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53)
- 2023(3014)
- 2022(2324)
- 2021(2192)
- 2020(1464)
- 2019(3295)
- 2018(3144)
- 2017(5811)
- 2016(3267)
- 2015(3405)
- 2014(3264)
- 2013(3202)
- 2012(2890)
- 2011(2719)
- 2010(2584)
- 2009(2266)
- 2008(2128)
- 2007(1848)
- 2006(1602)
- 2005(1436)
- 学科
- 济(10425)
- 经济(10422)
- 管理(5635)
- 业(4977)
- 方法(4223)
- 数学(3865)
- 数学方法(3830)
- 企(3709)
- 企业(3709)
- 农(3601)
- 中国(3137)
- 业经(3109)
- 农业(2572)
- 银(2440)
- 银行(2427)
- 行(2333)
- 融(2271)
- 金融(2270)
- 制(2209)
- 学(2209)
- 理论(2179)
- 地方(2049)
- 财(1858)
- 贸(1821)
- 贸易(1818)
- 易(1790)
- 发(1640)
- 产业(1627)
- 教育(1521)
- 环境(1504)
- 机构
- 学院(42404)
- 大学(40563)
- 研究(16531)
- 济(15927)
- 经济(15505)
- 中国(13858)
- 管理(12150)
- 科学(10664)
- 理学(10095)
- 理学院(9987)
- 管理学(9771)
- 管理学院(9708)
- 农(9604)
- 所(8854)
- 研究所(8281)
- 京(8007)
- 中心(7921)
- 财(7704)
- 农业(7679)
- 业大(7448)
- 江(6327)
- 财经(6189)
- 院(5895)
- 银(5803)
- 融(5759)
- 经(5719)
- 金融(5677)
- 银行(5654)
- 州(5524)
- 省(5443)
共检索到64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自力
日元升值的历史回眸1985年9月,五个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的广场饭店签署协议,一致同意通过国际“协作干预”,稳步有序地推动日元、马克等非美元货币对美元升值。这次会议签署的协议,史称“广场协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东
自2005年7月我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7年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累积超过23%,而且没有任何反转迹象。对此,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和人民币升值加快的情况下,人们不免将日元升值的历史过程与当前人民币的升值联系起来,有关议论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国栋 胡德
本文从日元升值的背景及原因、升值的效应、应对升值的宏观调控政策及经济泡沫等方面展开了分析,认为中国在对待升值问题上,应以主要出口行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否受影响来确定合适的升值幅度;在宏观政策选择方面,应采取在小幅升值情况下加息的政策组合;应防止银行贷款规模过度扩张;在享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海外投资方面的好处时,要防止升值过快而诱发国内产业空心化和内需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汇率 利率 经济泡沫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雪军 王义中
文章区分“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升值,在弹性价格货币主义理论框架基础上,采用动态优化方法,求解出汇率升值的最优路径以及相对应的最优货币政策。结果表明:“市场主导型”升值宜采用单一货币政策规则,若产出的预期汇率弹性小于资本可流动下产出的利率弹性,最优汇率升值路径为单一变动曲线。“政府主导型”升值下,若产出的预期汇率弹性大于(小于)产出的利率弹性,可采取扩张(紧缩)式货币政策,所对应的最优升值路径显现出阶段性特征,政府可选择“先贬后升”(“先升后贬”)的升值策略。
关键词:
汇率升值 最优路径 最大值原理 动态优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克
通过构建含有升值压力的宏观开放经济模型,本文研究了不同汇率体制下升值压力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表明,在两种体制下,升值压力都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和利率下降。但是,固定汇率体制下的经济倾向于出现过热,而浮动汇率体制下的经济则容易出现收缩。实证结果证实了上述分析。2000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压力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中美通货膨胀率之差就会上升0.41个百分点。本文也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日元升值压力的来源。结果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加速和美日贸易项目恶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日元的升值压力。而当美国经济陷入内外部失衡时,日元的升值压力则会大幅上升。具体来说,日元的升值压力指数将会上升2.6%,日本干预外汇市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源 邱世峰
本文以1985年9月至1995年的日元升值为例,揭示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巨大的负面影响,以汲取日本在本币升值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中国现实加以比较,讨论了人民币升值过速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并提出人民币升值需"稳步渐进"的观点,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日元升值 汇率制度 经济泡沫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秀云
许多学者围绕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部分的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对产出、就业以及进出口不利。然而人民币升值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不明确。本文首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改的历程。然后,分析日元在20世纪80年代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最后,探讨日元升值对人民币的启示。一、人民币汇率改革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求,人民币经历了四次汇率改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任吉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结束后,曾发生了三次大幅度的日元升值。由于三次升值具有升值速度快、升值幅度大和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因此给日本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在宏观方面,日元升值引发了暂时性国际贸易赤字和劳动力市场的显著变化;在微观方面,使得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调整。目前我国也面临着人民币的升值问题,因此通过吸取日元升值的经验,提出避免大幅度的货币升值引发的诸多不利经济影响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蕊 祝国平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开始货币合作。2005年伴随东亚经济的复苏,货币合作的步伐有所放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货币合作呈现升温的态势。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在经济政策协调、货币互换网络、东亚外汇储备库和双边贸易结算试点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未来何种货币替代美元有助于东亚深化货币合作?东亚区域主导货币的争论集中于人民币和日元的选择。本文采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5项指标,经过东亚人民币区与日元区在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的发展变化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在双边贸易开放度、汇率波动性以及通货膨胀率一致性方面高于日本与东亚其他7个经济体的融合程度,在利率协同性和商业周期协同性方面,中国和日本都没有明显优势。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娜 万志宏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大大加快。2008年12月24日,中国政府宣布在大陆部分地区和港澳、东盟之间进行货物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我国还先后与韩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签订了本币双边互换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现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中国的主流观点认为,自从1994年初中国实行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虽然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一直稳中有升,没有必要特别强调人民币升值。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3月答记者问时说道:“至于你提到的汇率问题,中国实行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1994年汇率并轨开始,到现在人民币的汇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增值了18%,对欧元增长了34%。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汇率形成的机制,但是我想给各位说明一点,人民币的强劲和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汇率并轨 金融危机 充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丁剑平 黄嬿
四十年之前人民币有过"双轨制"(人民币调剂价swap rate),四十年之后人民币也存在"双轨制"(离岸人民币汇率offshore rate),但今昔不能同日而语,而是螺旋式上升,发生质的变化。一个是在官价之外兼顾企业的换汇成本,一个则是与资本完全自由流动下的汇率的波动来观察联动效应。四十年之前中国正视官价"高估"问题,四十年之后中国又开始正视货币国际化问题。目前的"中间价""参考篮子"和"逆周期因子"都还只是过渡时期的权宜措施。将特别提款权与亚洲的另一货币(日元)作为比较可知,中日两国汇率都是适应着企业竞争力来变动的:及时消除"高估"能让企业幸存下来;及时剔除"低估"能磨砺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协方差的收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将会"水到渠成",但不会"一劳永逸"。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志华
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与日本经济衰退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日本经济衰退是日本经济高度发展之后,追赶型发展模式没有相应转变,迫于美国压力实施不当货币政策的结果。中国当前存在通货膨胀压力,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有升值趋势。减税、增加公共支出、改革融资体制,统一分割的地方市场既有助于抵消本币升值的紧缩效应,又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
日元升值 人民币汇率 通货膨胀 内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贺小勇
表面看,美中人民币汇率争端与当年美日汇率争端同出一辙,都是因为两国存在长期贸易顺差所致,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美国对中国汇率压力要远远小于当年其对日本的压力。这是因为,中美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入世承诺为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中国在汇率政策上享有更大的自主权等。日元升值后由于日本内外经济政策处置失当导致其长期经济衰退,中国应吸取其教训,对于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除在国际法层面提出抗辩外,还要从经济结构、发展模式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缓相应压力。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压力 日元升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挺 罗国庆
2007年以来,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关于人民币究竟应该采取渐进式升值方式还是一步到位升值方式的路径选择问题渐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文使用2005年汇改以后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以及相关因素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升值的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人民币升值路径进行比较,得出了人民币升值必须坚持渐进式升值方式的结论。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升值路径 经济绩效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