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9)
- 2023(15368)
- 2022(12784)
- 2021(11880)
- 2020(9678)
- 2019(21976)
- 2018(21861)
- 2017(42511)
- 2016(23269)
- 2015(25736)
- 2014(26061)
- 2013(25503)
- 2012(23053)
- 2011(20744)
- 2010(20327)
- 2009(18382)
- 2008(17830)
- 2007(15382)
- 2006(13226)
- 2005(11729)
- 学科
- 济(93538)
- 经济(93436)
- 管理(64307)
- 业(60846)
- 企(50256)
- 企业(50256)
- 方法(41394)
- 数学(35821)
- 数学方法(35441)
- 中国(25207)
- 农(24650)
- 财(21990)
- 业经(21446)
- 地方(21325)
- 学(20721)
- 农业(16635)
- 制(16129)
- 贸(16078)
- 贸易(16069)
- 理论(15771)
- 易(15589)
- 和(14434)
- 银(14259)
- 务(14251)
- 技术(14249)
- 银行(14218)
- 融(14193)
- 金融(14191)
- 财务(14181)
- 财务管理(14159)
- 机构
- 大学(325482)
- 学院(323356)
- 济(126990)
- 管理(126981)
- 经济(124213)
- 理学(110699)
- 研究(109887)
- 理学院(109430)
- 管理学(107494)
- 管理学院(106913)
- 中国(81085)
- 科学(69379)
- 京(68799)
- 财(57380)
- 所(55026)
- 农(52000)
- 研究所(50608)
- 中心(49510)
- 业大(48658)
- 财经(47001)
- 江(45702)
- 范(44123)
- 师范(43704)
- 北京(42959)
- 经(42948)
- 农业(40895)
- 院(40195)
- 经济学(38718)
- 州(37918)
- 师范大学(35605)
- 基金
- 项目(228685)
- 科学(180202)
- 研究(166572)
- 基金(166321)
- 家(145615)
- 国家(144425)
- 科学基金(123881)
- 社会(105195)
- 社会科(99694)
- 社会科学(99670)
- 省(88792)
- 基金项目(88641)
- 自然(80816)
- 自然科(78936)
- 自然科学(78918)
- 自然科学基金(77484)
- 教育(76146)
- 划(75341)
- 资助(67451)
- 编号(67409)
- 成果(54466)
- 重点(51455)
- 部(50238)
- 发(48990)
- 创(47438)
- 课题(46313)
- 创新(44258)
- 科研(43723)
- 国家社会(43391)
- 教育部(43059)
- 期刊
- 济(134976)
- 经济(134976)
- 研究(94663)
- 中国(57657)
- 学报(53314)
- 科学(48794)
- 农(47494)
- 管理(45034)
- 财(41891)
- 大学(39977)
- 学学(37625)
- 教育(36730)
- 农业(33154)
- 融(30133)
- 金融(30133)
- 技术(26441)
- 财经(22439)
- 业经(22311)
- 经济研究(22012)
- 经(19171)
- 问题(17909)
- 业(16857)
- 图书(16785)
- 科技(15864)
- 理论(15557)
- 版(15163)
- 现代(14563)
- 技术经济(14535)
- 实践(14318)
- 践(14318)
共检索到461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洁尘 李容
基于人民币区域化视角,构建动态Copula-GJRGARCH模型研究人民币与东亚各主要国家及地区货币汇率间的联动性及尾部相依性,从而说明东亚汇率市场联动性随人民币区域化的发展而变化。结果表明:(1)人民币与东亚货币汇率皆为正相关,东亚汇率市场间存在正向联动效应。(2)人民币与东亚货币汇率间存在尾部相依,这表明在极端事件下人民币与东亚货币汇率间存在同时大涨或大跌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在人民币与东亚各地区货币汇率之间存在差异。(3)人民币与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泰铢、港币及韩元间的汇率联动性自一次汇改后不断升高,直到"811"汇改后其汇率联动性稍稍降低;新加坡元、印尼盾与人民币联动趋势相对稳定且联动性持续上升;日元与人民币间的联动性除在金融危机期间外普遍较高。(4)随着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提高,东亚货币间联动性逐渐增强。现阶段需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动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完善我国金融制度,进一步放松资本账户管制,在境外大力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金融产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茜
文章实证对比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东亚各国篮子货币中各基准货币的权重。研究发现,危机发生之后,美元在东亚地区的货币锚地位有所退后,欧元在东亚货币的权重不尽相同,而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确实出现了成为货币锚的倾向,甚至一些货币的钉住货币篮子中人民币已超过了美元权重,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人民币已经成为东亚区域"隐性"锚货币的事实。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挥人民币锚货币职能的措施与策略。
关键词:
锚货币 东亚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基珣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在金融危机后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使东亚各经济体出现了较大分歧,使东亚货币合作前景渺茫。基于此,本文深度探讨了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问题,并在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东亚地区化的目标及人民币推动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建议我国政府应该当机立断,做出人民币东亚地区化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人民币 东亚货币合作 区域化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勇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近年来人民币日益为周边国家所接受,成为流通中硬通货。尤其港、澳回归之后,与祖国内地经济的不断融合,以及台湾经济与大陆关系的日益密切,以“两岸四地”为依托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将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 人民币国际化 区域金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元元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收益、成本以及在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中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势在必行的观点,并阐述了在加强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中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策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杨飞
近年来采用参照篮子货币设定汇率波动的经济体在增加,这反映了全球区域各经济体汇率倾向于管理浮动和相对独立的势头(即区域汇率独立板块)。人民币也是如此,在汇改后参照美元比重显著减小,而区域货币权重逐步增大。虽然这延续着有效汇率研究的发展方向,但是它更加表现为一种市场力量的选择。区域内某些货币相互联动的增加,反映了这一组货币汇率波动的独立性。本研究通过回归发现,人民币与港币、林吉特、韩元和台币联动走得越来越近,在集体降低对美元的参照比重之后,这几种货币互相间参照比重上升。而在它们后面又有互动的其他货币。这种货币联动的方差和持续性模式是亚洲未来货币独立板块形成的雏形。中国汇改后在对亚洲货币集体降低美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蕊 祝国平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开始货币合作。2005年伴随东亚经济的复苏,货币合作的步伐有所放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货币合作呈现升温的态势。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在经济政策协调、货币互换网络、东亚外汇储备库和双边贸易结算试点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未来何种货币替代美元有助于东亚深化货币合作?东亚区域主导货币的争论集中于人民币和日元的选择。本文采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5项指标,经过东亚人民币区与日元区在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的发展变化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在双边贸易开放度、汇率波动性以及通货膨胀率一致性方面高于日本与东亚其他7个经济体的融合程度,在利率协同性和商业周期协同性方面,中国和日本都没有明显优势。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粟勤
货币竞争的基础是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其结果就是货币替代。人民币区域化实质上是人民币积极参与区域货币竞争,并试图替代区域内其他货币的过程。尽管在货币竞争中胜出的收益大于成本,但享受利益与承担成本的主体不同,常常使一国政府在面临本币国际化时犹豫不决。鉴于目前人民币在区域货币竞争中的地位,为取得人民币区域货币竞争的最后胜利,应在维持人民币势力范围的同时积极寻求区域货币联盟,同时加快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
关键词:
货币竞争 货币替代 人民币区域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红枫 谭小玉 陈文博 李艳丽
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亟待改革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基于全球经济格局和中国当前的国情,人民币国际化采取从区域到全球的推进路径可能是货币当局更为明智的战略选择。文章选取"10+3"国家作为人民币区域化的辐射范围,利用带傅里叶变换的SURADF面板单位根检验法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进而研究人民币成为区域关键货币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已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日元仍是亚洲地区占据重要地位的货币,人民币还无法与之抗衡。然而,从人民币在亚洲地区影响力逐渐增强的趋势来看,人民币极具成为区域关键货币乃至国际货币的潜力。
关键词:
区域货币合作 人民币区域化 SURADF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秋实 朱小梅 张坦
虽然美元在区域内仍然扮演重要角色,但人民币在东亚9个经济体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排序基本上呈现地位稳步上升的趋势,而日元的权重则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虽然东亚经济体目前都还没有正式宣布把人民币作为钉住货币,但在实际上人民币已经成为东亚区域内一个至关重要的隐性货币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冯永琦 代佳航 瞿亢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回归,测度2005年7月21日—2018年9月30日不同阶段人民币在东亚区域的货币"锚"效应,并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的多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美元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略有下降,但仍然难以取代;欧元和英镑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下降很大;而日元近几年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显著提升;人民币在东亚区域的货币"锚"效应自2010年以来显著提升,大部分时期已经接近美元的水平,但很容易受国际经济形势和突发事件的影响。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率差异、通货膨胀率差异、利率差异,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产品市场依赖程度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都对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发挥"锚"效应有显著影响。其中,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大陆经济周期同步性、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产品市场依赖程度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是推动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提升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何青 杨海龙 刘舫舸 余吉双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逐步开放,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结算与金融交易的重要货币。为了评估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正确认识当前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本文利用2006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每日名义汇率数据,分析了人民币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货币的共同变动。本文研究发现,人民币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起着重要的作用,双边贸易显著增加了人民币与其他货币共同变动的可能性,而通胀差异则降低了这种可能性;根据中国的两项主要货币改革政策,本文进一步将样本划分为三个子阶段,结果与原有的主要发现一致;人民币互换和“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了人民币和更大经济规模、更发达经济体货币的共同变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戴跃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长期持续稳定,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居民也开始逐渐认可和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导致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因此,在此种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珊珊 黄梅波
笔者利用两阶段广义矩方法,通过1998年~2005年、2006年~2011年两阶段数据研究中国作为东亚区域最终产品提供者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加工贸易的格局、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我国在东亚区域最终产品市场提供情况,进而影响人民币的计价结算货币地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勇 袁晓玲
以古丝绸之路为研究对象,首先明晰了人民币区域化与货币一体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用最优货币区VAR实证模型为检验工具,采用1995—2015年的样本数据对古丝绸之路上的各个国家间五种冲击相关性的大小进行了逐一的计算。结果发现区域性因素在五种冲击中占有主导地位,说明古丝绸之路货币一体化程度较高,满足人民币区域化的经济条件,符合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经济要求,适合推广人民币的使用与流通。本研究可以对古丝绸之路背景下人民币区域化及国际化的早日实现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做出有益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