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8)
- 2023(9083)
- 2022(8183)
- 2021(7815)
- 2020(6485)
- 2019(15251)
- 2018(15351)
- 2017(30098)
- 2016(16339)
- 2015(18366)
- 2014(18284)
- 2013(18215)
- 2012(16553)
- 2011(14884)
- 2010(14624)
- 2009(13168)
- 2008(12521)
- 2007(10659)
- 2006(9232)
- 2005(7884)
- 学科
- 济(63053)
- 经济(62988)
- 管理(45003)
- 业(43838)
- 企(36136)
- 企业(36136)
- 方法(32315)
- 数学(28250)
- 数学方法(27945)
- 农(16661)
- 中国(15776)
- 财(14539)
- 业经(13862)
- 学(13778)
- 地方(12481)
- 农业(11674)
- 理论(11586)
- 贸(10731)
- 贸易(10726)
- 和(10443)
- 易(10412)
- 制(10204)
- 技术(9962)
- 务(9685)
- 环境(9648)
- 财务(9627)
- 财务管理(9613)
- 企业财务(9111)
- 银(8961)
- 银行(8929)
- 机构
- 大学(227874)
- 学院(225127)
- 管理(94173)
- 济(87776)
- 经济(85807)
- 理学(82465)
- 理学院(81608)
- 管理学(80192)
- 管理学院(79810)
- 研究(72596)
- 中国(54056)
- 京(48222)
- 科学(45787)
- 财(38310)
- 所(35677)
- 业大(34263)
- 农(33461)
- 中心(33146)
- 研究所(32940)
- 财经(31809)
- 北京(30447)
- 江(30276)
- 范(29514)
- 师范(29261)
- 经(29047)
- 院(26341)
- 农业(26200)
- 经济学(25791)
- 州(25557)
- 商学(24162)
- 基金
- 项目(160943)
- 科学(126220)
- 研究(117984)
- 基金(116899)
- 家(101285)
- 国家(100452)
- 科学基金(86725)
- 社会(72831)
- 社会科(69012)
- 社会科学(68993)
- 基金项目(63091)
- 省(62244)
- 自然(57494)
- 自然科(56136)
- 自然科学(56125)
- 自然科学基金(55099)
- 教育(53837)
- 划(52650)
- 资助(48693)
- 编号(48657)
- 成果(38884)
- 部(35388)
- 重点(35351)
- 发(33342)
- 创(33324)
- 课题(32708)
- 创新(30984)
- 科研(30848)
- 教育部(30500)
- 项目编号(30385)
共检索到313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世勇 崔基哲
在汇率运动的非线性逐渐被得到认可的时候,混沌理论和方法为汇率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在介绍时间序列的混沌判据之后,选取人民币/美元汇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美元汇率的确源于某个混沌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混沌模型,研究央行对汇率混沌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最后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汇率 混沌 央行干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超 刘东
运用混沌理论和技术方法,选取2005年汇改后与汇改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集成R/S方法、G-P算法和Wolf方法对汇率波动行为进行了混沌性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汇改后汇率波动具有长期记忆性和非周期循环,而汇改前汇率波动不存在状态持续性和循环周期;汇改前汇率收益率的最大Lyapunov指数小于零,表明汇率波动不具有混沌特征,而汇改后汇率收益率的最大Lyapunov指数大于零,表明汇率波动具有弱混沌现象和长期不可预测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殷光伟 李倩 战玉锋
本文首先应用小波变换对人民币汇率序列进行分解,得到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然后,对低、高频部分作进一步分析,以确认其都存在混沌特性;再应用混沌理论分别建立低、高频部分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最后应用小波理论对混沌模型预测的结果予以重构,实现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测。文章以人民币兑美元日汇率收益序列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混沌 汇率 预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朴在林 刘美菊 吴秀华
采用微分几何方法,对一类含确定扰动的简单电力系统的混沌行为进行控制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模型的可精确化条件验证、模型精确线性化处理和基于最优二次型方法的电力系统混沌控制器设计。仿真结果显示:加入控制器后,系统混沌振荡得到消除,稳定运行在平衡点状态。研究表明:采用微分几何方法能够对电力系统的混沌行为进行有效控制,控制效果与其他混沌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都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楠
伴随着中国经济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不断增强,国内外各界对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普遍给予极大热情和广泛关注。后美元时代全球失衡并存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如何从战略层面抵消美元束缚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全球失衡美元汇率动态出发,对美元贬值服务于美元自身立场进行了分析,结合人民币汇率的经验事实与相关观点辨析,提出了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汇率动态 人民币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指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超 张伟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汇率与经济发展系统的反馈模型、结构流图和方程,以计算机仿真和模拟为辅助手段,通过对相关参数的确定和调控模拟,揭示影响汇率的主导因素。研究发现,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率、国际收支顺差,国际储备净增加额、利率、失业率等是影响我国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发展系统进行仿真和模拟,为我国实现经济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汇率 系统动力学 仿真 模拟 人民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军 窦邃
文中简述了混沌动力学的发展状况 ,进一步以森林工程学为背景提出了诸如非线性森林工程动力系统等概念及有关研究对象、方法 ,并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算例加以说明 ,最后对混沌动力学在森林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如义 杨勇
在分析已有混沌发生机构的基础上,结合混沌中的倍周期分叉现象,设计了一种新的混沌激振器。该激振器由2个偏心轮构成,2个偏心轮之间的约束由传统的光滑铰链改为沿圆形轨道滑动,从而使系统产生倍周期现象的条件大幅度放宽。建立了该混沌激振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分析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较普遍应用的三连杆混沌激振器,该混沌激振器具有更强的混沌特性和更为宽松的参数选择,因而具有更大的使用范围。
关键词:
混沌激振器 动力学特性 非线性 凸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毛良伟
时间序列的预测是一种很重要的预测方法,从时间序列提取动力系统演化信息如计算分维的方法,但是这样一研究只能使我们了解哪些系统是混沌系统,哪些是周期系统以及系统的稳定性等问题。科学的目的是要发掘出事物的因果关系,因而一个理论能否被接受,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在于它能否对事物的发展作出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美菊 朴在林 张凤 吴秀华
分析了电力系统在非线性模型下的混沌动力学行为特征。采用庞加莱相图法、分岔理论和李亚普诺夫指数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电力系统的相图结构在系统参数发生微小变化时,会出现复杂的和本质的变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一种貌似随机的运行状态,李亚普诺夫指数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正值。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电力系统在非线性模型下具有极其复杂的动力学行为特征,在一定条件下会进入到混沌运行状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秋芳,张玉璐,马扬
本文基于科研组织系统运行的复杂性特征,建立了科研组织系统运行的混沌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模拟分析,探讨了各管理参数对科研组织系统运行的影响,并与科研组织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科研组织 混沌动力学模型 模型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新权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系统运行实施管理和调控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调控方向和力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取决于对经济系统运行规律和机制的认识,这种规律和机制又体现为经济系统内外各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通常采用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这种数量关系,但其线性假设不符合实际情况。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经济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系统,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慧 赖强
提出了一个含立方项的新三维连续混沌系统.分析了该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运用分岔图、Lyapunov指数谱、相平面图等数值仿真研究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对不同的参数值条件,系统将呈现出单稳定性、单周期、单混沌状态.对不同的参数值和初值,系统存在双稳定性、双周期以及双混沌吸引子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少强
一、问题的提出 亚洲货币危机以后,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提出危机产生的原因有三:1)短期资本的冲击;2)金融业和金融秩序有问题;3)固定汇率制。一般认为1和3有密切的关联,即有关经济体的固定汇率制引起了短期资本的冲击,如果是浮动汇率制短期资本的冲击就难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祥云 贡慧
文章使用GARCH模型对2005年7月以后东亚货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汇率对林吉特、韩元、新加坡元和新台币四种货币的汇率影响显著,而金融危机后,菲律宾比索对美元汇率也受到了人民币的影响,同时人民币对大部分货币的影响系数在增强。这说明人民币正在成为东亚地区重要的"锚货币",而这种"锚"作用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式是引导其他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但VIX指数的影响一直比较显著,这凸显了人民币作为区域货币锚的不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