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5)
2023(6328)
2022(5192)
2021(4707)
2020(3813)
2019(8513)
2018(7986)
2017(15554)
2016(8366)
2015(8992)
2014(8586)
2013(8617)
2012(7750)
2011(7097)
2010(6782)
2009(6274)
2008(6135)
2007(5441)
2006(4656)
2005(4131)
作者
(26068)
(21654)
(21639)
(20376)
(13818)
(10568)
(9687)
(8469)
(8330)
(7451)
(7348)
(7182)
(6910)
(6771)
(6671)
(6632)
(6568)
(6423)
(6331)
(6268)
(5483)
(5296)
(5123)
(5007)
(4937)
(4807)
(4735)
(4562)
(4335)
(4226)
学科
(36115)
经济(36078)
管理(23450)
(23262)
方法(18489)
(18212)
企业(18212)
数学(17196)
数学方法(17137)
(9658)
贸易(9652)
(9423)
(8954)
(8839)
中国(8254)
业经(7032)
(7023)
金融(7023)
(6737)
银行(6706)
(6642)
(6382)
(6159)
(5896)
财务(5894)
财务管理(5889)
农业(5693)
企业财务(5652)
技术(5244)
环境(5052)
机构
大学(123779)
学院(121749)
(57392)
经济(56526)
管理(47857)
研究(42183)
理学(41734)
理学院(41315)
管理学(40750)
管理学院(40548)
中国(35046)
(26148)
科学(24904)
(24885)
(24580)
(21638)
业大(21540)
农业(21103)
财经(20795)
中心(19918)
研究所(19855)
(19188)
经济学(18979)
经济学院(17472)
(16382)
财经大学(15885)
北京(15057)
(14645)
(14597)
金融(14470)
基金
项目(85981)
科学(67823)
基金(66117)
(60197)
国家(59746)
研究(55653)
科学基金(50828)
社会(38813)
社会科(37140)
社会科学(37128)
基金项目(35479)
自然(34590)
自然科(33880)
自然科学(33867)
自然科学基金(33340)
(31625)
(27672)
资助(26741)
教育(24793)
(19504)
编号(19300)
重点(19227)
(18321)
(17472)
国家社会(17235)
科研(17218)
创新(17208)
计划(17152)
教育部(16736)
(16146)
期刊
(55585)
经济(55585)
研究(34487)
学报(24495)
(21878)
科学(20753)
中国(19626)
(19174)
金融(19174)
(18394)
大学(17836)
学学(17504)
管理(16168)
农业(14279)
财经(11172)
经济研究(10614)
(9525)
国际(8850)
业经(8597)
(8434)
问题(7963)
(7884)
商业(6981)
技术(6963)
业大(6614)
理论(6342)
(6211)
技术经济(5916)
世界(5873)
农业大学(5793)
共检索到174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秀梅  肖庆宪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如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利率等,而各国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汇率的变动。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决定人民币升值2%,并宣布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本文利用干预分析模型研究这一举措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并利用市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  陈霄  
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和溢出指数方法,从收益率和波动率两个层面,对人民币加入SDR前后各篮子货币之间的同期联动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进行了探讨。实证结果发现:人民币与其他四个较为成熟的国际货币之间的联动和溢出效应均较弱,但是由于人民币的入篮,各货币的主导地位和相互溢出效应发生了改变。同时,人民币加入SDR使得市场间总体信息溢出强度降低,从而使国际货币体系更加稳固。本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人民币加入SDR后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且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一、人民币汇率(一)汇率的基本概念汇率是各国货币之间相互交换时换算的比率,即一国货币单位用另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价格。汇率的表达方式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又称为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数量(1或100等)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用一定量的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又称为应收标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晓峰  陈萍  叶文娱  
本文采用Weymark指数法估计了1994年来我国面临的外汇市场压力和央行外汇干预指数,实证结果显示1994年来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升值压力,样本期间中央银行平均干预指数为0.97,说明我国央行实行的是强势干预政策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利用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对我国潜在货币危机的研究表明,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面临的外汇市场压力过度了,存在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政  王鑫雨  卜林  
选取2006—2020年全球25种货币的汇率收益率,采用基于QVAR模型的溢出指数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考察正常状态与极端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溢出效应的差异,并且构建相对溢入溢出指数量化差异程度,探讨极端状态下的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研究发现:第一,基于条件均值与条件中位数的溢出指数可以很好地捕捉正常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的溢出效应,而对极端状态下的溢出效应产生误判。第二,相比正常状态,极端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的总溢出水平显著上升,两两货币间的溢出效应大多被低估,并且极端贬值状态下的溢出效应更强。第三,极端状态下,绝大多数货币的溢入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新兴经济体货币上升幅度更大;溢出水平的变化则存在差异,新兴经济体货币表现为大幅上升而多数发达经济体货币则为小幅下降。第四,在两种极端状态下,人民币的方向性溢出水平大幅上升,且溢出水平上升幅度更大,人民币由正常状态下的净接收者转变为极端状态下的净输出者,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孟楠  闫帅  
文章构建了基于外部均衡的资本流动、外汇市场干预与汇率分析框架,理论模型表明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取决于国内投资者和国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经济当局对资本流动进行积极的冲销干预有利于稳定汇率。对中国的资本流动、外汇市场干预和人民币汇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资本流入而言,资本流出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对资本类型进行细分发现,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证券投资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最为强烈,因此经济当局对证券投资资本的冲销比例也高于其他资本。同时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因资本类型而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天新  
在2001—2004期间,亚洲货币的外汇交易量增长比全球市场更加迅速,其中人民币外汇交易增长特别强劲。对人民币未来预期因素似乎正在加入到美元日元即期汇率形成机制中并对亚洲外汇市场施加着重要影响。总体看来,具有更加弹性汇率的亚洲货币将以有效汇率为导向进行交易,美元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人民币影响日益增强。尽管存在种种约束,随着人民币外汇市场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未来潜力巨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景学成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肇始于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汇率问题引起了激烈争论。汇率不能归结为简单的升值或贬值,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战略高度考虑,把汇率改革作为我国金融经济体制整体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货币可兑换、外汇市场发展和汇率制度构成一国对外金融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三者既紧密联系,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中,货币可兑换设计是核心,外汇市场发展是基础,汇率制度安排是关键。如果不能有机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可能导致风险甚至爆发危机。一、确立人民币基本可兑换的改革目标迄今为止,关于货币可兑换还没有一个为各方所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锐  
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额的放量增长得益于离岸交易中心聚集与辐射功能的发挥,尤其是以香港、新加坡等为中心的离岸交易市场功能的释放。同时,货物贸易结算、官方货币互换协议以及资本市场创新的金融工具都构成了人民币海外流通量激增的重要管道。然而,在全球外汇交易总量中人民币所占的份额目前也只有2.2%,同时中国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占全球贸易总量比重也仅有0.1%,因此,未来需要通过政策重心的不断校准和政策机制的局部创新来进一步激活人民币的海外流动规模和流动频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兰海  王子午  黄兴祺  
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先涨后跌、宽幅波动,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加剧带动掉期曲线快速下行至全线贴水倒挂,长短期限波动率价差也转为倒挂。展望下半年,人民币即期汇率或将承压,掉期存在进一步下跌可能,全曲线贴水倒挂形态将维持,中长期波动率有望继续抬升,市场对复杂衍生品的定价能力逐步增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方奕涛  池莹  
论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的发展方奕涛(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所510275)池莹(中山大学国际金融系51027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汇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1994年,中国外汇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建立了银行间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雪鹿  
文章借鉴Giovanni et al.(2022)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外汇交易量与汇率的联系,实证检验了8·11汇改后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汇率纠偏力量的情况,发现信息不对称尽管长期存在但程度有所下降,而纠偏力量并不稳定。最后本文就进一步降低信息不对称、培育汇率内在纠偏力量和完善市场监测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汪贤星  
2022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显著,整体上呈现先贬后升趋势。外汇市场韧性经受住考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相对平稳、零售市场外汇供求总体均衡、市场“风险中性”意识加强,汇率市场化成效彰显。在新发展格局下构建更加健全开放、有竞争力、多层次的外汇市场体系,可研究编制区域性人民币汇率指数、中小企业进出口指数,优化外汇管理实需原则,继续推动外汇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夏园园  宋晓玲  
本文以境内外汇市场即期汇率、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研究对象,研究境内外汇市场的货币定价权问题。研究表明,境内外汇市场具有一定的人民币定价权,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存在相互影响,境内人民币日间波动幅度的扩大强化了境内人民币定价权;中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定价权不完全由管制赋予;境内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供需及预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具有显著的外生性。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境内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是境内人民币定价权巩固的基础。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宋夏阳  李晓明  
2023年以来,多空交织的市场环境使得人民币外汇市场波动性明显增加,交易主题频繁切换。其中,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宽幅震荡,较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走势稳健,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保持双向波动态势,外汇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本文在梳理回顾上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础上,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尝试展望下半年市场走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