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6)
- 2023(13471)
- 2022(11562)
- 2021(10628)
- 2020(9356)
- 2019(21634)
- 2018(21367)
- 2017(41908)
- 2016(22590)
- 2015(25477)
- 2014(25500)
- 2013(25277)
- 2012(23406)
- 2011(21051)
- 2010(20795)
- 2009(19106)
- 2008(18965)
- 2007(16741)
- 2006(14014)
- 2005(12455)
- 学科
- 济(96975)
- 经济(96883)
- 管理(63969)
- 业(61870)
- 方法(53069)
- 企(51259)
- 企业(51259)
- 数学(47647)
- 数学方法(47093)
- 财(25807)
- 贸(25480)
- 贸易(25470)
- 易(24721)
- 农(23947)
- 中国(21287)
- 业经(18601)
- 学(18134)
- 务(17384)
- 财务(17340)
- 财务管理(17299)
- 地方(16659)
- 制(16438)
- 企业财务(16367)
- 农业(15003)
- 理论(14828)
- 融(14114)
- 金融(14111)
- 银(14097)
- 银行(14055)
- 技术(13657)
- 机构
- 大学(326360)
- 学院(324709)
- 济(138930)
- 经济(136322)
- 管理(127096)
- 理学(111135)
- 理学院(109975)
- 管理学(108011)
- 管理学院(107419)
- 研究(104201)
- 中国(79051)
- 京(66022)
- 科学(62983)
- 财(62356)
- 农(54969)
- 所(51854)
- 财经(51317)
- 业大(49927)
- 中心(49738)
- 研究所(47345)
- 经(46848)
- 江(46665)
- 经济学(43942)
- 农业(43840)
- 北京(40264)
- 经济学院(40240)
- 范(39422)
- 师范(38968)
- 财经大学(38585)
- 院(37345)
- 基金
- 项目(223379)
- 科学(176431)
- 基金(165788)
- 研究(158040)
- 家(144970)
- 国家(143876)
- 科学基金(124068)
- 社会(101884)
- 社会科(96998)
- 社会科学(96969)
- 基金项目(87716)
- 省(86156)
- 自然(82254)
- 自然科(80446)
- 自然科学(80423)
- 自然科学基金(79047)
- 教育(74402)
- 划(72817)
- 资助(69564)
- 编号(62146)
- 部(50861)
- 重点(50237)
- 成果(49505)
- 发(46470)
- 创(46455)
- 科研(44155)
- 教育部(44043)
- 创新(43544)
- 国家社会(43007)
- 大学(42576)
共检索到458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晓龙 葛飞秀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经常账户失衡调整在人民币升值与价格提高两种调整方法上的争论,然后阐述了人民币升值与要素价格上涨调整经常账户顺差的传导机制,接着求解了人民币升值与要素价格上涨调整经常账户顺差的条件,进一步得出了中国对美国进出口的汇率和价格弹性,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调整中美贸易顺差,物价水平的上涨可以调整顺差。另外,中国和美国的收入是影响中国对美国进口和出口的重要因素。最后,给出了人民币汇率与物价水平在中长期的政策搭配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惠珍
文章以国际收支弹性理论为基础,以我国和美国的贸易往来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995-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出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是成立的,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紫文
中美贸易差额在急剧增加,而美国认为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的,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2000-2009年的季度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人民币汇率富有弹性,而中国对美国进口的人民币汇率没有相关性的结论。
关键词:
贸易收支 人民币 汇率弹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本叶 李俊江
2010年美国再次提出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人民币面临空前的升值压力。通过考察中美贸易差额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指出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人民币汇率不是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内部经济失衡、产品内分工、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和出口管制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中美贸易失衡的深层原因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转移和外商直接投资主导的加工贸易,以及美国过度消费和对华出口管制。因此,单纯依靠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金洪飞 周继忠
文章以1994年1月到2005年3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用ARDL框架下的协整方法,对中美贸易的收入弹性和实际汇率弹性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后发现:第一,我国对美进出口的收入弹性都是显著的,并且我国对美国出口的收入弹性约为我国从美进口的收入弹性的6倍,但是我国对美进口和出口的实际汇率弹性都是不显著的。因此,文章认为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没有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将无法改善美国的对华贸易收支。
关键词:
中美贸易 人民币汇率 协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六傅 钱学锋
本文旨在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在国别间的不对称性。文章以中国与G-7各国1990—2005年季度贸易数据为样本,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和Pesaran等(2001)边限检验(the bound test)方法,对中国与G-7各国双边贸易方程进行了协整估计。结果显示,对应于不同的贸易对象国,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既取决于国别间进出口需求的差异,也取决于国别间人民币相对价值的不对称性变化。得出的结论是,仅靠汇率干预非但不能纠正我国总体外部失衡,还有可能导致外部失衡的结构性或总体性恶化。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非对称弹性 边限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究其本质是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首先在理论上论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汇率对贸易差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然后通过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考察了二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关键词:
汇率 贸易逆差 探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凌江怀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经常是中美双边贸易争端的核心,也被认为是中国对美贸易不公平的实证依据,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压力正是由此而起。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重点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造成的。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关键词:
汇率 贸易失衡 经济失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晓红 唐鹏蛟
本文基于国际金融学中经典的J曲线理论,从理论上推导"反J曲线效应"的存在,通过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进口和出口需求函数,运用分布滞后模型、JJ协整分析和脉冲相应函数分别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反J曲线效应尚处于第一阶段,绝对额仍在上升,但增长率已明显放缓。最后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就人民币升值后的贸易调整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兴明 王福岭 张天翼
人民币升值可能是造成我国出口增幅缩减和进口扩大的原因之一,但是统计上并不显著;比较优势形成的贸易结构是影响我国进出口的主要原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进出口迅速增长。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汇率改革,将汇率制度由单一的盯住美元浮动调整为盯住一篮子货币浮动。由于各国使用不同的货币,需要兑换成国际通用货币才可进行交易,因此汇率变化成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明 刘庆 刘淳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讨论中常常被作为攻讦对象。本文运用1995-2009年月度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通过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它相关因素对中美双边贸易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本文发现:相对于中美两国的实体经济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很小;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符合"J曲线效应"。另外,加入WTO对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中美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胜 陈继勇 吴宏
针对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问题,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人民币升值在短期难以对中美贸易顺差产生调节作用,从长期影响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作用也不大。此外,中美贸易顺差在短期还是主要取决于当前贸易收支的现实情况,而中长期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升值不会缓解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而且即使美国贸易收支出现改善也不会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细芳 叶全良
本文利用2005年8月至2008年2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中美贸易顺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并运用历史路径法则,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日经贸关系为参照,探析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和实质,继而对我国外贸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永红
本文以美国作为中国双边贸易收支的分析对象国,放在Rose(1991)构建的贸易收支模型框架,讨论实际汇率和收入等因素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我们主要运用时间序列中的协整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美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树才 贾凯威
文章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为背景,以BEER现代汇率决定模型为基础,依托1980~200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所建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失衡及调整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是构成我国人民币汇率的运动轨迹;1994年以后,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趋于完善,但由于受制度因素、货币政策因素、贸易政策因素、相对劳动生产率因素以及资本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严重的低估,并于2004年前后达到谷底;2005年后,汇率有升值趋势,情况略显好转,进口增加显著,顺差减少,国内外失衡状况得到改善。表明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后,对如何加快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均衡汇率模型 汇率失衡 汇率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