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14)
- 2023(2628)
- 2022(2240)
- 2021(2309)
- 2020(1941)
- 2019(4485)
- 2018(4411)
- 2017(8343)
- 2016(4533)
- 2015(5047)
- 2014(4831)
- 2013(4754)
- 2012(4404)
- 2011(3995)
- 2010(3775)
- 2009(3479)
- 2008(3230)
- 2007(2594)
- 2006(2291)
- 2005(1987)
- 学科
- 济(16168)
- 经济(16150)
- 管理(9243)
- 业(9039)
- 学(7440)
- 企(6972)
- 企业(6972)
- 地方(5661)
- 农(5029)
- 方法(4634)
- 数学(3707)
- 数学方法(3669)
- 农业(3568)
- 中国(3559)
- 理论(3466)
- 业经(3347)
- 制(3186)
- 经济学(3148)
- 财(3070)
- 教育(2819)
- 体(2686)
- 环境(2562)
- 和(2552)
- 地方经济(2349)
- 土地(2303)
- 教学(2284)
- 贸(2078)
- 贸易(2075)
- 体制(2071)
- 技术(1937)
- 机构
- 大学(57463)
- 学院(56322)
- 管理(20056)
- 济(19049)
- 研究(18759)
- 经济(18506)
- 理学(17037)
- 理学院(16737)
- 管理学(16416)
- 管理学院(16293)
- 中国(14068)
- 京(12789)
- 科学(12534)
- 范(10237)
- 师范(10171)
- 中心(9112)
- 江(8909)
- 所(8837)
- 农(8818)
- 财(8679)
- 师范大学(8402)
- 业大(8121)
- 研究所(8098)
- 北京(7759)
- 州(7388)
- 院(7107)
- 农业(6927)
- 财经(6883)
- 经(6152)
- 技术(6010)
- 基金
- 项目(38525)
- 科学(29802)
- 研究(29603)
- 基金(26710)
- 家(22823)
- 国家(22563)
- 科学基金(19331)
- 社会(17790)
- 社会科(16602)
- 社会科学(16597)
- 省(15734)
- 基金项目(14914)
- 教育(13779)
- 划(13136)
- 编号(13054)
- 自然(12570)
- 自然科(12211)
- 自然科学(12209)
- 自然科学基金(11978)
- 成果(10971)
- 资助(9984)
- 课题(8742)
- 重点(8455)
- 发(8295)
- 部(8153)
- 创(7791)
- 年(7612)
- 项目编号(7586)
- 大学(7450)
- 规划(7277)
共检索到85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春梅
介绍了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创始人、浙江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承绪先生。记叙了王承绪先生在学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重点叙述了王承绪先生在学术人生中表现出的高尚人格魅力——学而不厌,澎湃的福流;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平和平易,如慈父般的师爱。认为王承绪先生的人格魅力,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提供了可贵的范例。
关键词:
人格魅力 研究生导师 王承绪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罗伯特·阿诺夫 许美德 阚阅
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王承绪教授通过翻译大批国外名著和编写基本教材致力于为比较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他大力培养研究生,并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和领导,他还长期而深入地参与到与英国和北美大学的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王承绪教授在其卓越的学术生涯中为沟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以及教育的不同学科领域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王承绪教授 翻译工作 比较教育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修延
叙事热兴起的根源,在于今人对叙事的本质与功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一些人甚至建议把人类的物种学名由“智人”改为“叙事人”。叙事的主体为有伦理立场的人,叙事因此必然体现或促成某种价值观,而叙事带来的价值认同又能凝聚起分散的个人力量,形成影响社会发展的“不可思议之力”。“叙事帝国主义”一词显示叙事非少数人文学科所能专美,许多学科和行业都把讲故事当作一项至关重要的本领,时下最精彩的叙事可能还不在文学领域。柏拉图从一开始就提醒我们:叙事负有传承文明的使命,不能“逢迎人性中低劣的部分”,今天的叙事学仍应保持这种对流行叙事的警惕。叙事学家不能脱离书斋之外生动活泼的大众叙事实践,要学会透过纷纭复杂的日常话语去把握社会脉动。叙事学在当今须博采众长方能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叙事 叙事学 “叙事人” 价值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齐
将电影《秋菊打官司》之肖像权案定性为言论自由权与肖像权的冲突是对案件的误读。该电影虽侵犯肖像权却并不因此丧失"独创性"等作品之为作品的本质属性,依法应享有著作权,因此该案的本质是著作权与肖像权的冲突。但"享有"著作权并不等于可以自由"行使"著作权。无论依据"权利位阶"原则还是"在先权利优先保护"原则,本案应优先保护肖像权,而优先保护的方式便是限制著作权的行使。
关键词:
言论自由 著作权 肖像权 电影作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阚阅 李志永
王承绪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和新中国比较教育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的比较教育研究思想在入读师范、求学浙大、留学英伦、新中国初期和改革开放等阶段不断发展和完善。他在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并由此奠定了新中国比较教育发展的基础。王承绪先生的比较教育研究思想中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性、鲜明的时代性和敏锐的前沿性等特性。
关键词:
王承绪 比较教育 学术思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良华
现象学的方法是对传统科学尤其是实证科学的调整和更新。更新之后的第一个策略是"悬隔",第二个策略是"返回生活世界",第三个策略是"描述"。而悬隔、返回生活世界以及描述的办法也就是叙事研究的基本追求。
关键词:
现象学 叙事研究 生活世界 悬隔 描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钱明
根据朱舜水真人绘制的原像和后来据此原像临摹的画像至少有十一种,其中水户彰考馆(现为财团法人德川博物馆)所藏的四种画像或塑像,是以朱舜水本人为对象并经过再创作而绘(制)成的原像。幕末期的朱舜水肖像,出现了武士化的迹象,这一信号无疑向我们昭示了幕末志士们想用武力来回复皇权、剿灭贼寇的政治诉求。而被明显强化了的朱舜水的武士形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文的目的,是从不同时代的朱舜水肖像中看到日本社会的实际需要,再从日本社会的实际需要中把握到它背后历史剧变的时代脉搏。
关键词:
朱舜水 肖像 形成 思想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历史钩沉向未来——介绍王承绪先生主编的《比较教育学史》顾明远对每一门学科的发展来说,整理和反思自身的发展历程,都是一件很有意义而且非常必要的事情。比较教育还十分年轻,从朱利安1817年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至今,不过一百八十年的历史。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隋建利 刘碧莹
本文通过构建混频DSGE模型,理论揭示央行叙事情绪与叙事“情绪—主题”的信息效应传导机制,并运用文本识别技术与机器学习方法,测度叙事情绪以及分类叙事主题,从而量化分析央行叙事情绪与叙事“情绪—主题”的信息效应,进一步,基于纵向、横向以及内部三方面的叙事情绪相似度,全面且深入地剖析央行沟通的叙事传导效果。研究发现,在书面单渠道以及书面、口头双渠道沟通下,央行叙事情绪均存在信息效应,能够改变私人部门对经济基本面的信念,以及调整私人部门对经济金融发展的预期。叙事情绪的信息效应存在与否及其传导效果,受到叙事渠道与叙事主题的影响,口头渠道沟通能够有效辅助书面渠道沟通,增强叙事情绪的信息效应传导机制。经济上行期主题相比经济下行期主题的叙事情绪更容易存在信息效应,但是,经济下行期主题一旦存在信息效应,传导效果更为明显。央行需保持前后纵向沟通以及不同渠道横向沟通的连贯性。相比口头渠道沟通,在利用书面渠道沟通文本内部的异常叙事信息时需要更加严谨、准确的措辞。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亚婷 刘浩
教师情绪是教育变革中的关键维度,事关教育变革的阻碍或推进。本文结合情绪地理学采用叙事研究三维空间框架对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情境下的高中教师情绪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高中教师对新高考改革的消极情绪弥漫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改革场域内各利益相关者相互不理解的状态普遍存在,由此带来的情绪误解会阻碍改革的持续推进。因此,浙江省未来的高考改革必须重视高中教师的"情绪侧面",为教师提供多方面的情绪支持,以实现教师个人叙事与改革叙事的良性互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伟
百岁学者王承绪先生,循"返本开新、明体达用"之原则,承前启后、合作主编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比较教育》教材,交流中外,翻译西方教育名著;组织撰写《比较教育学史》、《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等里程碑式著作,率先开展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为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两大贡献: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建构基本的研究方法体系。王先生丰富的学术成就、深远的学术影响,根基于他鞠躬尽瘁的报国精神、以学术为业的学问志趣以及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伟 郑文
今年适逢我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王承绪先生百岁华诞,为回顾王承绪先生为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探讨、总结和传承王承绪先生宝贵的教育思想,中国比较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期间将举办庆祝王承绪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此,本刊编辑部刊发此文,以飨读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伟 郑文
教育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逻辑起点和历史原点,因此在历史长河中教育学家的地位一直非常耀眼。博大精深的教育学成就、卓有成效的教书育人实践、为学为人各方面的修身立德,无不表明王承绪先生是当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王承绪先生之所以能够成长为教育学家,从教育救国到建设教育强国的独特时代背景是外因,崇高的理想信念、顽强的个人奋斗是内因,全球性学术联系则是耦合内因与外因的催化剂。
关键词:
王承绪 教育学家 归因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