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
2023(894)
2022(810)
2021(703)
2020(555)
2019(1435)
2018(1514)
2017(3224)
2016(1721)
2015(1982)
2014(1912)
2013(2097)
2012(2136)
2011(2033)
2010(2075)
2009(1842)
2008(1933)
2007(1729)
2006(1287)
2005(1198)
作者
(4444)
(3760)
(3666)
(3624)
(2477)
(1753)
(1746)
(1438)
(1368)
(1311)
(1297)
(1294)
(1285)
(1208)
(1206)
(1189)
(1117)
(1116)
(1114)
(1094)
(970)
(900)
(897)
(869)
(868)
(850)
(799)
(782)
(758)
(750)
学科
(9001)
经济(8998)
方法(5746)
数学(5557)
数学方法(5523)
管理(3154)
(2435)
(2098)
金融(2098)
(2040)
企业(2040)
(2034)
(1941)
银行(1939)
(1856)
中国(1737)
(1705)
贸易(1703)
(1688)
(1571)
理论(1468)
(1201)
制度(1088)
(1088)
关系(1020)
(993)
(972)
地方(961)
(944)
货币(933)
机构
大学(25255)
学院(23998)
(13935)
经济(13672)
中国(9649)
研究(8951)
管理(8284)
(6940)
理学(6778)
理学院(6731)
管理学(6610)
管理学院(6578)
(5898)
金融(5863)
财经(5634)
经济学(5487)
(5280)
(5250)
银行(5172)
经济学院(5076)
人民(4923)
中心(4887)
(4877)
(4693)
国人(4500)
中国人(4470)
中国人民(4447)
财经大学(4394)
(4342)
研究所(3948)
基金
项目(14666)
基金(11721)
科学(11716)
研究(10670)
(9874)
国家(9836)
科学基金(8414)
社会(7894)
社会科(7602)
社会科学(7601)
资助(6036)
基金项目(5663)
教育(5156)
自然(4878)
自然科(4755)
自然科学(4755)
自然科学基金(4683)
(4495)
(4184)
(4019)
教育部(3742)
国家社会(3647)
编号(3521)
重点(3447)
人文(3390)
社科(3358)
成果(3312)
中国(3245)
(3157)
大学(3151)
期刊
(12912)
经济(12912)
研究(10112)
(8783)
金融(8783)
(5034)
中国(4197)
财经(3162)
经济研究(3052)
国际(2848)
管理(2729)
(2721)
学报(2545)
科学(2475)
统计(2338)
(2179)
大学(2123)
学学(2040)
(1878)
决策(1826)
世界(1727)
问题(1694)
理论(1614)
技术(1449)
实践(1393)
(1393)
(1383)
上海(1368)
世界经济(1261)
技术经济(1216)
共检索到39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云  陈浪南  林伟斌  
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BEER)理论,运用边限协整检验方法,测算了1997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人民币内向实际汇率均衡水平和错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内向实际汇率在大部分时间里错位,不过总体而言错位并不严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浪南  陈云  
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BEER)理论,运用边限协整检验方法,测算了1997年1月—2007年11月期间人民币内向实际汇率均衡水平和错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内向实际汇率在大部分时间里错位,不过总体而言错位并不严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再勇  
在比较各种均衡汇率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均衡实际汇率理论,应用多种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了1960~2005年期间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估计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而测算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从名义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94年及以前的名义汇率都是高估的,1995年及以后的名义汇率是低估的。从实际有效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60~2005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现了两阶段低估、三阶段高估情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基于均衡实际汇率理论 ,本文应用多种经济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自 2 0世纪 50年代中期至 2 0 0 0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状况 ,估计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 ,进而测算了实际汇率错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在计划经济时期 ,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被高估。改革开放后 ,均衡实际汇率长期处于贬值状况 ,现实的实际汇率长期被低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特别是 1 997和 1 998年 ) ,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了明显的高估。 1 999年这种高估状况得到部分缓解 ;2 0 0 0年出现了根本性好转。在现实中 ,1 999年以后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维国  黄万阳  
在Edwards提出的ERER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实证研究对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条件、开放度、政府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人民币汇率错位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且有提高趋势;财政与货币政策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不显著,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显著,且有提高趋势,而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先明  曹滔  翟欢欢  
基于国内外关于均衡汇率的相关研究,选择由Montiel提出的ERER改进模型,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模型,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H—P滤波技术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行测算,研究人民币汇率是否失调。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开放度、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人民币汇率错位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另外,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小幅高估,所以国外提出让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观点不切实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贤成毅  范东君  
文章从实际汇率出发,运用均衡汇率模型和协整理论,并通过实际汇率错位测算公式测算了1980~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错位程度。结果表明,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在此期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币值低估和三个阶段的币值高估。实证结果也显示,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自2002年以来确实被低估了,但并没有被严重低估。因此,人民币在目前情况下没有必要大幅度升值。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林楠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总供求分析框架,分析微观行为优化的宏观货币汇率条件,引入国内外相对货币结构差异因素,对均衡实际汇率进行拓展分析,进而对中国经济转型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实际汇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协整检验和动态回归。在本文分析框架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并不严重,结合协整和动态回归分析,进入2011年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为此应审慎升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书丽  
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文章利用1994~2011年的季度数据对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进行了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实际有效汇率和长期均衡汇率之间的错位程度。结果表明: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先后经历了两次低估和两次高估,总体上不存在严重的汇率错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相瑞  陶士贵  
文章在总结了国内已有的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研究的基础上,以均衡实际汇率理论为依据,考虑中国实际国情和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结论,对均衡实际汇率模型进行了部分修正,筛选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最优解释变量,并采用协整方法和H-P滤波技术,实证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失调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2005年汇改后央行出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简单评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四星  
以Montiel的理论模型作为选择实际基本经济要素的主要依据,在参考中外学者对均衡汇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运用1980-2006年间相关经济变量数据,构建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分析表明:这段时期分别存在人民币低估与高估的问题。人民币均衡汇率应是动态变化的,钉住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智君  施建淮  
本文探讨了经济均衡的产业结构和内部实际汇率。理论分析指出,经济均衡的内部实际汇率和产业结构主要由无差异效用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和储蓄率决定;外部实际汇率贬值加速生产可能性边界扁平化扩张,若消费偏好不变,当生产可能性边界扁平化扩张时,服务业对工业的实际产出比下降,内部实际汇率上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偏好从服务转向工业品时,内部实际汇率倾向于贬值。实证分析支持理论结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传哲  王春平  
经济转轨过程中,汇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会使人民币汇率的数据生成过程发生结构突变。本文运用基于结构突变的协整方法,建立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ERER)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多数基本经济要素变量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汇率在2002年以后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容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样本区间为1994年1季度至2004年2季度。选取影响汇率的四个宏观经济指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协整分析,并通过Hodrick-Prescott滤波技术对经济指标进行平滑得到均衡汇率,在此基础上,对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茂辉  
均衡汇率是判断汇率水平是否失调及汇率政策是否需要调整的主要客观依据。长期自然均衡实际汇率是基本经济因素决定的、保证经济内外均衡和充分就业的实际汇率水平。本文根据自然均衡汇率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特点,提出估计人民币自然均衡实际汇率的结构方程,采用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利用全息极大似然法进行系统估计,得出人民币中、长期自然均衡实际汇率,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人民币存在一定程度低估,但汇率失调程度趋向收敛。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金融经济层面。应整合中央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职能,协同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