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93)
- 2023(20975)
- 2022(17804)
- 2021(16410)
- 2020(13980)
- 2019(31908)
- 2018(31744)
- 2017(60578)
- 2016(33741)
- 2015(38051)
- 2014(38182)
- 2013(37730)
- 2012(34405)
- 2011(31105)
- 2010(31202)
- 2009(28679)
- 2008(28233)
- 2007(25145)
- 2006(21741)
- 2005(19137)
- 学科
- 济(134844)
- 经济(134698)
- 管理(94332)
- 业(90363)
- 企(74777)
- 企业(74777)
- 方法(64134)
- 数学(56120)
- 数学方法(55269)
- 农(36703)
- 中国(35062)
- 财(33512)
- 学(31311)
- 业经(30050)
- 地方(28379)
- 贸(24621)
- 贸易(24608)
- 农业(24565)
- 易(23861)
- 制(23628)
- 理论(23125)
- 务(21637)
- 财务(21538)
- 财务管理(21494)
- 和(20848)
- 技术(20396)
- 企业财务(20316)
- 环境(20089)
- 银(20060)
- 银行(19970)
- 机构
- 学院(482921)
- 大学(482843)
- 济(186092)
- 管理(184853)
- 经济(181962)
- 研究(162882)
- 理学(160857)
- 理学院(158960)
- 管理学(155457)
- 管理学院(154610)
- 中国(120225)
- 科学(107329)
- 京(102768)
- 农(89886)
- 所(84531)
- 财(83238)
- 业大(79650)
- 研究所(77848)
- 中心(74365)
- 农业(71301)
- 江(71089)
- 财经(67502)
- 北京(64168)
- 范(63594)
- 师范(62805)
- 经(61329)
- 院(58931)
- 州(57596)
- 经济学(56035)
- 技术(53581)
- 基金
- 项目(335374)
- 科学(260546)
- 基金(240970)
- 研究(234699)
- 家(214147)
- 国家(212420)
- 科学基金(180076)
- 社会(145107)
- 社会科(137418)
- 社会科学(137376)
- 省(133003)
- 基金项目(127425)
- 自然(121422)
- 自然科(118604)
- 自然科学(118569)
- 自然科学基金(116379)
- 划(112715)
- 教育(109522)
- 资助(100815)
- 编号(94949)
- 重点(76188)
- 成果(76154)
- 部(72236)
- 发(71154)
- 创(68929)
- 课题(66573)
- 科研(65275)
- 创新(64435)
- 计划(64210)
- 大学(61414)
- 期刊
- 济(196442)
- 经济(196442)
- 研究(132093)
- 中国(88623)
- 学报(88271)
- 农(80910)
- 科学(76606)
- 管理(65544)
- 大学(64924)
- 财(63882)
- 学学(61558)
- 农业(55177)
- 教育(52089)
- 技术(42483)
- 融(40335)
- 金融(40335)
- 业经(32969)
- 财经(32241)
- 经济研究(31933)
- 业(29572)
- 经(27588)
- 问题(26188)
- 版(25292)
- 科技(23980)
- 统计(23712)
- 图书(23548)
- 业大(23236)
- 技术经济(23145)
- 策(21866)
- 资源(21761)
共检索到689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雅楠
本文在中国对亚洲主要国家的经贸关系和货币合作不断强化的背景下,通过1999-2012年的周度时间序列数据,并以人民币汇改及区域货币合作安排推进为时点,运用动态滞后分布模型分1999.1-2005.7、2005.7-2009.12和2010.1-2012.3三个区间实证分析人民币及其他世界货币对亚洲主要国家货币波动产生的长期影响效应及其变化。通过比较,发现美元对亚洲主要货币的影响下降,澳元影响则显著增强,日元对亚洲货币的影响逐渐衰退,而人民币对亚洲货币的影响较为有限,而这种影响关系主要来源于双边经贸关系的紧密程度,并在此基础上为人民币进一步区域化提出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梅波 王珊珊
考虑到国与国之间博弈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的,本文采用多群体非对称动态演化博弈论,分析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国际货币发行国与非国际货币发行国之间的博弈。通过演化博弈模型的推导和分析,得出两点结论:一是美日作为国际货币发行国会长期抵制人民币区域化;二是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应长期选择共同合作,主动推进本国货币国际化。最后,在此基础上,从内外战略两个方面提出人民币在东亚实现区域化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区域化 演化博弈 美国 日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兴
本文揭示了汇率超调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在此基础上,质疑当前社会上普遍执有的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到位或小幅快升两种观点,提出截然不同的第三种观点:人民币汇率近期应保持相对稳定,以避免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给我国经济社会造成消极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琦 张竞娴 梁松
基于空间滞后模型(SLM)测算了我国2004—2016年30个省份的能源强度和城镇化水平,并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方面构建了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分析了城镇化对我国不同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能源强度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呈现正相关关系;在我国四个区域中,城镇化水平与能源强度均表现为负相关关系,中部地区影响程度最强,西部和东北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弱。
关键词:
城镇化 能源强度 空间滞后模型 区域差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祁文婷
长期以来美元被公认为是东亚地区的货币锚,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人民币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加,本文通过SVAR模型检验在不同阶段人民币与美元对东亚新兴经济体货币的影响程度,提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东亚货币 SVAR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祁文婷
长期以来美元被公认为是东亚地区的货币锚,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人民币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加,本文通过SVAR模型检验在不同阶段人民币与美元对东亚新兴经济体货币的影响程度,提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东亚货币 SVAR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常婧 龙少波 陈立泰
文章主要借鉴Shin等(2014)的研究,构建了汇率对进出口价格的非对称传递模型,并基于2005年8月至2018年2月的月度数据,深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出口价格的非对称性传递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均具有显著的非对称传递现象,且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汇率传递程度正在逐步降低。非对称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外国出口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具有的较强定价权,中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不足;但是随着中国技术进步的加快,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逐步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玉梅 姬振天
本文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持续升值的现象为切入点,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广泛使用的超主权货币的衡量手段—特别提款权,排除主权货币因素的干扰,运用GARCH-M和EGARCH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并与当前世界上的主要区域化货币进行横向比较,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同时存在着风险溢价效应和杠杆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姚晓东 孙钰
近年来,人民币跨境流通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并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成为结算和储备货币,被认为是人民币区域化的开端。文章在分析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方式、规模、区域分布和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在区域内对其在资源配置、双边贸易环境、一体化进程和金融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跨境流通必将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文章还对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的目标原则、选择对象、循环渠道、市场建设和政策机制等方面做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探讨了平稳推动人民币区域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人民币 跨境流通 区域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亚培 丁攀 周笑实
人民币应通过合作以区域货币一体化方式实现国际化还是单独地实现国际化,目前对这一问题还存在争论。本文利用完全信息静态合作博弈模型,比较了合作与非合作情况下东亚货币盯住人民币的程度。结果发现:东亚国家在其货币篮子中给予人民币的权重取决于人民币区域化的程度,而相对于货币不合作时的情况,推进区域货币一体化反而会降低人民币在东亚国家货币篮子中的比重。在政策上,这意味着应把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放在区域货币一体化前面。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韩民春 袁秀林
本文综述了人民币区域化的相关研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区域化的区域经济环境。并采用最优货币区标准内生性的模型,选取1989—2003年的数据,验证了中国同亚洲其他经济体双边贸易关联度与经济相关程度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文从贸易的角度对人民币“区域化”的收益以及相应的效应做了实证分析,通过对中国与亚洲其他经济体的贸易情况,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对亚洲经济体贸易流量和贸易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来判断在亚洲贸易发展的趋势下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行性。
关键词:
人民币区域化 贸易关联度 经济周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剡玲 焦勇兵
运用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1980年~2009年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对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流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不仅不会导致FDI流入的减少,反而能够促进FDI流入的增加;中国的开放度和政策稳定性使FDI流入呈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力博 吴优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探讨离岸人民币与中国周边国家(地区)货币的溢出效应及其时变特征来定量分析离岸人民币的区域影响力,进而给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发挥提供借鉴。实证结果表明:(1)离岸人民币已经具备了区域性影响力,并且较在岸人民币的影响程度更高;(2)新加坡元、新台币和韩元等对离岸人民币的溢出效应均较强,也就是说离岸人民币尚不能称得上是区域性的锚货币。相关结果为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以及协调中国对周边国家(地区)经济政治政策提供政策依据。
关键词:
离岸人民币 区域影响力 溢出效应 锚货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力博 吴优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探讨离岸人民币与中国周边国家(地区)货币的溢出效应及其时变特征来定量分析离岸人民币的区域影响力,进而给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发挥提供借鉴。实证结果表明:(1)离岸人民币已经具备了区域性影响力,并且较在岸人民币的影响程度更高;(2)新加坡元、新台币和韩元等对离岸人民币的溢出效应均较强,也就是说离岸人民币尚不能称得上是区域性的锚货币。相关结果为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以及协调中国对周边国家(地区)经济政治政策提供政策依据。
关键词:
离岸人民币 区域影响力 溢出效应 锚货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晟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严重扰乱了世界金融秩序,对各国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本文探讨了金融危机后中国-东盟货币合作面临的现状,根据最新经济状况及贸易数据重新审视了人民币区域化推进的条件,认为东亚货币合作应该继续深入进展下去,并依照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就未来人民币区域化的路径选择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