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9)
2023(12729)
2022(10873)
2021(9981)
2020(8203)
2019(18230)
2018(18193)
2017(33849)
2016(18129)
2015(19897)
2014(18968)
2013(18300)
2012(16537)
2011(14820)
2010(15014)
2009(14215)
2008(13521)
2007(12023)
2006(10550)
2005(9343)
作者
(47823)
(40215)
(39661)
(37744)
(25230)
(19144)
(17965)
(15228)
(15110)
(14189)
(13572)
(13402)
(12788)
(12406)
(12378)
(12150)
(11891)
(11857)
(11481)
(11461)
(9797)
(9710)
(9362)
(9227)
(9051)
(8932)
(8859)
(8626)
(7859)
(7813)
学科
(62793)
经济(62695)
管理(58939)
(52312)
(45271)
企业(45271)
中国(21899)
方法(20834)
(18637)
(18109)
(17779)
技术(17219)
数学(16983)
业经(16948)
数学方法(16759)
地方(16217)
技术管理(12473)
农业(11927)
(11916)
理论(11880)
(11875)
(11577)
银行(11551)
环境(11468)
(11069)
财务(11045)
财务管理(11022)
(11012)
(10981)
(10728)
机构
学院(238836)
大学(236422)
(93914)
经济(91586)
管理(91307)
研究(79640)
理学(77612)
理学院(76652)
管理学(75445)
管理学院(74954)
中国(61591)
(52240)
科学(47473)
(46595)
(38261)
(37857)
中心(37337)
财经(35644)
(34450)
研究所(34232)
北京(32967)
业大(32654)
(32419)
师范(32162)
(32135)
(30194)
(29809)
经济学(28349)
农业(26676)
财经大学(26259)
基金
项目(161697)
科学(128737)
研究(122586)
基金(115685)
(99868)
国家(98984)
科学基金(86366)
社会(79074)
社会科(74899)
社会科学(74884)
(64925)
基金项目(61953)
教育(56072)
(54441)
自然(53924)
自然科(52660)
自然科学(52641)
自然科学基金(51664)
编号(49936)
资助(44288)
成果(40423)
(39205)
重点(36315)
创新(35728)
课题(35650)
(35641)
(35334)
(34590)
国家社会(32443)
项目编号(30374)
期刊
(111582)
经济(111582)
研究(74490)
中国(55247)
(37901)
管理(36660)
学报(32711)
科学(32591)
(32285)
教育(31335)
大学(25469)
(23593)
金融(23593)
学学(23546)
农业(21538)
技术(21426)
业经(19024)
财经(17164)
经济研究(17139)
问题(15296)
(14923)
科技(13276)
(11906)
现代(11895)
(11847)
图书(11170)
(11007)
技术经济(10988)
(10987)
论坛(10987)
共检索到369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艺南   李保炜  
当下我国大城市建设逐步从增量时代迈向存量时代,以减量提质为核心的城市更新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主旋律。城市更新,面临着现状环境复杂、利益主体众多以及既有政策机制适配等问题,人民城市理念为新时代城市更新指明了方向。通过对人民城市理念的分析,提出面向人民城市的城市更新应具有价值判断的人民性、实践过程的开放性、空间营造的内涵性、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四个特征。进一步结合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的建设经验,构建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即在价值判断方面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城市更新全过程、在主体角色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以实施推进项目落地、在工作方法方面搭建沟通协调平台深入开展人民共商、在实施路径方面妥善处理三组关系实现人民共享。文章将人民城市理念同城市更新实践相结合,为推进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余定  
位于城市核心区的遗址往往面临更大的保护压力。以隋唐洛阳城的规划为例,在"新旧共生、混合多元、公众参与、生态永续"的理念下,提出重塑隋唐洛阳城帝都风貌的三个策略,试图找到城市核心区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新方法:(1)打造一条凸显皇城气象的中轴线;(2)打造一圈凸显皇城格局、宫门宫墙的皇城体系;(3)打造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立体城市。最后,对该遗址公园的总体规划以及重要节点进行了介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军  
近年来,我国大量遗址面临破坏或潜在破坏的威胁,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困难重重。遗址公园模式的提出为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在对城市遗址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遗址公园的保护理念及作用,归纳了遗址公园存在的三种类型,并在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概念设计的研究中,提出了遗址公园规划的三大原则——严格保护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可还原性原则,进而阐述了遗址公园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若诗  颜夏悦  王晨  陈瑾恬  
随高技术的发展,人对高情感的诉求愈发强烈,于建成环境亦是如此;存量更新背景下,建成环境的景观化改造成为提升环境质量、提供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途径,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的设计与实践即为典例。以京张遗址公园中已建成使用的五道口段为例,在情感交互的理论导引下,借助可穿戴眼动追踪仪(Tobii Pro Glasses 2)、可穿戴无线生理记录仪(PPG血容量脉搏传感器、EDA皮电传感器)、基于场所依恋等理论建构的情感关联量表,收集使用者在五道口遗址公园真实场景体验中表征情感的眼动、生理电、情感量表等多模态数据,通过ErgoLAB平台与SPSS软件进行耦合分析,量化探索改造中促进使用者情感体验的景观特征。研究既拓展了人因工程仪器在真实场景动态行为中对人空间感知的研究范畴、提升了基于理论建构的情感量表合理性,也为新常态下建成环境设计更新提供了情感导向的评估维度与方法参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文军  刘成海  童娣  
本文针对古城遗址在城市建设中的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以辽阳"东京城"遗址为例,通过对遗址现状、价值、城市背景、旅游背景以及现实问题的论述,对比论证了"东京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思路,并提出了概念性规划,为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提供规划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新文  张沛  张中华  
城市中大遗址所在区域往往人居环境脏乱,通过城市更新生产新的空间,既要关注其物质环境的改善效果,更要分析其空间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化现象、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以及空间生产中社会关系的重建等问题。大明宫遗址区域城市更新是在政府、资本与文化的共同推动下完成的,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调整了地方政府之间以及遗址区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促进空间正义以优化空间生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新文  张沛  张中华  
城市中大遗址所在区域往往人居环境脏乱,通过城市更新生产新的空间,既要关注其物质环境的改善效果,更要分析其空间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化现象、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以及空间生产中社会关系的重建等问题。大明宫遗址区域城市更新是在政府、资本与文化的共同推动下完成的,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调整了地方政府之间以及遗址区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促进空间正义以优化空间生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小成  
城市更新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空间再生产、利益再分配、关系再构建的城市社会演进过程,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是推动城市更新的题中之义与重要支撑。以北京为例,当前,城市更新中的低碳创新型社会构建,存在创新政策不够完善、低碳创新能力不足、低碳产业发展缓慢、能源结构不够合理、低碳社会建设滞后等难题。立足新阶段,城市更新下的加快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应完善低碳创新规划与政策,深化创新体制改革,提升城市低碳创新能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开发低碳新能源,强化资源整合与多元参与,推动城市低碳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小成  
城市更新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空间再生产、利益再分配、关系再构建的城市社会演进过程,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是推动城市更新的题中之义与重要支撑。以北京为例,当前,城市更新中的低碳创新型社会构建,存在创新政策不够完善、低碳创新能力不足、低碳产业发展缓慢、能源结构不够合理、低碳社会建设滞后等难题。立足新阶段,城市更新下的加快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应完善低碳创新规划与政策,深化创新体制改革,提升城市低碳创新能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开发低碳新能源,强化资源整合与多元参与,推动城市低碳高质量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稳亮  
大遗址是指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其所在区域的城乡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博弈。通过对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协同的研究现状梳理和凤翔县城乡发展对雍城遗址保护的影响分析,揭示了从城市总体规划层面进行"遗址关怀"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宝鸡市凤翔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实践,介绍了城市总体规划在雍城遗址保护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一中  王韬  
基于剩余权相关理论建立城市更新政策分析框架,探讨城市更新政策制定与变迁机制及其实施效率。研究发现广州市城市更新政策构建了政府、开发商与原业主之间复杂的契约关系网络,基于分成地租契约的自主更新显著提高了制度效率,但城市更新存在多元目标难以协调、过度追求土地开发利益的问题,面临政策稳定性差、规划管控不足的困境。建议在确立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发挥规划管控作用、明确不同参与主体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政策制定应合理配置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应建立土地增值税制度,转变政府角色定位,以分成契约的形式实现不同参与主体间的土地收益分享和经营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定青  赵一青  竺剡瑶  
遗址保护对于当代城市空间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二者矛盾也十分突出。阐述遗址多元价值内涵,建立多元价值分析框架,采用多案例综合分析方法,从城市发展的宏观层面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城区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不同模式,探讨遗址的保护利用如何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在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维度实现其多元价值。总结多元价值理念对于当代城市遗址保护的意义,并对遗址多元价值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和规划提出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林家惠  曾国军  
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绿色转向”逐渐成为全球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然而,城市更新的绿色倡议与实践通常只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忽视了在社会层面可能引发的绿色绅士化现象。论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城市农业公园的绿化实践为例,探究城市更新背景下绿色绅士化的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1)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绿化实践隐含着绅士化的行动逻辑,其所营建的后现代审美与体验型景观成为绿色绅士化的地方表征;(2)以服务城市精英为导向的绿化实践引发了景观隔离与阶层分化的结果,但在中国土地制度的保障下,原住民不仅没有流离失所,反而获得了土地再资本化的红利;(3)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以及开发商分别出于城市治理、土地租金与经济利益的目的,组建了满足各自政治与经济诉求的绿色增长联盟,最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绿色绅士化运作机制。论文将发源于西方社会的绿色绅士化置于中国的制度语境与社会情境中开展实证分析,拓展了绿色绅士化在多元地理背景下的概念内涵与解释效力,也为理解中国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人地关系变迁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与实践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立新  杨新军  陈佳  王子侨  张婧  余洁  
脆弱性理论是人地关系相互作用及机理分析的重要工具,为可持续性评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汉长安城大遗址区为例,基于脆弱性理论,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遗址区的人地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遗址本体脆弱性程度普遍较低,低值区趋于集中分布,高值区零星分布于保护区边缘;社会脆弱性程度普遍较高,高值区趋向于集中,呈西、北高,东、南低空间格局;遗址区人地系统弱度脆弱性区域占总面积的27.2%,低度占23.8%,中度占27.9%,高度占11.7%,极度占9.4%,其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基本格局;城市化的冲击与胁迫是大遗址区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