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8)
2023(2256)
2022(2047)
2021(1992)
2020(1698)
2019(4161)
2018(4202)
2017(8429)
2016(4597)
2015(5313)
2014(5305)
2013(5443)
2012(5217)
2011(4899)
2010(5042)
2009(4767)
2008(4579)
2007(3769)
2006(3379)
2005(3129)
作者
(12437)
(10242)
(10229)
(9852)
(6636)
(4973)
(4950)
(4148)
(3919)
(3737)
(3456)
(3437)
(3372)
(3269)
(3240)
(3150)
(3009)
(2992)
(2992)
(2942)
(2712)
(2451)
(2442)
(2377)
(2373)
(2335)
(2320)
(2238)
(2043)
(2001)
学科
(19962)
经济(19935)
方法(10535)
管理(9761)
(9378)
数学(9214)
数学方法(9166)
(8051)
企业(8051)
(6804)
贸易(6802)
(6663)
(5539)
金融(5539)
关系(4510)
(4384)
中国(4331)
(4273)
银行(4267)
(4118)
国际(3689)
世界(3631)
理论(3516)
(3330)
地方(3225)
(3145)
业经(3012)
(2844)
(2792)
(2583)
机构
大学(68345)
学院(64241)
(30790)
经济(30216)
研究(25572)
管理(22729)
中国(21703)
理学(19242)
理学院(18956)
管理学(18673)
管理学院(18567)
(14690)
(14413)
(13190)
科学(13040)
研究所(11970)
财经(11460)
中心(11348)
(10571)
经济学(10212)
(9987)
师范(9951)
北京(9877)
经济学院(9288)
(8894)
(8811)
金融(8806)
财经大学(8761)
师范大学(8659)
(8535)
基金
项目(38966)
科学(30959)
基金(29485)
研究(28946)
(25294)
国家(25116)
科学基金(21029)
社会(19128)
社会科(18309)
社会科学(18303)
基金项目(15374)
教育(14187)
自然(12985)
资助(12762)
自然科(12727)
自然科学(12723)
(12685)
自然科学基金(12511)
(12150)
编号(11083)
成果(10365)
(9917)
重点(8965)
教育部(8903)
人文(8233)
课题(8071)
国家社会(8019)
中国(7994)
大学(7973)
(7967)
期刊
(32137)
经济(32137)
研究(24381)
(13038)
金融(13038)
中国(12031)
(9735)
国际(9515)
管理(8211)
教育(8167)
学报(7971)
科学(7878)
(7139)
大学(6473)
(6324)
经济研究(5946)
世界(5916)
学学(5703)
财经(5608)
(4828)
问题(4543)
农业(4466)
技术(3688)
(3530)
贸易(3530)
世界经济(3408)
业经(3364)
理论(3361)
(3212)
论坛(3212)
共检索到105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本文分析了2005年汇改以来中美国际平价关系发生逆转的新格局,阐释了新格局下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国内通货膨胀形成冲击的动态传导机理。文章运用2005—2010年相关数据对提出的动态传导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大幅快速升值在短期内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而从长期看将加剧我国经济失衡状态。因此,在人民币汇率机制转轨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明确区分汇率加速升值的短期结果与长期影响。本文认为,中国当前正处于微观企业、金融体系和宏观政策结构性调整和全局性完善的进程中,所以渐进式的汇率转轨机制更适合于转型期的中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四清  
2009年7月,以中国人民银行与相关部委联合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试点管理办法》为标志,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幕正式开启。试点五周年来,经常账户的人民币输出推升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贸易结算+离岸市场"的发展主线逐步成型,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不少具有标志意义的重要进展。在当前推进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资本账户输出人民币的前景正变得愈加清晰,"企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宗毅君  
本文主要从比较价格水平、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三个角度来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的影响。结论是:人民币适度升值将有利于我国提升比较价格水平、改善价格贸易条件和中美双要素贸易条件、促进产业和贸易结构升级,从而改善我国在中美贸易中的利益分配;但同时也应积极防御汇率双向浮动给中美贸易利益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景华  陈洪岩  
汇率变动能否改变贸易收支一直是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争论热点问题。现阶段,世界经济中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对外贸易环境面临恶化危险,贸易摩擦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本文从美国的经济结构、对华贸易政策、产业分工和转移、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和统计差异角度分析了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提出我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动态稳定、调整贸易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降低市场集中度、将服务贸易平衡纳入贸易平衡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傅志华  王娜  
在当前国际格局和经济形势发生调整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革的环境下,大国财政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稳健的财政状况、充足的财政政策空间、特定领域的财政支出及国债市场发展都增加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为此,应发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以大国财政理念为指导,更好地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将人民币国际化纳入财政政策制定的考量因素;另一方面,完善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国债市场国际化,增加在政府投资和采购、国际产能合作、对外援助中人民币的使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傅志华  王娜  
在当前国际格局和经济形势发生调整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革的环境下,大国财政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稳健的财政状况、充足的财政政策空间、特定领域的财政支出及国债市场发展都增加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为此,应发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以大国财政理念为指导,更好地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将人民币国际化纳入财政政策制定的考量因素;另一方面,完善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国债市场国际化,增加在政府投资和采购、国际产能合作、对外援助中人民币的使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究其本质是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首先在理论上论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汇率对贸易差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然后通过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考察了二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定胜  成文利  
本文利用一个一般均衡货币模型,刻画了中美贸易关系的两个主要特征:中国的固定汇率制度和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出口部门的生产率的改进有利于中国和美国福利的增加;(2)美国的货币扩张会导致中国的财富向美国转移、中国的相对工资和贸易条件下降以及中国的出口部门和美国的非贸易部门的扩张;(3)人民币升值将减少美国的消费、增加中国的消费、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导致中国的出口部门收缩,美国的出口部门扩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现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中国的主流观点认为,自从1994年初中国实行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虽然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一直稳中有升,没有必要特别强调人民币升值。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3月答记者问时说道:“至于你提到的汇率问题,中国实行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1994年汇率并轨开始,到现在人民币的汇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增值了18%,对欧元增长了34%。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汇率形成的机制,但是我想给各位说明一点,人民币的强劲和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伍楠林  钟晓兵  
2005年汇改以来,特别是进入200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和波动幅度显著增加。本文基于2005年8月到2010年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ADF检验、格兰杰检验,并构建最小二乘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有利于平衡中美经常项目顺差,表现在: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中国向美国出口有较大负面影响;而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拉动作用不大;并且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平衡中美资本项目顺差,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不仅不会导致美国流入中国FDI的减少,反而能够促进FDI流入的增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红伟  郭世玉  
汇率与利率关系一直是影响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国际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开放度的提高,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论证,得出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并不适合及人民币利率上调对汇率并不存在升值压力的结论。文章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进行了研究,试图对理论与实践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我国现行的汇率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祈善  向俊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一年多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持续上涨,与汇改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已达3.3%,这样的升值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浚  
文章在回顾国内外研究国际油价与汇率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溢出效应模型、协整检验、VEC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国际油价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际油价与人民币升值预期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但仅仅存在国际油价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单向传导作用,溢出效应方面也只有国际油价对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汇率的单向收益溢出效应与波动溢出效应。从短期看,国际油价上涨会削弱人民币升值预期,而从长期看则会增强人民币升值预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纪显  吕江林  
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此模型,本文对1992~2000年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定价,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本文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定价汇率的本币升值新度量。以此为基础,本文度量了1993~2000年人民币汇率升贬值过程,并预测了2001年人民币升贬值度量。本文对人民币粘性均衡定价汇率及基于这一定价汇率的人民币升贬值度量进行了弹性分析。最后,本文获得了名义汇率升值并不意味着汇率升值等重要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