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92)
- 2023(2898)
- 2022(2253)
- 2021(1979)
- 2020(1589)
- 2019(3466)
- 2018(3218)
- 2017(6565)
- 2016(3277)
- 2015(3426)
- 2014(3123)
- 2013(3194)
- 2012(2928)
- 2011(2762)
- 2010(2583)
- 2009(2234)
- 2008(2191)
- 2007(1898)
- 2006(1693)
- 2005(1493)
- 学科
- 济(15636)
- 经济(15617)
- 管理(9805)
- 业(8979)
- 方法(8452)
- 数学(7971)
- 数学方法(7936)
- 企(7345)
- 企业(7345)
- 财(5031)
- 中国(3733)
- 银(3342)
- 银行(3341)
- 行(3191)
- 贸(3180)
- 贸易(3177)
- 业经(3160)
- 融(3141)
- 金融(3141)
- 易(3117)
- 务(3011)
- 财务(3009)
- 财务管理(3004)
- 企业财务(2926)
- 制(2881)
- 农(2849)
- 环境(2524)
- 产业(2457)
- 技术(2186)
- 出(2039)
- 机构
- 大学(47093)
- 学院(46205)
- 济(25634)
- 经济(25276)
- 管理(18246)
- 理学(16116)
- 理学院(15997)
- 管理学(15826)
- 管理学院(15755)
- 研究(14235)
- 中国(13433)
- 财(12824)
- 财经(10844)
- 经(10189)
- 经济学(9933)
- 经济学院(9319)
- 财经大学(8556)
- 京(8181)
- 融(8160)
- 金融(8094)
- 中心(7763)
- 商学(6439)
- 科学(6432)
- 商学院(6346)
- 人民(6312)
- 银(6182)
- 所(6140)
- 银行(6034)
- 江(5814)
- 国人(5736)
- 基金
- 项目(33353)
- 科学(27791)
- 基金(27450)
- 家(23767)
- 研究(23668)
- 国家(23629)
- 科学基金(21236)
- 社会(18343)
- 社会科(17705)
- 社会科学(17703)
- 基金项目(14320)
- 自然(12963)
- 自然科(12753)
- 自然科学(12752)
- 自然科学基金(12573)
- 资助(11377)
- 省(11179)
- 教育(10697)
- 划(9715)
- 国家社会(8958)
- 部(8324)
- 编号(7771)
- 教育部(7750)
- 人文(7456)
- 重点(7235)
- 创(7099)
- 制(6990)
- 大学(6781)
- 创新(6692)
- 青年(6611)
共检索到65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治国 徐剑刚 曾利飞
汇率有效调整可以改善贸易收支,但在短期内可能先出现进一步恶化贸易收支的J曲线效应,以往研究主要探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本文发现,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我国目前已经出现影响进出口贸易增速的近似J曲线效应,而贸易收支决定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显著,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J曲线效应越来越明显。J曲线效应可能在短期内被其他诸多因素所掩盖,但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值得警惕。
关键词:
J曲线效应 人民币升值 贸易收支决定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天化 钟玮
本文利用2007——2008年商品出口额与人民币汇率的数据,通过建立贸易收支决定模型对人民币升值是否存在反j曲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论如下:在短期内,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的不断下降,即人民币升值,我国各类商品的出口额是不断上升的,而在长期内会促使贸易收支下降,因而符合人民币升值条件下的反j曲线效应。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反j曲线效应 贸易收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晓红 唐鹏蛟
本文基于国际金融学中经典的J曲线理论,从理论上推导"反J曲线效应"的存在,通过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进口和出口需求函数,运用分布滞后模型、JJ协整分析和脉冲相应函数分别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反J曲线效应尚处于第一阶段,绝对额仍在上升,但增长率已明显放缓。最后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就人民币升值后的贸易调整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钟伟 胡松明 代慧君
本文在对 J曲线效应进行简要的理论回顾后 ,建立了我国的进口需求函数、出口需求函数和贸易平衡项函数 ,并对人民币的 J曲线效应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主要结论是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和贸易收支的正面效应有约 3个季度的时滞效应 ;如果为改善贸易收支 ,那么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幅度应该适中 ,过于轻微或剧烈可能是不利的 ;人民币出现短期异常波动对进出口贸易和贸易收支的影响不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潘素昆 张玉梅
1992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大幅流入我国。随着FDI的大量流入,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一直在累积。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汇率改革方案。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的美元,而是钉住一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汤玉刚
本文从中国经济实际竞争力"虚实转换"的视角考察了"双顺差"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虚"与"实"。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国内体制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都应以增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竞争力为目标。基于我国当前的非均衡经济发展特征,有管理的渐进汇率升值是平稳推进我国中短期开放政策调整与中长期国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选择。
关键词:
双顺差 升值 实际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颖尧
一般认为,货币贬值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降低出口商品的国外价格。通过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可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带动国内产业,提高就业水平。但是由于生产调整和认识滞后的影响,贬值对贸易收支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滞后。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低、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要素流动性差等特点,贬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又有其特殊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人民币贬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J曲线效应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人民币贬值的J曲线效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晓峰 王相宁
在介绍J-曲线效应和相关研究方法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1995年以后的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J曲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效应时滞在1-2个季度,这说明我国目前仍然属于贸易合同均以美元表示的、贸易依赖程度较大的开放经济;从而在进出口价格弹性符号短期内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水平向下方调整(升值)不会显示反J-曲线效应现象。因此在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时,应选择基准汇率浮动范围较小的汇率改革。
关键词:
J-曲线效应 协整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梁晓 王晶
2007年8月下旬,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开放个人境外证券投资试点方案后,香港金融界众说纷纭,有一点是肯定的,"此举将令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迈出最关键的一步,人民币自由兑换时间表将大幅推前。"①一、外汇储备减少,就能缓解升值压力?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欣 崔艳娟 孙刚
从政治博弈的角度出发,运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外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博弈过程中的影响力及其对汇率水平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测度。研究发现,政府间的博弈行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外国政府在汇率博弈过程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通过施加政治压力显著地推动了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并未从根本上减轻外国政府在汇率问题上对中国施加的政治压力。因此,中国在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还应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予以回应,以捍卫自己的重大核心利益。
关键词:
政治博弈 外部政治压力 人民币汇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永刚 黄河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由来,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而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多地来自政治层面。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讨论了人民币(近期)如果升值可能带来的影响,阐述了人民币升值弊大于利的观点。探讨了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和未来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的问题,并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路径提出了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付琼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预期始终没有消除,造成我国宏观经济困境。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追赶,人民币实际汇率有长期升值趋势,而当我国可贸易品部门的单位劳动成本相对下降,这一趋势就通过名义汇率升值压力体现。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提示我们可以通过一般物价水平调整缓解升值压力,即采用温和的结构性通胀策略降低升值预期。这对于稳定我国宏观经济,消除外汇储备泡沫,转变经济结构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帆 陈明生 董继华 郭玉江
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实质是汇率水平长期低估应该调整,而不是汇率机制的改革,扩大浮动只能成为水平调整的形式,出现单边浮动升值的情况,而且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因此首先不能回避的,就是人民币升值或者不升值的理论依据。本文综合运用国内外经济平衡理论,均衡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理论,特别是研究可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价格的双重运动,深入发掘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同时全面评估了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指出重化工业化时期大量进口资源和技术,货币升值首先可以降低进口成本,缓解通货膨胀,促进技术进步,因此不会打击出口,不会扩大贸易逆差,可以改善贸易条件,提高人民币资产价值。文章指出最大的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栾文莲
人民币升值压力来自国内外:国内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贸易与资本双顺差等。经济运行与结构不平衡,对外部的依赖,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应运用汇率杠杆调节经济结构与运行的不平衡,采取措施使外贸外资政策服务于改善经济结构,缩小我国劳动工资成本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化解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升值压力 化解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前不久,美国130名国会议员联名写信呼吁奥巴马政府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一些国际组织也建议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新一轮要求人民升值的压力已经形成。事实上,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和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升值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风险,并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威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