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3)
2023(5048)
2022(4221)
2021(3932)
2020(3426)
2019(7534)
2018(7403)
2017(14830)
2016(7917)
2015(8932)
2014(8764)
2013(9007)
2012(8371)
2011(7601)
2010(7724)
2009(7059)
2008(7368)
2007(6714)
2006(5820)
2005(5667)
作者
(23245)
(19120)
(18959)
(18356)
(12457)
(9342)
(8850)
(7543)
(7416)
(6947)
(6671)
(6630)
(6359)
(6205)
(6131)
(6115)
(5877)
(5662)
(5565)
(5261)
(4883)
(4858)
(4531)
(4474)
(4438)
(4415)
(4278)
(3977)
(3937)
(3806)
学科
(31199)
经济(31159)
(23965)
管理(21621)
(19080)
企业(19080)
方法(16700)
数学(15294)
数学方法(15212)
(11250)
(10824)
保险(10733)
(10422)
银行(10415)
(9811)
中国(9719)
(9551)
金融(9551)
(9425)
(8489)
财务(8476)
财务管理(8459)
企业财务(8183)
(6687)
(6134)
贸易(6126)
(5927)
(5864)
市场(5541)
业经(5410)
机构
大学(115924)
学院(113399)
(51167)
经济(50053)
管理(43827)
中国(39937)
研究(38567)
理学(35765)
理学院(35389)
管理学(34896)
管理学院(34666)
(30414)
(23928)
财经(23395)
(21441)
科学(20246)
(19829)
中心(19544)
(18616)
金融(18340)
财经大学(17977)
(17621)
研究所(17328)
经济学(17039)
(16865)
(16311)
银行(16183)
北京(15675)
经济学院(15462)
(14950)
基金
项目(68732)
科学(54738)
基金(53394)
研究(48365)
(46324)
国家(46002)
科学基金(39805)
社会(32234)
社会科(30617)
社会科学(30604)
基金项目(27577)
自然(26641)
自然科(26028)
自然科学(26023)
自然科学基金(25625)
资助(23584)
(23583)
教育(21541)
(21104)
编号(18277)
(16494)
重点(15334)
成果(15032)
教育部(14553)
(13800)
国家社会(13698)
人文(13656)
科研(13620)
大学(13465)
(13406)
期刊
(56107)
经济(56107)
研究(41536)
(29083)
金融(29083)
(24811)
中国(22655)
管理(16210)
学报(15656)
科学(15267)
(13601)
财经(12965)
大学(12184)
学学(11805)
(10776)
经济研究(9228)
农业(8158)
理论(7586)
技术(7416)
国际(7265)
问题(6953)
业经(6858)
(6797)
实践(6756)
(6756)
财会(5982)
统计(5686)
技术经济(5643)
世界(5291)
会计(5195)
共检索到187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石建勋  王盼盼  
本文在人民币入篮后中国与IMF积极推动扩大SDR使用的背景下,以20022016年月度数据为基础,利用模拟投资方法考察SDR债券市场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结果表明:相比单币种计价债券,SDR债券具有显著和稳健的风险分散效应,能有效降低利率和汇率风险,并具有较高的风险调整收益。此外,SDR债券还具有提前配置的内在优势,人民币纳入SDR有助于进一步提升SDR债券吸引力;但SDR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着货币权重相对固定、复杂性较高以及流动性不足等结构性障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邹亚生  李晓静  
2007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上发行了第一只离岸人民币债券,这标志着人民币离岸业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2014年全年,离岸人民币债券新发行规模达28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人民币存款证新发行量为26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截至2015年4月底,离岸人民币债券累计发行存量达3840亿元。英国政府于2014年10月9日发行了规模为30亿元的人民币主权债券,是第一个非中国主权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债券,所集资金将充实英国的外汇储备。这次英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晓莉  孟艳  
近年来,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交易规模迅速扩张,人民币成为国际债券的标值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为顺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迫切需要进一步促进该市场健康发展。本文在简析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特征,研究该市场当前存在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交易对手风险、短期资本套利风险和外汇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任晴  杨健健  
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有效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完善了市场化风险化解与分担机制,成为公司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与其发行和风险控制整体机制设计密不可分。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特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小锐  翟旭东  
中国债券市场的风险与收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小锐,翟旭东自1981年我国首次发行国库券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已经历了13个年头。在这13年中,债券种类由1981年时的国库券一种发展为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家代理机构债券、外币债券等五大类共2...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江  
国际债券市场联动效应是研究国际金融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中国与国际债券市场收益波动特征及联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不论发达国家债券市场还是其他新兴债券市场,都处于一定的分割状态。相对于中国,亚洲非资本管制型代表国家印度尼西亚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的相关性也较低,但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相关性则明显较强,反映了该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性影响。金融危机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债券市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波动同步性和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鹿  张宗新  
基于International CAPM理论,本文运用NLSUR方法,在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背景下,检验了人民币债券价格中是否出现汇率风险溢价,并分析了汇率对债券融资成本中各部分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债券通启动近一年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成为债券新的定价因子。第二,与债券市场开放前相比,长期限国债的汇率风险溢价为正,收益率会在汇率过快升值时上升不足;信用债的汇率风险溢价为负,收益率会在汇率过快贬值时上升过多。第三,债券收益率各组成部分与汇率的关系主要呈现门限效应,当升值超过一定幅度时,国债的期限溢价会增大;当贬值超过一定幅度时,信用债的信用溢价会增大。本文就防范汇市、债市风险传染和债券投资双向开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自力  
多年以来,欧洲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高收益债券市场。除了债券自身信用评级水平之外,欧洲高收益债券违约率的高低与市场监管力度以及宏观金融经济运行状况密切相关。欧洲监管当局把对高收益债券市场的监管重点放在:规范市场信息披露及信用评级标准和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保持交易行为的规范性和跨国界市场交易衔接处理等方面,这些监管策略的实施对控制市场违约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欧洲的监管经验对于今后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尝试性推出也极具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裴长洪  余颖丰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业务已经开展和试点。但目前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绊脚石。而离岸债券市场的建设,将是极佳的策略选择。因为,债券市场的建设,是一国货币的投资职能向储蓄职能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而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将为资本账户未放开的中国提供缓冲地带,缓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本文首先对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其现状及特点,并探讨点心债券、合成型债券与熊猫债券的区别和联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海静  
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作为对在岸市场的有效补充,满足了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是推动人民币向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的高级阶段演进、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步骤。在当前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的背景下,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为境外资本提供了融通渠道,在构建人民币健康的回流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2019年6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香港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松梁  李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要求,"落实开放举措要‘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在此背景下,中国金融业有望实现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中国债券市场开放,是金融业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基础,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者共同构成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债券市场开放有助于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兴  
本文梳理了国际债券的基本理论和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的现实进展,并在借鉴香港点心债券和日本武士债券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发展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的对策建议,包括扩大人民币国际债券发行主体和投资者范围、建立和扩大上海人民币市场资金池、完善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单昺辰  朱阳  
境外机构已经逐渐成为银行间市场不可忽视的交易力量,但其交易行为呈现何种特点,对市场又有何种影响?文章尝试利用现有公开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首先描述了境外机构的投资行为,然后对境外指数基金类机构的行为特征进行量化分析金类机构的行为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并得出结论和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勤宇  
境内评级机构要想走出国门,可通过拓展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评级业务来打开局面2007年以来,香港作为主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人民币存款规模迅速扩张,为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环境,离岸人民币债券应运而生。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债券类型的丰富,香港人民币债券为境内评级机构带来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难得机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孟楠  陈晞  张乔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共识,这也为人民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开创了一个历史契机。本文研究认为,2008年末,中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充分显示官方有意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并且发展路径逐渐清晰,以人民币债券为突破口,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继而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与投资货币,实现区域化;香港应首先成为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而后建立成清算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为人民币、港币、澳币的事实上一体化及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