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4)
- 2023(5877)
- 2022(5228)
- 2021(4780)
- 2020(4339)
- 2019(10510)
- 2018(10494)
- 2017(20981)
- 2016(11607)
- 2015(13299)
- 2014(13625)
- 2013(14005)
- 2012(13232)
- 2011(12025)
- 2010(12125)
- 2009(11600)
- 2008(11831)
- 2007(10920)
- 2006(9214)
- 2005(8425)
- 学科
- 济(54784)
- 经济(54746)
- 业(32516)
- 管理(32012)
- 方法(29909)
- 数学(27166)
- 数学方法(26992)
- 企(26575)
- 企业(26575)
- 财(15053)
- 农(12984)
- 中国(11556)
- 贸(11520)
- 贸易(11513)
- 易(11215)
- 务(10156)
- 财务(10143)
- 财务管理(10121)
- 学(9839)
- 企业财务(9647)
- 地方(9470)
- 业经(9302)
- 制(9024)
- 农业(8409)
- 融(8079)
- 金融(8077)
- 银(7988)
- 银行(7966)
- 和(7585)
- 行(7528)
- 机构
- 大学(176959)
- 学院(174373)
- 济(77466)
- 经济(75894)
- 管理(67062)
- 研究(58528)
- 理学(57606)
- 理学院(56996)
- 管理学(56079)
- 管理学院(55758)
- 中国(46703)
- 京(36448)
- 财(35901)
- 科学(34899)
- 所(30667)
- 农(30287)
- 财经(28789)
- 中心(27812)
- 研究所(27711)
- 经(26102)
- 业大(26040)
- 江(25929)
- 经济学(24829)
- 农业(24140)
- 北京(23146)
- 经济学院(22719)
- 财经大学(21465)
- 范(21236)
- 师范(21021)
- 州(20811)
- 基金
- 项目(111189)
- 科学(86580)
- 基金(81276)
- 研究(79474)
- 家(70486)
- 国家(69934)
- 科学基金(59189)
- 社会(50083)
- 社会科(47618)
- 社会科学(47597)
- 基金项目(43126)
- 省(42541)
- 自然(38507)
- 自然科(37617)
- 自然科学(37603)
- 教育(37026)
- 自然科学基金(36958)
- 划(36347)
- 资助(34892)
- 编号(32284)
- 成果(26453)
- 部(25781)
- 重点(25123)
- 发(23266)
- 创(22603)
- 教育部(22130)
- 科研(21999)
- 课题(21765)
- 大学(21343)
- 人文(21297)
共检索到257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勤习
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融资和投资货币职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在国际外汇市场被非居民自由交易,而且交易量巨大;一是可以被非居民用来作为国际债券的计价货币,在人民币离岸市场被非居民大量进行交易。国际融资计价货币的选择往往会考虑该货币主权国是否有成熟的金融市场、货币是否强势、利率是否比较低,以及国家实力是否很强。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因此,从经济实力上具备潜力。人民币自汇改以来,一直保持不断升值,尽管近期波幅加大,但是依然强势。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初具雏形,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而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应当加快。
关键词:
融资货币 人民币 离岸市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人民币国际化以人民币区域化为起点。中国在东亚区域的经济联系以及中国参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建设构成人民币扩展在东亚区域使用的基础。将香港发展为在有限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下人民币走出国门的岸外市场,以及发挥人民币在东亚区域汇率协调中的作用是实现人民币区域化路径中的重要环节。这将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货币、锚货币甚至载体货币。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区域化 东亚金融合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勤习
本文从央行储备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采用国别的视角,对人民币如果成为国际货币将会在各国央行的储备池中的占比进行分析。假设存在一个代表性的中央银行,如果储备池中存在的主要资产除了现有的美元、欧元、英镑、瑞士法郎和日元等五种资产外,也将人民币纳入其中,来研究每一种资产在其中占有的份额。我们发现,人民币纳入其中后稀释了其他几种储备货币的份额,美元的份额稳定在60%左右,而其他几种资产的份额变化较大。人民币加入后,份额减少比较大的是瑞士法郎和日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白晓燕 郭丹
文章使用附加惯性、贸易和外债约束以及带交易成本的MV-DCC-GARCH模型,求解2012年第三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韩国央行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结构,分析人民币成为韩国储备货币后的最优权重及其动态变化,并通过情景假设模拟人民币充当韩国储备货币的前景。研究发现:人民币占比对货币收益率的刻画方式高度敏感,在随机游走和完全预见假设下,人民币的平均最优权重分别为16.37%和10.85%,在非抛补利率平价假设下,权重降至2.49%;人民币的引入主要挤占主导性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份额,说明央行投资方向调整客观上会
关键词:
人民币 国际储备货币 韩国 最优币种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白晓燕 郭丹
文章使用附加惯性、贸易和外债约束以及带交易成本的MV-DCC-GARCH模型,求解2012年第三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韩国央行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结构,分析人民币成为韩国储备货币后的最优权重及其动态变化,并通过情景假设模拟人民币充当韩国储备货币的前景。研究发现:人民币占比对货币收益率的刻画方式高度敏感,在随机游走和完全预见假设下,人民币的平均最优权重分别为16.37%和10.85%,在非抛补利率平价假设下,权重降至2.49%;人民币的引入主要挤占主导性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份额,说明央行投资方向调整客观上会造成储备多元化;汇率波动加剧不利于人民币储备地位的稳定;人民币使用惯性的增强、跨境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比例的提高以及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债增加均能增加其份额。
关键词:
人民币 国际储备货币 韩国 最优币种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楚国乐 吴文生
文章对美元与欧元充当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同一因素如贸易规模占比等对不同国家选择计价货币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值得注意的是,美元作为国际计价货币的模式在于与大宗商品进行绑定,影响其他货币被用作国际计价货币,欧盟成员国对计价货币的选择也受到这种绑定的影响。而欧盟以欧元作为国际计价货币,其影响仅体现在联盟内,并不影响非欧盟国家对国际计价货币的选择。文章认为真正的国际货币是第三国之间使用的货币,依赖进出口贸易权重的货币使用只是货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文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在于,短期内可以通过贸易项与双边货币互换来推动人民币作为国际计价货币(欧元模式),但在长期应掌握大宗商品的计...
关键词:
计价货币影响因素 大宗商品 货币联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洪燕 罗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和人民币在东亚区域货币合作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人民币能否在东亚货币竞争中找到合理的地位,进而成为区域主导货币,其稳定的货币价值是最基本的要求和基础。本文将分别通过分析人民币对内价值、对外价值的稳定性及其稳定的政治基础,进而指出人民币已初步具备成为东亚区域主导货币的条件。
关键词:
人民币 货币价值 稳定性 区域主导货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袁永宏 郭威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以何种货币计价对进出口国的经济有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可行性,进而提出推进人民币成为计价货币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计价货币 跨境交易 出口价格弹性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波
跨境交易主体使用人民币计价面临着困难,究其原因,既有微观层面的,如出口商品差异化程度低、对外贸易企业议价能力不强等;也有宏观层而的,如境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限。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具有一定的前景。涉外经济的管理、核算和统计逐步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一是从便利贸易和投资的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蕊 刘力臻
美国金融危机后,人民币现金和金融资产在东亚周边国家和地区备受重视,建立东亚人民币货币区的呼声也愈发强烈。本文通过采用东亚经济体高频汇率数据,首先揭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东亚其它国家(地区)货币汇率长期协整规律,其次分析人民币汇率短期变动的短期影响,进而计算东亚货币汇率中人民币的比重,动态对比人民币在东亚区域的地位变化,最终证明了东亚创建人民币货币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潜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何青 余吉双 涂永红
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本文基于标准Frankel-Wei框架,将两步回归法与分段回归相结合,以2005年7月21日-2018年12月31日作为样本区间,探究人民币与新兴市场货币的联动程度及其结构性变化。研究发现:人民币作为"地区性重要货币",与东南亚和美洲的新兴市场货币联动性较强;地区层面的时变权重显示人民币与新兴市场货币的联动性绝大多数时间弱于美元; 2010年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与更多的新兴市场货币表现出正向联动性,2015年汇率制度改革对人民币与美洲地区新兴市场货币联动性影响较大。相关结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设计与实施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国豪
本文依据人民币现钞货币流通的全过程,将其运行成本分类为生产、运输、仓储、销毁和管理成本,其后进一步对这些运行成本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和降低人民币现钞货币运行成本的策略。
关键词:
人民币现钞货币 运行成本 控制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爱华 李秀敏 刘力臻
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实际上是想稳定一种货币相对于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通过计算参考不同货币篮子下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及其变异系数,可以比较各货币篮子的稳定性情况。本文首先选取SDR、东盟10+3、扩展的东盟10+3及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作为篮子货币,并以商品贸易流为标准构造了各国货币在相应货币篮子中的权重,计算了参考不同货币篮子下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发现参考SDR货币篮子可以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同时提出本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严思屏
我国政府于2009年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并为此出台一系列制度安排予以推进。本文基于货币政策的视角,分析人民币跨境流动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借鉴德国相关做法,提出跨境人民币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跨境流动 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宇
货币互换作为央行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手段已经在实际中为我国和国外主要央行所实践,并且在应对金融危机、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国际货币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外央行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互换实践的介绍,提出:应在传统的互换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人民币与境外其他币种的互换,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在具体操作层面实现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助推作用。从这一观点出发,文章重点对现阶段以货币互换形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难点、策略选择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货币互换 本币互换 人民币国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