- 管理学(96858)
- 管理学院(96346)
- 研究(91900)
- 中国(76066)
- 财(64413)
- 京(58954)
- 农(52523)
- 科学(52500)
- 财经(50451)
- 所(46344)
- 经(45811)
- 江(43986)
- 业大(42949)
- 中心(42368)
- 农业(41496)
- 研究所(41268)
- 经济学(39286)
- 财经大学(37303)
- 北京(36934)
- 经济学院(35724)
- 州(34324)
- 商学(33671)
- 商学院(33383)
- 基金
- 项目(183100)
- 科学(145242)
- 基金(135518)
- 研究(133124)
- 家(117735)
- 国家(116653)
- 科学基金(100761)
- 社会(88333)
- 社会科(83844)
- 社会科学(83823)
- 基金项目(72045)
- 省(71244)
- 自然(64331)
- 自然科(62836)
- 自然科学(62815)
- 自然科学基金(61810)
- 教育(59681)
- 划(59195)
- 资助(54564)
- 编号(51995)
- 成果(41682)
- 部(41479)
- 创(41372)
- 业(41233)
- 重点(40653)
- 制(39480)
- 发(38714)
- 创新(37811)
- 国家社会(36925)
- 教育部(35863)
- 期刊
- 济(144562)
- 经济(144562)
- 研究(86950)
- 中国(54917)
- 财(53026)
- 农(49411)
- 管理(47257)
- 学报(42760)
- 科学(40266)
- 融(34286)
- 金融(34286)
- 大学(33237)
- 农业(33136)
- 学学(32016)
- 财经(26225)
- 业经(25713)
- 技术(23529)
- 经济研究(23075)
- 经(22533)
- 教育(21191)
- 问题(19807)
- 业(19068)
- 贸(16081)
- 技术经济(16001)
- 商业(15117)
- 现代(14644)
- 国际(14257)
- 财会(14202)
- 世界(13777)
- 理论(13588)
共检索到437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利 宿伟健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不断升值以来,我国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总需求效应、资本替代劳动效应、国际投资效应以及消费效应等方面。本文运用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研究方法对人民币升值影响制造业就业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制造业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度升值有利于该就业量的提高。
关键词:
汇率 人民币升值 制造业 就业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新功
199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处于升值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趋势更加明显。这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带来不小压力,也给制造业升级带来挑战。本文选取1990年到2013年的年度数据,验证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发现初期的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升级存在一定的正效应,之后具有负效应;随着制造业升级,人民币逐渐升值是自然趋势。最后提出人民币升值趋势下制造业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新功
199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处于升值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趋势更加明显。这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带来不小压力,也给制造业升级带来挑战。本文选取1990年到2013年的年度数据,验证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发现初期的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升级存在一定的正效应,之后具有负效应;随着制造业升级,人民币逐渐升值是自然趋势。最后提出人民币升值趋势下制造业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正全 李亚萍
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问题。理论分析表明,其变动对我国外向型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而企业进出口额可以作为汇率与盈利能力之间互相作用的桥梁。本文以2005年8月至2015年4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包含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企业进出口额以及规模的VAR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长期看来影响逐渐减小。最后,本文根据结论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制造业 盈利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本文设计四种不同的汇率升值情景,利用一个中国经济的动态CGE模型—MCHUGE模拟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过程中,各行业进出口量的增长具有缩小效应,且人民币汇率升值依然会使制造业各行业产值有所上升;在相同的进口替代弹性下,出口商品数量的减少与国内商品转换弹性正相关;当人民币汇率升值,食品、纺织、化工、金属、机械行业的国内商品价格增幅随进口替代弹性的增大而降低。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制造业 贸易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一波 郑春芳
文章根据相关的经济理论,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得到了人民币在自由浮动状态下的中美均衡汇率,并由此计算出在此汇率下的装备制造业盈利水平,结果表明:如果让人民币自由浮动,那么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盈利水平将不到1%,这是我国当前制造企业不可承受的。因此,在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且在与发展中国家争夺制造业中心地位的情况下,人民升值不宜过快。虽然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但从长期来看,一国汇率的变动是由技术进步决定的,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步伐也应该且只应该与技术进步率同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嘉啉 马野驰
本文运用跨期劳动力供给模型,构建协整模型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实际汇率与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具有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实际汇率升值将降低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汇率变动 制造业就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春辉
目前中国人民币升值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力过剩导致劳动工资增长迟缓,特别是制造业部门的工资长期过低,导致出口的低成本和大量的贸易顺差,造成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改变和减慢这个趋势的主要措施,就是要提高制造业工人的工资。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原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小义 肖燕
基于2005年7月21日~2008年12月17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周数据,利用Jorion(1990)改进模型来探讨在这段时间内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对制造业整体股票收益率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并且存在滞后效应;而在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宣江 唐守廉
本文以2001年~2013年HS分类标准下制造业出口的季度数据为样本,用不同要素类型制造业的出口比重描述制造业的出口结构,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模型(VECM)及脉冲响应函数法分析人民币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对制造业出口结构的长期和短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制造业出口总量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不同类型制造业出口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的响应差别很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汤毛虎
汇率变动会影响到进出口产品(包括中间投入品)的价格,改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和生产规模,进而影响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就业创造和就业破坏两种效应。使用1998—2007年的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计量方法,并将实际有效汇率对就业的冲击分解为破坏效应和创造效应,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就业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对于出口企业,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人民币升值)的就业创造和就业破坏效应同时存在,且影响系数大致相当,其总体就业情况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影响;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劳动力需求会产生显著的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钰雪
2005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始终处在升值通道内。经典国际经济理论表明,汇率的变化会通过对贸易总量、贸易结构、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影响就业。本文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类型劳动力的就业和工资可能受到的影响。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工资刚性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对就业总量的影响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即"倒V形"态势。当人民币在一定幅度内升值时,各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增加,增加幅度的排序依次是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高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低等技术水平劳动力。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时,三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下降。第二,如果假设基期劳动力被充分...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晓莉 严龙琪
本文首次利用498个4位代码的细分行业数据研究汇率调整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在扩展汇率调整对就业市场影响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从要素密集度对中国城市制造业就业市场的传导渠道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以及海关贸易数据构建人民币在行业层面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会对中国城市行业就业市场产生显著且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初级产品和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实际汇率调整对就业影响估计的显著性明显高于技术密集型行业,3类行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423、0.327、0.309;相对私营行业而言,外商投资行业的净就业水平对于实际汇率调整更为敏...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要素密集度 制造业就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本文通过构建小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变动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以及汇率的测算公式,并利用现值法、分解法和加权法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汇率的长期趋势在实际汇率构成中的比重远大于短期趋势,所以汇率长期趋势对就业的影响远大于短期趋势的影响,因此选取加权法测算的人民币实际汇率作为汇率指标更加合理;通过制造业进口投入水平和出口份额这两条传导机制,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会导致制造业就业水平下降,但进口投入水平上升或出口份额下降会部分地抵消这一不利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文章通过构建对小国和大国经济均适用的劳动力市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影响就业和工资的传导机制,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中美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并考察了行业特征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人民币贬值能拉动中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和工资增长,升值则能促进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就业上升,而人民币贬值或升值对美国绝大部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我国在实现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的进程中,应充分把握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效应,从而保证制造业就业的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