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8)
- 2023(13546)
- 2022(11731)
- 2021(11060)
- 2020(9568)
- 2019(22249)
- 2018(22199)
- 2017(43929)
- 2016(23849)
- 2015(27234)
- 2014(27303)
- 2013(26774)
- 2012(24796)
- 2011(22373)
- 2010(22525)
- 2009(20968)
- 2008(20647)
- 2007(18379)
- 2006(15669)
- 2005(13681)
- 学科
- 济(100094)
- 经济(99998)
- 管理(70783)
- 业(68677)
- 企(56975)
- 企业(56975)
- 方法(53312)
- 数学(48249)
- 数学方法(47523)
- 财(27263)
- 农(26505)
- 中国(23749)
- 贸(20274)
- 贸易(20266)
- 业经(19977)
- 易(19735)
- 地方(18194)
- 务(17676)
- 财务(17608)
- 财务管理(17567)
- 制(17542)
- 学(17242)
- 农业(17207)
- 企业财务(16653)
- 理论(16313)
- 银(15057)
- 银行(15033)
- 技术(14566)
- 融(14457)
- 金融(14454)
- 机构
- 学院(340434)
- 大学(337818)
- 济(142064)
- 经济(139158)
- 管理(136876)
- 理学(118731)
- 理学院(117571)
- 管理学(115337)
- 管理学院(114720)
- 研究(106487)
- 中国(82644)
- 京(68756)
- 财(66029)
- 科学(63565)
- 农(52943)
- 财经(52908)
- 所(52663)
- 中心(51622)
- 江(50542)
- 业大(49051)
- 经(48046)
- 研究所(47617)
- 经济学(43682)
- 北京(42756)
- 范(41979)
- 农业(41787)
- 师范(41562)
- 州(40134)
- 经济学院(39700)
- 财经大学(39342)
- 基金
- 项目(228000)
- 科学(180579)
- 基金(166557)
- 研究(166348)
- 家(143570)
- 国家(142421)
- 科学基金(124074)
- 社会(104699)
- 社会科(99439)
- 社会科学(99411)
- 省(89512)
- 基金项目(87269)
- 自然(81755)
- 自然科(79938)
- 自然科学(79919)
- 教育(79255)
- 自然科学基金(78504)
- 划(75342)
- 资助(70923)
- 编号(68512)
- 成果(55135)
- 部(51462)
- 重点(51029)
- 发(48021)
- 创(47623)
- 课题(46972)
- 教育部(44742)
- 创新(44401)
- 科研(44219)
- 大学(43484)
共检索到487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卜永祥
利用1994年1月至2008年1月的月度数据,采用外汇市场压力的货币模型,构建了人民币外汇市场升值压力指数,并利用向量自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央银行国内信贷变化、中美相对经济增长率变化、中国利率水平变化与外汇市场压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美国基础货币增长、美国利率水平变化等外生变量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发现中国中央银行国内信贷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呈现负向关系,而中国经济增长和国内利率水平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呈正向关系。当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时,货币当局的反应是减少其净国内信贷,而国内利率水平的变化则并不显著地反映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变化。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琳 胡海鸥
本文采用修正的BGT模型,实证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以及央行在面对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金融体系变迁等情形下,货币政策实施方式及其效果。结果显示,随着意愿结售汇制度的实行和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央行的货币自主性得以加强;在开放环境下,国际资本流动受国内外利差、资本市场溢价、货币政策及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制度的影响。面对这些国内外冲击,央行进行了央票冲销或调整准备金率等的反向货币政策操作,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涛 商文斌 陈鹏
以中国2005年7月—2013年10月的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采用干扰分析法对金融危机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实证分析。ARMAX检验的结果表明,单纯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金融危机本身并未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实质性影响与瞬时脉冲效应;而考虑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因素之后的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明显的贬值压力,金融危机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贬值压力。相对而言,美国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最大,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升值的压力,第三轮与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少岩 孙文轩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汇率的双向灵活波动,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适时调整和货币政策与汇率在长期均衡过程中的有效联动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继续推动中国经济转型,通过有序引导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调整来对冲国内去产能的进程,夯实基本经济增长面的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从贸易项下的数量输出向资本项下的价值吸引转变。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汇率弹性 货币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玉兰 刘倩倩
结合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本文采用2005年7月至2016年4月的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区间下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MSIH(3)-VAR(1)能够较好地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在适度升值、强势升值与贬值三种区间下,外汇市场压力对货币政策各变量的响应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人民币面临贬值的现状,应谨慎控制M2的投放量,通过控制CPI的滞胀情况以及适度下调利率来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 货币政策 缓解贬值压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玉兰 刘倩倩
结合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本文采用2005年7月至2016年4月的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区间下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MSIH(3)-VAR(1)能够较好地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在适度升值、强势升值与贬值三种区间下,外汇市场压力对货币政策各变量的响应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人民币面临贬值的现状,应谨慎控制M2的投放量,通过控制CPI的滞胀情况以及适度下调利率来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 货币政策 缓解贬值压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文革 林丹丹
基于Redux理论模型,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对美国利率和我国货币供给的冲击响应为正,对美国货币供给和我国利率的冲击响应为负;美国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冲击大于我国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中美收入相对变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最大,同时,中美利率的相对变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大。因此,我国应稳定且有序地开放资本账户,进一步打通利率市场分割壁垒,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积极关注美国货币政策变动的同时,应协调推进国内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结合,这样才更有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Redux模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青龙
本文以开放经济的IS-LM模型为分析框架,将人民币国际化因子融入到该模型中,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程度的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会对货币政策的利率、汇率、消费、收入和经常项目收支效应,以及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分析表明在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和难度有所增加。为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建议加快利率市场化,增强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加快人民币资产市场、国债市场的建设步伐,同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政策 IS-LM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文乐 王彬 王继晖
本文首先在新凯恩斯垄断竞争模型框架基础上,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校准、冲击因素脉冲影响的识别,较为详细地考察了国内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和汇率波动都会对产出、通货膨胀产生明显的冲击效应,同时货币政策与汇率波动之间也存在着显著作用。而后,基于均值与波动方程的相关计量模型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考虑到我国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资本逐步对外开放,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联系更加密切,在存在升值预期的时候,单一的货币政策或是汇率政策无法实现经济均衡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百胜
本文通过构建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分析中国货币政策是否兼顾了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目标,进而基于LT-TVP-VAR模型,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冲击下,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不同滞后期的时变脉冲响应。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价格型货币政策已考虑了资产价格目标,但人民币汇率目标仍不显著;资产价格面临不同货币政策冲击时,各滞后期脉冲响应存在较强的周期性和领先滞后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面临不同政策冲击时,各滞后期脉冲响应存在很强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中国在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促进经济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百胜
本文通过构建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分析中国货币政策是否兼顾了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目标,进而基于LT-TVP-VAR模型,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冲击下,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不同滞后期的时变脉冲响应。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价格型货币政策已考虑了资产价格目标,但人民币汇率目标仍不显著;资产价格面临不同货币政策冲击时,各滞后期脉冲响应存在较强的周期性和领先滞后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面临不同政策冲击时,各滞后期脉冲响应存在很强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中国在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促进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同时,应兼顾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建峰 卢新生 蒋伟
文章基于人民币汇率和国际原油市场数据,在VAR-BEKK-MGARCH模型基础上引入中外利差、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利率和准备金率调整等货币政策变量,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和国际原油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五个人民币汇率与国际原油之间存在不同的均值和波动溢出关系。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和国际原油市场间的互动关系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志勇 刘涛
货币政策有效性包括工具的有效性、传导机制的效率以及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而评价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最终依据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构建了测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相关变量对CPI影响的强弱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发生效力的滞后时间,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基本有效的,货币供给量M0是近期货币政策中较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并提出了将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混合使用以实现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焱林 何佩
文章基于外汇市场压力理论,采取模型独立法测度外汇市场压力,利用2004年6月至2016年12月数据建立TVP-VAR模型,研究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非线性动态关联性。结果表明:对冲回收的基础货币和国内信贷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基本无影响;中美利差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具有负向影响;经济增长与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具有显著正向传递效应。现阶段,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对中美利差、国内信贷、通货膨胀率具有较为平缓的传递效应;汇率制度改革、经济周期变化都会导致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相关指标关联性产生明显变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旺春 李光明
文章基于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和离散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银行间信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可以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应有效监控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密切关注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货币需求 金融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汇率升值与政策选择——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效应实证研究——基于SVAR模型
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及人民币汇率定价的弹性分析
我国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调整的高频反应研究——基于高频事件研究方法的实证分析
中国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率研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
我国汇率制度弹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研究——基于SF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通胀及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基于TVP-GARCH-M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