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2)
2023(2413)
2022(1885)
2021(2082)
2020(1593)
2019(3969)
2018(4114)
2017(5609)
2016(4352)
2015(4996)
2014(5292)
2013(4353)
2012(4044)
2011(3880)
2010(4100)
2009(3558)
2008(3356)
2007(2955)
2006(2709)
2005(2584)
作者
(8841)
(7233)
(7176)
(7034)
(4585)
(3535)
(3509)
(3030)
(2775)
(2720)
(2575)
(2392)
(2376)
(2363)
(2309)
(2260)
(2206)
(2205)
(2157)
(2122)
(2070)
(1863)
(1858)
(1724)
(1708)
(1668)
(1623)
(1554)
(1536)
(1522)
学科
教育(18316)
中国(8849)
理论(5421)
教学(5395)
(4908)
经济(4898)
(3840)
管理(3806)
(3309)
发展(3229)
(3187)
改革(3132)
(3106)
思想(3082)
高等(3019)
研究(3005)
政治(2918)
思想政治(2796)
政治教育(2796)
治教(2796)
德育(2774)
教育改革(2772)
学校(2513)
(2403)
学法(2391)
教学法(2391)
(2390)
计算(2240)
算机(2212)
计算机(2212)
机构
大学(52937)
学院(46450)
教育(26679)
研究(21908)
(18902)
师范(18868)
师范大学(16004)
(13485)
科学(11528)
(10833)
(10532)
职业(10422)
教育学(10373)
经济(10012)
北京(9910)
管理(9871)
研究所(9801)
中国(9512)
技术(9446)
(8419)
中心(8250)
理学(8213)
理学院(7971)
(7827)
教育学院(7648)
管理学(7559)
管理学院(7427)
职业技术(7101)
(6477)
研究院(6342)
基金
研究(27433)
项目(25960)
教育(22325)
科学(21880)
成果(15134)
基金(14890)
编号(14283)
社会(14172)
课题(13669)
社会科(13061)
社会科学(13059)
(12180)
(12136)
(11862)
国家(11571)
(10949)
规划(9672)
科学基金(8856)
(8810)
项目编号(8523)
研究成果(8269)
(8085)
(8074)
年度(7916)
教育部(7757)
重点(7679)
(7528)
(7498)
阶段(7480)
(7330)
期刊
教育(45266)
研究(27153)
中国(20578)
(11266)
经济(11266)
职业(10483)
技术(8002)
技术教育(6885)
职业技术(6885)
职业技术教育(6885)
高等(5070)
大学(5000)
(4907)
论坛(4907)
成人(4657)
成人教育(4657)
学报(4605)
高等教育(4526)
比较(4146)
(3979)
科学(3902)
(3715)
发展(3682)
(3682)
职教(3567)
(3483)
图书(3231)
管理(3204)
教研(2911)
高教(2911)
共检索到86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人格教育回潮是美国道德教育领域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这一现象暗示了美国道德教育领域的一些发展变化。本文从人格教育在美国回潮的标志、回潮原因、人格教育的主要思想等几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与分析,并对人格教育本身进行了简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谈炳和  樊富珉  
人格是一个词义丰富、使用广泛的词汇 ,澄清人格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十分必要。中西“人格”蕴涵着不同的文化特性 ,人们在分析、讨论和使用“人格”时应注意使用者的本意。人格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教改话题之一 ,研究人格及其教育对深化和拓展学校德育具有方向性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廷国  黎世光  
从教育目的历史变迁来看,教育逐步脱离了生活根基:古典教育遵循自然资格,例如财富和权势,因而沦为了资格化教育;近代教育迷失于知识分子制造的各种理想之中,由此深陷于竞争化教育境地。失去了生活根基,教育工具性日益增长,迷失了自身方向。追其根由,乃是"常人"观念在教育领域的误导。要回归本真教育,只有破除"常人"观念,从人格、尊重与决断这三位一体的要素来领会本真的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乃平  
加强军官学校学员的人格教育,是适应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变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对军事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与美国军官学校人格教育相比,我国军官学校学员人格素质教育与完成我军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要求尚存不小的差距。加强我国军官学校学员人格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志阳  
本文试图从凯恩斯陷阱内因来解析凯恩斯主义政策在中国部分失效的原因。文中描述了 1997年以来预期扰动的过程 ,论证了凯恩斯货币传导机制一步步失效的原因。研究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 ,兼顾事理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玲  
高校人格教育是培养具备健全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必经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成分。文章通过社会调查,发现高校在人格教育的地位、目标、内容及方式上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建议应完善高校人格教育系统,提升人格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真正成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  
在今天这个视觉文化盛行的时代,红色影视在高校人格教育中蕴蓄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为提升大学生的精神操守提供动力支持,为塑造大学生的坚韧品格提供信念支撑,为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提供源泉汲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建文  
健康人格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健康人格的基本属性观、健康人格的发展观和健康人格的教育观三个方面。健康人格是一种正常发挥的心理机能特性,其基本属性表现为和谐性、适应性、自主性和发展性四个方面。健康人格发展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早期生活经验为健康人格发展奠定基础;自主选择和目标建构为健康人格发展指引方向;社会适应是健康人格发展的根本途径;学习是健康人格发展的主要方式。健康人格教育观主要包括养成教育观、挫折教育观、激励教育观和自我教育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红芳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良好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健全人格的培养既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优化大学生人格教育应遵循一定原则,注重导向教育,加强责任感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创新人格,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亚楠  
2018年下半年以来,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部分以实体公司为载体的票据中介,借助银行做通道做转贴现业务,借助券商做通道做票据资管业务,不仅诱发金融乱象回潮,还有可能潜藏系统性票据案件隐患,亟待引起关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梦姗  江艳华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有能力,而且更要有健康的人格。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者必须承担起构建高职学生人格大厦的使命,高职院校有责任将人格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帮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高职院校要鼓励各学科教师主动承担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责任,不仅做到在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还要构建"全员育人"这一新的育人机制,以形成良好的全方位育人氛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雪峰  周兰珍  邹成效  
大力改革创新,使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新的突破,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工作的主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和履行好的责任。通过近五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要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必须寻找和搭建有效的载体,而针对学生实际组织和开展好人格教育,可以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社字  
人格不仅是"成人"的基础,而且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职业院校学生家庭弱势特征明显,极易导致人格障碍,因此职业院校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由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所决定,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格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建立以突出职业实践特征为核心的全方位的人格教育阵地,建立健全外在与内在、课程教育与文化渗透、个体教育与团体教育相结合的人格教育方式方法体系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从而提升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需要的新型高素质劳动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磊  王恩娟  
健全人格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人格。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更新教育理念,从知识本位转向人格本位,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经受陶冶,在现实生活中开展实践,在内化过程中进行自我修养,从而形成健全人格。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解小娟  
以西方哲学家、教育家和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哲学理论为依据,从人性的角度,针对学校教育现状和出现的问题,人格教育存在其必要性。通过对爱和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法律、法规对于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性的探讨,可以发现只有把爱的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完善人性、培养高素质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