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9)
- 2023(10330)
- 2022(9084)
- 2021(8673)
- 2020(7122)
- 2019(16578)
- 2018(16587)
- 2017(32581)
- 2016(17439)
- 2015(19545)
- 2014(19477)
- 2013(19288)
- 2012(17449)
- 2011(15637)
- 2010(15246)
- 2009(13734)
- 2008(13006)
- 2007(10908)
- 2006(9363)
- 2005(7866)
- 学科
- 济(66367)
- 经济(66292)
- 管理(49977)
- 业(46777)
- 企(39820)
- 企业(39820)
- 方法(33106)
- 数学(28666)
- 数学方法(28368)
- 农(16790)
- 财(16662)
- 中国(16515)
- 业经(15155)
- 学(14202)
- 地方(13173)
- 理论(12318)
- 贸(11807)
- 贸易(11801)
- 易(11464)
- 农业(11292)
- 和(11189)
- 务(11051)
- 财务(10993)
- 财务管理(10976)
- 制(10974)
- 技术(10933)
- 环境(10643)
- 企业财务(10391)
- 银(9884)
- 银行(9852)
- 机构
- 大学(241603)
- 学院(239304)
- 管理(100208)
- 济(93570)
- 经济(91479)
- 理学(87922)
- 理学院(87008)
- 管理学(85639)
- 管理学院(85220)
- 研究(75788)
- 中国(56661)
- 京(50371)
- 科学(47084)
- 财(41786)
- 所(36403)
- 业大(35262)
- 中心(35044)
- 财经(34718)
- 农(34088)
- 研究所(33576)
- 江(31946)
- 经(31774)
- 范(31572)
- 北京(31533)
- 师范(31325)
- 经济学(27873)
- 院(27682)
- 州(27016)
- 农业(26696)
- 财经大学(26323)
- 基金
- 项目(171985)
- 科学(135588)
- 研究(127724)
- 基金(125349)
- 家(108128)
- 国家(107234)
- 科学基金(93040)
- 社会(79903)
- 社会科(75727)
- 社会科学(75707)
- 基金项目(67653)
- 省(66330)
- 自然(60765)
- 自然科(59334)
- 自然科学(59323)
- 自然科学基金(58251)
- 教育(58207)
- 划(55966)
- 编号(52623)
- 资助(51135)
- 成果(42000)
- 部(38137)
- 重点(37687)
- 创(36038)
- 发(35746)
- 课题(35090)
- 创新(33441)
- 教育部(33153)
- 项目编号(33009)
- 科研(32795)
- 期刊
- 济(96280)
- 经济(96280)
- 研究(69916)
- 中国(39381)
- 学报(36257)
- 管理(34784)
- 科学(33753)
- 农(30464)
- 财(29935)
- 大学(27594)
- 教育(26529)
- 学学(25860)
- 农业(21764)
- 融(21617)
- 金融(21617)
- 技术(19683)
- 业经(16194)
- 财经(16150)
- 经济研究(15526)
- 经(13642)
- 图书(13594)
- 理论(12996)
- 问题(12473)
- 实践(12177)
- 践(12177)
- 科技(12019)
- 技术经济(11121)
- 现代(11013)
- 情报(10605)
- 商业(10417)
共检索到331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先立 何砚
由双顺差和生产率相对提升导致的升值压力确实存在,但当前已减轻;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美国等国出于经济或政治意图进行的外部施压,但各国施压人民币的目的和策略存在差异。中国必须认清升值压力的本质,继续坚持"自主性"掌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路径,必要时可实施反制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运苏 彭恒文
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本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效果。结果显示,外资企业出口价格传递弹性明显大于本国企业,转嫁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能力相对较强。在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影响的非对称性,采取措施减轻人民币升值对本国出口企业的冲击。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非对称性 汇率传递 出口价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潘素昆 张玉梅
1992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大幅流入我国。随着FDI的大量流入,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一直在累积。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汇率改革方案。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的美元,而是钉住一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汤玉刚
本文从中国经济实际竞争力"虚实转换"的视角考察了"双顺差"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虚"与"实"。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国内体制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都应以增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竞争力为目标。基于我国当前的非均衡经济发展特征,有管理的渐进汇率升值是平稳推进我国中短期开放政策调整与中长期国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选择。
关键词:
双顺差 升值 实际竞争力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梁晓 王晶
2007年8月下旬,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开放个人境外证券投资试点方案后,香港金融界众说纷纭,有一点是肯定的,"此举将令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迈出最关键的一步,人民币自由兑换时间表将大幅推前。"①一、外汇储备减少,就能缓解升值压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贺小勇
表面看,美中人民币汇率争端与当年美日汇率争端同出一辙,都是因为两国存在长期贸易顺差所致,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美国对中国汇率压力要远远小于当年其对日本的压力。这是因为,中美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入世承诺为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中国在汇率政策上享有更大的自主权等。日元升值后由于日本内外经济政策处置失当导致其长期经济衰退,中国应吸取其教训,对于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除在国际法层面提出抗辩外,还要从经济结构、发展模式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缓相应压力。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压力 日元升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帆 陈明生 董继华 郭玉江
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实质是汇率水平长期低估应该调整,而不是汇率机制的改革,扩大浮动只能成为水平调整的形式,出现单边浮动升值的情况,而且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因此首先不能回避的,就是人民币升值或者不升值的理论依据。本文综合运用国内外经济平衡理论,均衡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理论,特别是研究可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价格的双重运动,深入发掘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同时全面评估了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指出重化工业化时期大量进口资源和技术,货币升值首先可以降低进口成本,缓解通货膨胀,促进技术进步,因此不会打击出口,不会扩大贸易逆差,可以改善贸易条件,提高人民币资产价值。文章指出最大的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栾文莲
人民币升值压力来自国内外:国内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贸易与资本双顺差等。经济运行与结构不平衡,对外部的依赖,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应运用汇率杠杆调节经济结构与运行的不平衡,采取措施使外贸外资政策服务于改善经济结构,缩小我国劳动工资成本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化解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升值压力 化解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前不久,美国130名国会议员联名写信呼吁奥巴马政府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一些国际组织也建议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新一轮要求人民升值的压力已经形成。事实上,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和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升值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风险,并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威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本文把人民币升值压力细化为三种压力,即,外汇市场上的市场升值压力,来自外国政府的外部政治性升值压力和国内政策性升值压力。在进行以上分类的基础上,本文将探讨这三种升值压力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以及这三种压力的动态变化和对我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升值压力 汇率制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克
通过检验人民币均衡汇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从节俭困境和日元的升值经历来研究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压力并不是来自是否存在低估,而是来自高储蓄所导致的经常项目顺差,尤其是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顺差。另外,近期的全球失衡则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直接因素。只要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人民币将会面临持久的升值压力。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升值压力 低估 全球失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魏建华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振荡走高。进入2007年,人民币升值趋势不减,已先后20余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如何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文章对此进行了精辟论述。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压力 缓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凤武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盈余、外国直接投资、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小幅升值后,世界主要国家依然对人民币施压,纷纷要求人民币继续且大幅升值,以达到维护本国产业和经济利益的目的。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并非有利无弊,而且日元升值的风险也提供了前车之鉴。应对人民币大幅升值压力的策略应放在加强对外宣传、尽可能避免贸易战、放宽外汇管制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上。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昀科
目前某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均衡角度从中国贸易赢余、汇率制度、汇率政策及外汇体制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存在的原因,并具体阐述了人民币升值的暂时性以及揭示了某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目的,本文指出,人民币没有升值的经济基础,也没有长期升值的压力,并对短期由于贸易赢余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给出了缓解方法。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升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