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4)
- 2023(14783)
- 2022(12257)
- 2021(11279)
- 2020(9423)
- 2019(21390)
- 2018(21353)
- 2017(41147)
- 2016(22688)
- 2015(25307)
- 2014(25186)
- 2013(24818)
- 2012(22412)
- 2011(20201)
- 2010(19839)
- 2009(18021)
- 2008(17311)
- 2007(14968)
- 2006(13011)
- 2005(11349)
- 学科
- 济(87405)
- 经济(87306)
- 管理(61770)
- 业(59604)
- 企(48376)
- 企业(48376)
- 方法(40738)
- 数学(35163)
- 数学方法(34826)
- 农(24537)
- 中国(23890)
- 财(21285)
- 业经(20487)
- 学(19820)
- 贸(17873)
- 贸易(17866)
- 易(17385)
- 地方(17370)
- 农业(16594)
- 制(15164)
- 理论(14820)
- 技术(14001)
- 融(13943)
- 金融(13942)
- 银(13835)
- 银行(13768)
- 和(13703)
- 环境(13699)
- 务(13319)
- 财务(13251)
- 机构
- 大学(319611)
- 学院(316582)
- 管理(124620)
- 济(124396)
- 经济(121785)
- 理学(108853)
- 研究(108261)
- 理学院(107646)
- 管理学(105673)
- 管理学院(105146)
- 中国(80084)
- 科学(69793)
- 京(68118)
- 农(58620)
- 所(55004)
- 财(54452)
- 业大(52949)
- 研究所(50898)
- 中心(48723)
- 农业(46529)
- 财经(44601)
- 江(44278)
- 北京(42512)
- 范(41078)
- 经(40745)
- 师范(40573)
- 院(39047)
- 经济学(37175)
- 州(36418)
- 经济学院(33762)
- 基金
- 项目(225288)
- 科学(175356)
- 基金(163262)
- 研究(159123)
- 家(144923)
- 国家(143746)
- 科学基金(122024)
- 社会(99876)
- 社会科(94643)
- 社会科学(94616)
- 基金项目(87596)
- 省(87594)
- 自然(81421)
- 自然科(79517)
- 自然科学(79493)
- 自然科学基金(78057)
- 划(74673)
- 教育(72279)
- 资助(66575)
- 编号(63963)
- 成果(50871)
- 重点(50560)
- 部(48789)
- 发(47688)
- 创(46776)
- 课题(43880)
- 创新(43663)
- 科研(43482)
- 计划(42334)
- 教育部(41281)
- 期刊
- 济(129820)
- 经济(129820)
- 研究(90498)
- 学报(58351)
- 中国(55885)
- 农(53156)
- 科学(50445)
- 管理(43214)
- 大学(42991)
- 学学(40751)
- 财(38924)
- 农业(36737)
- 教育(32247)
- 融(28820)
- 金融(28820)
- 技术(24727)
- 业经(21635)
- 经济研究(21420)
- 财经(20976)
- 业(18999)
- 经(17830)
- 问题(17766)
- 科技(16774)
- 图书(16234)
- 版(16000)
- 业大(15807)
- 理论(15304)
- 技术经济(14302)
- 实践(14119)
- 践(14119)
共检索到449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陶士贵 刘骏斌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元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总体持续升值。形成了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同时,我国开始推动人民币其国际化。在美元主动贬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外升内贬"影响了人民币国际化途径。本文从国际收支的角度,选取汇率、利率、国际游资等变量,运用S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人民币"外升内贬"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结论是:人民币"外升内贬"阻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并加剧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特里芬"难题,将动摇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建东 詹旭 汪贤星
2007年,国内物价上涨较快而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升值态势,这种人民币对外购买力上升和对内购买力下降的现象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该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了货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其次指出人民币对内贬值的重要原因是流动性过剩;并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软。
关键词:
人民币 对内贬值 对外升值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传兴 何丽亚
近年来,人民币对外升值速度不断加快,国内通胀压力不断增加,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日益显现。从2005年起,贸易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以及外汇储备的持续大幅度增加导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加快。如表1所示,2000—2004年期间,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可是,从2005年起,人民币对外升值开始加快,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杜文
1994年,国内通货膨胀率从年初的13%升至年末的20%左右,人民币汇率却没有因此大幅贬值,反而保持了基本稳定且有升值,从年初的8.70元/美元升至年末的8.45元/美元左右,出现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内外币值逆向变动的现象。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文胜 徐建卫
近年来,人民币出现了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的"新货币现象"。这对宏观经济的平衡和货币政策的制定构成新的挑战。本文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分析了"新货币现象"的成因,以便能从更广阔的视角认识这一现象。
关键词:
人民币 对内贬值 对外升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家奇
一、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的提出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提出,在纸币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两国货币购买力决定,即货币购买力平价理论。其现实意义是指两国间货币汇率在一定时间的变化,反映着同一时期两国物价指数的对比关系。通胀率与汇率的变动方向相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史焕平
人民币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一直处在对外升值的通道中,同时国内的通货膨胀较为温和。但进入今年以来,人民币继续保持了较强的升值趋势,而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却不断攀升,形成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态势,这种现象与经典的经济学原理相悖。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葛志勇
1994年,我国人民币在国内大幅度贬值的同时,对外汇价却出现了少有的上升态势。1—11月全国平均商品零售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了21.6个百分点,人民币国内贬值达21.6%;而到11月底,每美元兑人民币的汇价却为8.4918元人民币,比年初上升了4%。这一态势今年仍在继续,笔者认为这是人民币上年对外贬值过度超过国内贬值的回归。是人民币真实币值的一种调整。这种调整是通过供求关系采实现的,现分析如下: 一、三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正全 杨莉
搜集中国15家上市出口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产品收入和原材料成本等与利润能力相关的数据,运用stata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人民币外升内贬对出口企业的收入和成本的双向挤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外升内贬对出口企业的利润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当前人民币外升内贬背景下,首先,从政府的角度,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外保持汇率稳定,对内稳定物价房价。其次,从出口企业自身的角度,在"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下,要抓住机遇,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成本,合理进口原材料;最后,要积极改变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人民币 外升内贬 出口企业 利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长新
人民币币值内贬外升悖论探源河海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许长新由于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汇率水平合理与否已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判断正确与否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通货膨胀。人民币的贬值理论上应造成人民币汇率贴水,但新外汇管理体制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正晓 吴孔磊
在人民币外升内贬的背景下,文章通过研究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试图寻找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理论依据,以及长期积累的非货币性因素对汇率升值产生的客观压力。作者认为,中国政府必须综合考虑货币政策目标和汇率制度安排问题,前瞻性的汇率制度安排必须服从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远期目标和整体利益。如果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安排方面出现决策错误,那么中国30年来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就可能落入他人之手。
关键词:
人民币 人民币升值 中国经济安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顾晶晶 陶士贵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一直处于对外升值的通道中,截止到2014年5月累计升值达到34%。而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的增长又导致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使其对内贬值。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的三方面成因分析,得出双顺差、巨额的外汇储备以及经济的发展等是对外升值的原因;国内通胀,流动性过剩是对内贬值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不对称性则是人民币内外币值矛盾的综合成因。因此根据我国国情提出: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外汇市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消除对外经济不对称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外升内贬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
自2006年底至今,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并存的现象引人关注。本文从购买力平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定量宽松与输入性通胀等角度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在"外升内贬"与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应如何选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呢?本文在剖析各种机制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个评估框架,对各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从当前的汇率机制逐渐过渡至BBC制度,将是中国政府的最优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克里斯托弗·希梅尔斯 马天
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流通方式,具有高效便捷、中心化管理、信息记录等优点,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全新的发展。目前,数字人民币正处在落地试验的状态。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民币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数字人民币对经济规模、金融市场、币值稳定和跨境结算有积极的影响,这客观上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基于货币支付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的功能,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数字人民币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并结合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人民币能够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
关键词:
数字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 主成分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晓玲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优势与劣势并存。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金融机构国际地位提升,人民币公信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环境改善等,使得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占优条件。另一方面,金融市场不够发达,资本项目较低的开放度,人民币不能够自由兑换,又使得人民币处于国际货币竞争劣势。从货币国际化竞争条件内生性理论来看,需要动态看待人民币国际化条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将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民币国际竞争条件的改善。中国应采取分步实施策略、同步推进金融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促进贸易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两个平行金融市场"制度推进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