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4)
- 2023(5520)
- 2022(4540)
- 2021(3873)
- 2020(3318)
- 2019(7214)
- 2018(7107)
- 2017(14122)
- 2016(7229)
- 2015(8006)
- 2014(8034)
- 2013(8336)
- 2012(8034)
- 2011(7698)
- 2010(8008)
- 2009(7767)
- 2008(7373)
- 2007(6656)
- 2006(6160)
- 2005(5952)
- 学科
- 济(58358)
- 经济(58328)
- 方法(18562)
- 管理(18201)
- 业(17260)
- 数学(17098)
- 数学方法(17033)
- 地方(14696)
- 中国(12798)
- 企(12141)
- 企业(12141)
- 地方经济(11490)
- 险(10735)
- 保险(10644)
- 融(9706)
- 金融(9706)
- 银(9699)
- 银行(9699)
- 行(9293)
- 制(8765)
- 业经(8583)
- 财(7901)
- 学(7751)
- 农(6612)
- 经济学(6448)
- 贸(6329)
- 贸易(6324)
- 体(6108)
- 易(6078)
- 环境(5836)
- 机构
- 大学(114329)
- 学院(113133)
- 济(65586)
- 经济(64505)
- 研究(42079)
- 管理(41098)
- 中国(39021)
- 理学(33631)
- 理学院(33289)
- 管理学(32920)
- 管理学院(32699)
- 财(30546)
- 财经(24012)
- 经济学(23347)
- 京(22780)
- 经(21801)
- 经济学院(20855)
- 所(20512)
- 科学(20031)
- 中心(19408)
- 研究所(18198)
- 财经大学(17957)
- 江(16671)
- 融(16612)
- 金融(16439)
- 北京(15023)
- 院(14363)
- 人民(14261)
- 银(13881)
- 银行(13321)
- 基金
- 项目(65000)
- 科学(51869)
- 基金(49779)
- 研究(48470)
- 家(41705)
- 国家(41413)
- 科学基金(35895)
- 社会(35399)
- 社会科(33743)
- 社会科学(33734)
- 基金项目(24810)
- 省(22749)
- 资助(22002)
- 教育(20738)
- 自然(20326)
- 自然科(19839)
- 自然科学(19835)
- 自然科学基金(19500)
- 划(18881)
- 编号(17322)
- 国家社会(15766)
- 部(15350)
- 济(14946)
- 经济(14802)
- 发(14756)
- 成果(14548)
- 重点(14470)
- 教育部(14052)
- 人文(13728)
- 社科(13495)
共检索到189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主要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因此,美国消费者减少这类消费的空间非常有限。但是在人民币升值后,美国消费者有可能用第三国商品替代中国商品,其替代程度取决于价格差价。在人民币升值后,如果中国出口价格仍旧明显低于第三国价格,那么第三国商品很难替代中国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甚至有可能助长中美贸易失衡。另外从对国内影响来看,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可以促进技术革新,但就长期影响而言,升值有可能缩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期限。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升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红 张培杰 孟昊
本文运用TVP-SV-VAR模型从外部溢出视角检验了全球金融周期波动对人民币汇率失衡的时变性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影响看,全球金融周期扩张对人民币汇率失衡产生正向溢出,其中对暂时性汇率失衡的冲击程度更大且逐年波动上升。从作用机制看,全球金融周期扩张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和贸易渠道加剧了人民币汇率高估,而通过利率渠道则可以减缓这一冲击。此外,全球金融周期波动主要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和利率渠道冲击暂时性汇率失衡,而对长期汇率失衡的冲击则主要通过贸易渠道。本文验证了全球金融周期加剧人民币汇率失衡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暂时性和长期汇率失衡的差异性冲击,为应对全球金融周期冲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提供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印 汪洋
本文以中美两国内外部经济失衡为视角,从政策层面解释了2001~2007年全球经济失衡为何呈扩大趋势,提出了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政策引致假说"。从中美两国角度来分析,全球经济失衡即表现为中美两国的外部经济失衡。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析表明,中国的引进外资政策致使经常账户盈余过多,这种外部经济失衡进一步引起了内部经济失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AENI)分析认为,美国为应对其内部经济失衡,采取的减税政策使其外部失衡加剧。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中国应调整其引进外资的政策,进行出口部门的产业结构升级;美国应适时调整其税收政策,减少财政赤字,削减贸易壁垒,等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芳 李霄阳
全球经济失衡具体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差额的持续恶化。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偏离世界经济贸易格局而引起的国际货币失衡问题,进而探讨了国际货币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之间的关系。首先,构建了高度简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推导证明:在美国贸易地位下降而美元国际地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美国经常账户恶化将不可避免。该判断与历史经验相吻合。其次,本文构造了用于测度国际货币格局偏离贸易格局程度的货币失衡指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国际货币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作者认为,只有提升新兴贸易大国货币地位,降低货币失衡程度,才能实质性地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理查德·库珀 赵瑾
目前人们关注国民储蓄和投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所有发达国家展开的对公共养老金或更广义的养老金的争论;二是全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瑜 徐艳 何泽荣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大特点。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全球经济失衡的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实际上是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的表现。研究一国经济的对外失衡不应该仅仅研究贸易项目或经常项目的失衡,而更应当研究整个国际收支的失衡。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是美国的失衡。一个国家的对外失衡是国内经济失衡的表现,中国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中,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汇率政策的协调。这一协调是解决经济全球失衡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解决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关键是治理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经济的内外失衡 汇率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先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小芳
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当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汇改6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经历了较快升值、基本稳定和弹性增加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较快升值阶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吕风勇
一、引言2013年10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升到1美元兑换6.0808元人民币,相比本年第一个交易日已累计升值2089个基点,并创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的新高。而与此相对应,中国对外贸易却增速缓慢,2013年前三季度出口增长8.0%。尽管对外出口贸易放缓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低迷、外部需求不振,但人民币近年来一直持续升值,无疑也是中国出口贸易产品竞争力降低、出口增速放缓的一个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克
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失衡的原因,然后分析了全球失衡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全球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民储蓄的下降,而非投资的增加。为了纠正外部失衡,美元自2002年以来开始贬值,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中国感受到了极大的货币升值压力。只要中美贸易顺差没有显著减少,只要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没有下降到可持续水平,人民币都将面临升值压力。这种升值压力与人民币是否存在低估没有必然联系。
关键词:
全球失衡 国民储蓄 人民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生
当前,衡量全球经济失衡常用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全球经常项目的差额;另一个是外汇储备余额。在经济全球化时期,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主要在经常项目端,是贸易收支的失衡,而不在资本和金融项目端,即金融脱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管涛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全球经济失衡是造成世界范围流动性过剩的催化剂。其中,发达国家是流动性输出的重要来源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是流动性输入的主要目的地。后者又通过私人或官方对外资本输出的方式,将部分过剩的流动性回流到发达国家。流动性过剩造成了投资过快增长、通胀压力上升、资产泡沫积聚、资本流动冲击等风险。因此,必须重视经济对外失衡问题,及时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全球经济失衡 日元利差交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洋
全球失衡是影响全球分工的长期因素造成的,因此不可能通过调整短期因素而消除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失衡有很大的关联。当前,危机的影响似乎已经见底,人们开始讨论危机之后的世界新秩序。然而,如果全球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前提条件,那么,在我们搞清楚全球失衡的原因之前,讨论世界新秩序就可能成为无的放矢的政治游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