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3)
2023(15128)
2022(12802)
2021(11632)
2020(10275)
2019(23129)
2018(22745)
2017(43351)
2016(23571)
2015(26202)
2014(25880)
2013(25374)
2012(23211)
2011(20647)
2010(20290)
2009(18698)
2008(18475)
2007(16280)
2006(13580)
2005(11682)
作者
(69333)
(58235)
(57997)
(54994)
(36760)
(28298)
(26396)
(22954)
(21812)
(20276)
(19670)
(19510)
(18275)
(18124)
(18080)
(18068)
(18039)
(17225)
(16721)
(16624)
(14523)
(14343)
(13868)
(13385)
(13203)
(12970)
(12804)
(12597)
(11671)
(11592)
学科
(92528)
经济(92412)
(68280)
管理(66043)
(53917)
企业(53917)
方法(48489)
数学(43740)
数学方法(43252)
(28406)
(25007)
中国(24553)
(19917)
业经(18980)
(18947)
贸易(18943)
(18473)
(17212)
财务(17170)
(17167)
财务管理(17131)
农业(16802)
企业财务(16254)
(15960)
银行(15899)
地方(15635)
(14995)
(14840)
金融(14837)
技术(14345)
机构
大学(333892)
学院(332361)
(136398)
经济(133875)
管理(131028)
理学(114652)
理学院(113407)
管理学(111229)
管理学院(110657)
研究(108424)
中国(83574)
科学(69841)
(68008)
(63228)
(62607)
业大(54933)
(54871)
中心(51934)
财经(51547)
研究所(50772)
农业(50065)
(47590)
(47129)
经济学(42973)
北京(41514)
(40189)
师范(39596)
经济学院(39391)
(39040)
财经大学(38775)
基金
项目(237063)
科学(186646)
基金(175920)
研究(162292)
(157611)
国家(156093)
科学基金(133273)
社会(105257)
社会科(99902)
社会科学(99873)
基金项目(93965)
(91848)
自然(90302)
自然科(88306)
自然科学(88275)
自然科学基金(86738)
(78524)
教育(74652)
资助(71655)
编号(62383)
重点(53922)
(52403)
(49611)
(49331)
成果(48356)
科研(47616)
创新(46509)
计划(46135)
国家社会(44696)
教育部(44587)
期刊
(134006)
经济(134006)
研究(88730)
学报(60197)
中国(55155)
(54297)
科学(52959)
(49207)
大学(44436)
管理(44397)
学学(42766)
农业(36534)
(30235)
金融(30235)
技术(26704)
财经(24761)
教育(24183)
经济研究(22613)
业经(21736)
(21105)
(20313)
问题(18231)
(17510)
统计(16822)
技术经济(16091)
科技(15948)
(15672)
业大(15321)
理论(15165)
商业(14985)
共检索到461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冉光圭  苏行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CFPS)数据,实证研究了户主人格特征对家庭保险排斥的影响以及家庭收入在其中发挥的传导机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五”人格模型中户主的开放性维度下的“行动力”、顺同性维度下的“信任感”以及神经质维度下的“多愁善感”对家庭受保险排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家庭收入在其中扮演着显著的中介效应作用。通过家庭收入中介效应,“乐群性”人格特征对家庭受到保险排斥明显提升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和积极消除我国居民家庭受保险排斥现象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学梁  吴卫星  
基于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经济状况与心态调查"数据,文章构建了金融排斥的代理变量,分析了其对于家庭股票、基金、金融理财产品和保险等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排斥影响了家庭投资决策,对家庭股票和基金投资参与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家庭基金投资深度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学梁  吴卫星  
基于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经济状况与心态调查"数据,文章构建了金融排斥的代理变量,分析了其对于家庭股票、基金、金融理财产品和保险等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排斥影响了家庭投资决策,对家庭股票和基金投资参与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家庭基金投资深度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磊   黄思刚   杨承佳  
防范化解家庭经济风险对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具有现实意义。基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三期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微观家庭为研究对象,探究收入波动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以及保险参与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收入波动显著提高了家庭经济脆弱性,且这种影响在经济脆弱程度更高的家庭中更加明显。而保险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能够减轻收入波动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乡村地区或低资产水平的家庭中,收入波动使其陷入经济风险的概率更高,这会导致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更易返贫。研究结论为促进居民家庭的保险参与、提高居民家庭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涛涛  胡玉坤  杨胜运  马木兰  
中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其农村家庭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消费潜力。在收入不断提高的市场环境下,农村家庭旅游消费却远未达到与其收入匹配的预期水平,这可能与家庭收入结构有关。文章基于行为经济学中的心理账户理论,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检验不同来源收入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需求的差异化影响,从理论和经验上验证农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中的心理账户效应。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针对不同来源的收入采用不同的旅游消费预算和处理规则,表现为不同类别收入存在差异化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即存在心理账户效应,并且农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中的心理账户效应比城镇家庭更显著。同时,文章发现,典型的农村家庭特征对边际旅游消费倾向以及心理账户效应产生异质性影响。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村家庭,其边际旅游消费倾向总体更高,且心理账户效应更显著。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村家庭在旅游消费上的心理账户效应也越显著。对于子女年龄处于中学阶段的农村家庭,其旅游消费的心理账户效应比较明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欣荣  
保险作为一种风险防范的手段,能对未来发生风险造成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从理论上来说,购买保险能提高居民幸福感。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对购买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购买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能提升居民幸福感;而购买失业保险对提升居民幸福感则没有作用,这可能与现行的失业保险领取条件较高、保障作用不大等因素有关。为此,进一步发挥保险对提升居民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应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居民受益;积极发展和推广商业保险,尤其是防范意外、保护健康的保险品种;增强失业保险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细化失业保险的领取条件,灵活调整失业保险的补偿金额和给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薛海平  
影子教育正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并可能成为家庭资本影响学生教育获得的新中介,但鲜有实证研究探讨影子教育在家庭资本与教育获得之间的中介效应问题。本文构建了家庭资本影响子女教育获得的联合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检验了影子教育在家庭资本影响初中学生教育获得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揭示了学校教育和影子教育联合社会再生产的作用机制。为了限制家庭资本对教育获得的影响,政府应该向成绩落后且家庭资本欠缺的初中生提供政策支持以削弱影子教育在家庭资本与学生教育获得之间中介作用,促进教育跨越代际效应功能的发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米红  林昕皓  樊瑾  
本文运用2011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查"全国调查数据,通过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经济状况家庭户之间的微观差异,探讨影响家庭经济收入的人口经济社会变量以及贫困状况对养老保险缴费的影响。研究发现:(1)性别和外出打工因素对农村家庭的等价家庭人均净收入有显著影响。女性为户主的家庭收入在最高和最低收入组都显著较高,而外出务工经历不一定增加农民的家庭净收入。(2)相对于收不抵支家庭,较高净收入家庭和高净收入家庭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和期望养老金都更高。但期望养老金和养老金缴费水平最低的并非收不抵支家庭,而是低净收入家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润红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决定消费。如何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是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所关注的重点议题,但鲜有文献从家庭收入差距的角度提出解释与解决策略。本文关注家庭内部的收入差距对家庭消费能力的影响,将社会信任纳入研究框架,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城镇住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家庭内部收入差距、社会信任和消费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家庭内部收入差距显著抑制了家庭消费能力,且当家庭对外部环境的信任程度较低时,更为显著;第二,家庭对外部社会环境的信任程度在该抑制过程中呈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为提升家庭消费能力提供了可能路径,为"社会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的积极作用提供了相关证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秦昌胜  武延琴  李芙凝  周雪  唐增  
草地流转有利于优化草地资源配置和促进畜牧业规模化经营,实证分析草地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对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青海和甘肃两省牧区的入户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分析了草地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不同草地规模和收入水平下草地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影响效应的组群差异。结果表明:1)草地转入有助于提高牧民家庭收入,草地转出对牧民家庭收入影响不显著。2)草地转入对牧民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平均处理效应为6 576元,可促使牧民家庭人均年收入提高47.25%;草地转出对牧民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处理效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草地转入对较大规模和高收入水平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更大,低收入和草地面积较小的牧户无法从草地流转中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可能扩大牧民收入差距。据此提出,应当发挥草地流转市场机制和法律保障制度在草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完善草地流转中租金的确定机制,保护低收入牧户在草地流转中的利益,提高草地流转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闵海燕  许书杰  马明  
幸福感是人们对日常生活质量的情感与评价,可以通过收入满足度来表现。文章分析总结了当前农村家庭收入现状及来源,详细分析了农村家庭收入满足度,提出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去提高农村家庭收入满足度等,从而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泽平  王志章  
在脱贫地区人口红利由正转负的背景下,确保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而不返贫是后扶贫时代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使用贫困人口信息表构造的2015~2020年脱贫户女性劳动力面板数据来研究其非农就业对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并采用工具变量法来解决内生性问题。回归结果表明,脱贫户女性非农就业会显著地提高其家庭人均纯收入,即性别红利得到经验佐证:女性非农就业时间每增加1个月,家庭人均纯收入会显著提高1.17个百分点;家庭非劳动力负担会显著抑制女性非农就业而减少家庭收入;村域经济发展有助于女性当地非农就业而增加家庭收入;在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情形下,健康是女性人力资本的首要因素,其对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是其受教育程度的36.5倍。因此,推进性别平等、创造就业机会、加大技能培训、增加社区公共服务将是释放女性劳动力潜能的必然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树民  杨鹏展  徐从超  
对居民住房征收房地产税要考虑家庭最基本的居住需要,有必要设计合理的免税扣除方案。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按人均面积扣除"、"按人均价值扣除"和"按套数扣除"三种免税扣除方式的公平效应、财政收入效应和供求效应。研究发现,在改善收入分配、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房地产市场供求方面,"按套数扣除"方式最不可取,"按人均面积扣除"和"按人均价值扣除"方式各有利弊。本文建议将人均面积扣除和人均价值扣除方式相结合,采取"面积+价值"的复合扣除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及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欣  孙健  
为探究社会网络对居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影响,利用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所产生的保险购买影响效应。通过总体数据实证结果显示,在农村地区,农民的社会网络越强,其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概率越大;在城镇地区,城镇居民的社会网络强弱对其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无显著影响。进一步按地区分类对农户数据研究表明,在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以及中部农村地区,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网络特性对于农户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而西部农村地区,社会网络越强,农户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概率越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盛威  杨碧云  
本文利用2009年中国六个省份与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扩展分析,并与2007年的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表明:(1)家庭可支配收入、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家庭人口结构均显著影响居民家庭的旅游消费决策与旅游消费支出;(2)2009年和2007年的家庭旅游支出的收入弹性都显著地大于1,表明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增长潜力;(3)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既会提高家庭外出旅游的概率,也会促进家庭旅游时的支出;(4)城市人口规模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5)妻子的受教育程度与就业状态对家庭旅游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要大于丈夫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