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62)
- 2023(18410)
- 2022(16089)
- 2021(14876)
- 2020(12750)
- 2019(29375)
- 2018(29190)
- 2017(57111)
- 2016(31439)
- 2015(35557)
- 2014(35733)
- 2013(35431)
- 2012(33040)
- 2011(29991)
- 2010(30046)
- 2009(28218)
- 2008(28067)
- 2007(25199)
- 2006(22157)
- 2005(20020)
- 学科
- 济(125206)
- 经济(125041)
- 管理(93775)
- 业(88105)
- 企(73246)
- 企业(73246)
- 方法(58332)
- 数学(50937)
- 数学方法(50349)
- 财(36627)
- 农(34558)
- 中国(32547)
- 制(28166)
- 学(27607)
- 业经(27346)
- 地方(25026)
- 贸(24333)
- 贸易(24325)
- 易(23601)
- 务(22615)
- 农业(22585)
- 财务(22528)
- 财务管理(22473)
- 银(21524)
- 银行(21451)
- 企业财务(21328)
- 融(20394)
- 金融(20389)
- 行(20378)
- 理论(20332)
- 机构
- 大学(455080)
- 学院(452006)
- 济(182238)
- 经济(178128)
- 管理(174984)
- 研究(154686)
- 理学(150542)
- 理学院(148851)
- 管理学(146259)
- 管理学院(145444)
- 中国(117451)
- 京(96809)
- 科学(95840)
- 财(88119)
- 所(79603)
- 农(78681)
- 研究所(72089)
- 中心(70571)
- 业大(69180)
- 财经(69150)
- 江(68656)
- 经(62673)
- 农业(62063)
- 北京(61388)
- 范(58603)
- 师范(57972)
- 院(55691)
- 经济学(55068)
- 州(54755)
- 财经大学(51225)
- 基金
- 项目(301573)
- 科学(235543)
- 研究(218460)
- 基金(218066)
- 家(190635)
- 国家(189053)
- 科学基金(160898)
- 社会(136075)
- 社会科(128911)
- 社会科学(128875)
- 省(117836)
- 基金项目(114964)
- 自然(105716)
- 自然科(103170)
- 自然科学(103138)
- 自然科学基金(101293)
- 教育(100779)
- 划(99608)
- 资助(91539)
- 编号(89320)
- 成果(73972)
- 重点(67837)
- 部(67067)
- 发(63883)
- 课题(62085)
- 创(61836)
- 科研(58063)
- 创新(57835)
- 教育部(57147)
- 大学(56227)
- 期刊
- 济(201528)
- 经济(201528)
- 研究(135991)
- 中国(89003)
- 学报(74647)
- 农(71152)
- 财(68645)
- 科学(66603)
- 管理(63419)
- 大学(55912)
- 学学(52668)
- 教育(48871)
- 农业(48042)
- 融(45176)
- 金融(45176)
- 技术(37979)
- 财经(34332)
- 业经(32253)
- 经济研究(32081)
- 经(29267)
- 问题(26322)
- 业(24829)
- 图书(22210)
- 理论(22104)
- 技术经济(21839)
- 版(21763)
- 贸(21414)
- 科技(20806)
- 实践(20036)
- 践(20036)
共检索到674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慧刚
利率、汇率是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的调节工具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两者之间相互联动相互协调。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利率政策或汇率政策,而且取决于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效应。加强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是实现我国内外经济均衡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分析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的M-F-D模型,然后建立计量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美实际利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分析我国偏离M-F-D的现实和原因,最后提出增强人民币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实现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慧刚
本文从汇率超调理论模型出发分析利率和汇率的相互作用,然后对汇率超调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我国利率汇率协调机制的实际运行状况,最后提出增强我国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实现内外经济均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庭强 王冀宁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平稳、健康、和谐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博弈模型探索人民币与外币在汇率上的协调与合作机制。研究结果认为,在人民币与外币的协调过程中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均占据核心地位。在国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中国应该积极改进与完善汇率制度,促使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协调 博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玉华 惠晓峰 李敦亮
本文应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了2002年1月份到2011年12月份我国与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等有效汇率指数、综合利差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汇率对利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较强的非线性转移动态特征。分国别看,四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上期利差均是影响本期利差的重要因素;在短期内汇率对利率影响较大。因此,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扩大应该主动、逐步、稳定进行,防止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急剧扩大导致利率的过度波动。其次,逐步有序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加强与汇率市场化的配合,构建高效的汇率-利率联动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郝中中
本文引入国际资本流动净额作为研究汇率与利率之间互相作用的中介。利用2005年7月至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构建包含人民币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净额及中美利率差为内生变量的SVAR模型,实证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资本净额变大会引起人民币实际汇率下降但会使中美利率差加大;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会使国际资本流动净额和中美利率差下降;中美利率差上升会使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而使国际资本流动净额变小。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净额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而利率对两者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陆峰 郭勇
随着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不断加强,但两国之间缺乏合作和协调的汇率制度安排已明显地制约了中越两国的合作向纵深发展,建立人民币与越南盾汇率协调机制是推进中越两国货币金融合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汇率协调机制 人民币 越南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苏畅 何琪琪
当前,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过程中,汇率和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两大有力杠杆,对国家经济的内外均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汇率和利率联动性进行初步探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汇率和利率之间传导机制的一般形式,然后就两者的相关关系选取1990-2009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多角度验证了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弱的联动性,揭示我国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的现实情况,从而提出在金融进一步开放过程中,我国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联动作用有待逐步增强,其传导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汇率的弹性也将逐渐加大,人民币汇率制度将由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演进,汇率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少岩 王奕璇 王笑音
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从国际收支视角下金融市场、产品市场和外汇储备三个渠道分析利率和汇率联动的动态循环机制,采用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月度数据,基于VAR和VEC模型对不同渠道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以后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渠道作用逐渐大于外汇储备市场渠道作用。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存在显著的反向联动关系,人民币汇率对利率的影响较强,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较弱。汇率的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在即期反应迅速、影响较大,但利率的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受阻。利率与汇率的产品市场传导渠道较为复杂,短期与中期的影响方向相反。因此,应拓宽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健全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畅通跨国资本流动的传导渠道,并在货币政策的运用中注重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利率 联动效应 动态循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其安 杜方舟
从国际贸易与货币政策角度出发,利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的方法构建了一个涵盖影响汇率与外汇储备变动主要因素的理论机制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阐述汇改前后外汇储备变动与汇率变动的影响路径以及二者之间的联动影响机制,解读理论机制中各个变量在汇改前后的政策含义及其变化,最终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健 徐迎军
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等内部问题引起的结构性失衡。从长远看,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须着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短期看,必须统筹兼顾汇率与利率政策,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国际收支 人民币汇率 经常项目 资本费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田涛 谢润德 商文斌
运用交叉汇率滚动回归以及DCC-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200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动态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汇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人民币已经改变了"汇改"前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多种货币组成的篮子格局初步形成;尽管美元仍然在货币篮子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林吉特、新加坡元以及泰铢等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在货币篮子中影响逐步增大;"汇改"后不同阶段的货币篮子构成并不完全相同,其中欧元、日元、加拿大元等发达国家货币在货币篮子中的权重逐步减少甚至消失,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在篮子货币中的重要性初步显现,并且,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灵活性逐步提高。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货币篮子 外汇市场压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谷壮海
随着中越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中越边境地区自发形成了越南盾货币兑换市场。由于官方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缺失,中越边境地区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长期受制于民间货币兑换机构——"地摊银行"。随着2014年中国(广西东兴试验区)-东盟货币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为中方银行提供越南盾买卖汇率和交易信息,东兴试验区逐步形成了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价格发现机制。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兑越南盾汇价主要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越利差、中越通胀差异的影响,其中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是主要参考因素。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价格形成机制,要继续完善汇率定价方法,引入做市商和中间价报价制度,在中间价基础上实行浮动汇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伟刚 徐中刚
文章在货币主义汇率决定理论基础上引入贸易净出口构建一国汇率决定模型。利用中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脉冲响应显示短期内来自中美GDP和货物净出口之差的冲击使人民币升值,而利率、M2和CPI之差的冲击使人民币贬值;方差分解表明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由其自身变动所致。中美利差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解释程度较大,其余因素较小;VEC模型显示长期内,中美M2和货物净出口之差与人民币汇率成正比,利率、GDP和CPI之差与人民币汇率成反比。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影响因素 VAR VEC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建 郑玉琪 崔畅
2014年以来人民币一改以往总体升值的趋势性特征,出现了自2005年汇改后从未出现过的突变反转性持续贬值,这一罕见现象具有重要的典型性学术和现实研究价值,但已有文献对此所进行的分析较为零散初步。本文采用BVAR等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出现了贬值趋势性特征,而不是短暂回调。国际收支的变化和贬值预期的变化是人民币汇率贬值的直接原因,经济基本面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经过国际收支和预期的传导来产生作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市场预期以及国际收支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上述结论对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理论和丰富汇率管理经验等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贬值趋势 BVAR 脉冲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