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25)
2023(4125)
2022(3546)
2021(3374)
2020(2896)
2019(6470)
2018(6338)
2017(12380)
2016(6905)
2015(7715)
2014(7858)
2013(8130)
2012(7684)
2011(6784)
2010(6874)
2009(6271)
2008(6635)
2007(5708)
2006(4927)
2005(4678)
作者
(18599)
(15258)
(15229)
(14865)
(9934)
(7480)
(7305)
(5736)
(5674)
(5624)
(5235)
(5179)
(5162)
(5145)
(4881)
(4721)
(4631)
(4545)
(4433)
(4420)
(3974)
(3642)
(3595)
(3587)
(3553)
(3478)
(3473)
(3326)
(3109)
(3074)
学科
(26269)
经济(26234)
管理(22618)
(21590)
(20662)
(16381)
企业(16381)
财政(12192)
方法(11606)
(10917)
数学(10149)
数学方法(10052)
(9713)
(8753)
财务(8749)
财务管理(8704)
企业财务(8289)
(8059)
贸易(8053)
中国(7961)
(7889)
(7793)
地方(7630)
(6545)
(5650)
银行(5632)
(5557)
制度(5552)
(5353)
业经(5348)
机构
大学(91569)
学院(91552)
(42433)
经济(41649)
研究(34474)
管理(33244)
中国(29467)
(28697)
理学(27850)
理学院(27515)
管理学(27186)
管理学院(27014)
(19286)
科学(18761)
(18354)
财经(18307)
(16505)
中心(16177)
研究所(16025)
(14623)
(14585)
经济学(13470)
财经大学(13311)
北京(12591)
经济学院(12169)
(12063)
(11546)
业大(11541)
农业(11452)
(11000)
基金
项目(54997)
科学(42446)
研究(41238)
基金(39714)
(34186)
国家(33945)
科学基金(28453)
社会(26186)
社会科(24937)
社会科学(24929)
(20516)
基金项目(20281)
教育(18463)
资助(17549)
自然(17366)
(17264)
自然科(16979)
自然科学(16976)
自然科学基金(16675)
编号(16446)
成果(14455)
(12969)
重点(12606)
(11721)
(11693)
课题(11633)
(11328)
教育部(11152)
国家社会(10871)
创新(10710)
期刊
(48424)
经济(48424)
研究(34211)
(26850)
中国(20500)
(14954)
金融(14954)
(13162)
管理(12781)
学报(12551)
科学(10668)
大学(9796)
财经(9566)
经济研究(9312)
学学(9218)
农业(9028)
(8197)
教育(7668)
(7021)
财政(7021)
业经(6901)
(6899)
国际(6654)
会计(6573)
技术(6497)
问题(6489)
财会(6130)
世界(6050)
(5628)
理论(4538)
共检索到157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壮  李艳  
近期,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即人民币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和集合理财计划,各家金融机构都作出了"高收益、低风险和流动性好"的承诺。三种产品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而且客户群体全面交叉。究竟谁更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本文从三种理财产品的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透明度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榕辉  郑泽星  
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人民币理财产品定价的主要因素,对人民币理财产品中的可提前终止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促使人民币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真正触发利率,并揭示了理财产品设计与风险控制的关键公式。最后基于以上的分析,提供了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晓东  
本文以作者对广东惠州国有商业银行理财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有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特点、市场竞争趋势及相关影响,指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规范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肖立晟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是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自发性的市场化行为,满足了居民的财富管理和企业的资金需求,并间接加速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当前理财产品风险总体可控,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一方面,在理财产品业务链中,银行的负债主要为通过滚动发行短期理财产品获得的资金,而资产多为中长期贷款。一旦不能继续滚动发展理财产品,则会触发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理财产品银行将大部分债券类理财产品投放到中低评级的"城投债"资产中,潜在的违约风险不容忽视。未来需要进一步合理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强化信息披露、明确各相关方的法律关系,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创新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现增  
人民币理财产品以其收益高、风险低的特点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出现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带来诸多启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纪融  刘兆云  王誉霏  
2010年10月份以来,央行已经接连数次加息,利率的调整对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产生的效应值得探讨。通过选取样本数据,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利率变动对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产生的效应,得出加息使理财期限产生了"趋短"效应,使预期收益率产生了"趋高"效应。为银行如何在加息背景下设计理财产品,客户如何选择理财产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雄华  曹松威  
文章以我国21家商业银行2008~2013年发布的50831条理财产品数据为样本,借助于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考察多样化经营和理财产品的相关因素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控制了相关变量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收入多元化程度和非利息收入占比均与绩效水平正相关;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和产品类型风险程度也能促进银行绩效,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与绩效水平不相关。在稳健性检验中,上述结论依然保持稳健。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常学兵  
自2006年9月民生银行发售我国首只人民币结构化理财产品以来,结构化产品已成为当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主流。全面认识其风险并制定有效的投资策略对于对此类理财产品感兴趣的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人民币结构化理财产品的主要风险1、流动性风险结构化理财产品的本质就是将固定收益产品(通常是定息债券)与金融衍生交易(如远期、期权、掉期等)合二为一,增强产品的收益或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产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鹏  
目前,多数商业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普遍存在产品层次较低、同质化严重以及忽视风险控制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商业银行要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细分市场并增加产品差异性,加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在向零售银行的战略转型中增强理财业务的竞争力。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徐明亮  
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面向居民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或理财计划,居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和银行签订理财合约,投入一定资金委托银行运作,银行集中理财资金投向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信托贷款、基金、股票、协议存款等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尚敏  余丽霞  
本文基于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并以17家商业银行2007~2013年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为样本,分析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在产品类型、起始金额、管理期限和收益率方面的表现。结合同质化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探索相应的对策,从客户、产品、营销渠道和理财人员等方面入手,以求改善同质化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娟娟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要求。随着央行放开对贷款利率的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试验田,与利率市场化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银行理财产品和利率市场化之间的交互加速效应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理财产品凭借自身的优势将与利率的市场化构建出一种长久的动态机制,相互促进,相互带动,最终完全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傅程远  吴青  
随着理财产品规模的增加,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并可对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产生潜在影响。经过论证,得出结论:理财产品可能会弱化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它在促进各方多赢的同时,也存有一定的经营风险。金融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理财产品的引导,注重风险监控。加快金融创新,通过各种途径完善理财产品的种类、期限等条款,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环境下,使其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琦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理财发展十分迅速,对传统金融理财产品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性及其优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理财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