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7)
- 2023(12307)
- 2022(9677)
- 2021(8639)
- 2020(7408)
- 2019(16404)
- 2018(16554)
- 2017(31138)
- 2016(17430)
- 2015(19596)
- 2014(19717)
- 2013(18894)
- 2012(17172)
- 2011(14990)
- 2010(15303)
- 2009(14505)
- 2008(14605)
- 2007(13582)
- 2006(12193)
- 2005(11365)
- 学科
- 业(80157)
- 企(74534)
- 企业(74534)
- 济(72081)
- 经济(71982)
- 管理(65250)
- 方法(28526)
- 业经(28165)
- 财(26306)
- 农(24678)
- 务(20336)
- 财务(20307)
- 财务管理(20287)
- 数学(20281)
- 数学方法(20108)
- 中国(19923)
- 企业财务(19277)
- 农业(17930)
- 技术(17323)
- 制(17190)
- 理论(17075)
- 体(15185)
- 策(14763)
- 划(13819)
- 和(13542)
- 学(12775)
- 企业经济(12288)
- 经营(12106)
- 体制(11772)
- 地方(11629)
- 机构
- 学院(251077)
- 大学(244325)
- 济(100807)
- 经济(98744)
- 管理(95074)
- 研究(84379)
- 理学(80505)
- 理学院(79714)
- 管理学(78395)
- 管理学院(77970)
- 中国(65471)
- 京(52612)
- 科学(51644)
- 农(49663)
- 财(49235)
- 所(44155)
- 江(41585)
- 研究所(39653)
- 农业(39427)
- 业大(38997)
- 财经(38081)
- 中心(37270)
- 经(34417)
- 北京(32849)
- 州(32147)
- 院(30985)
- 技术(30009)
- 范(29694)
- 经济学(29606)
- 师范(29217)
- 基金
- 项目(160142)
- 科学(125888)
- 研究(117145)
- 基金(114084)
- 家(100506)
- 国家(99534)
- 科学基金(85475)
- 社会(72791)
- 社会科(68786)
- 社会科学(68767)
- 省(65928)
- 基金项目(59511)
- 自然(55994)
- 自然科(54758)
- 自然科学(54738)
- 教育(54653)
- 划(54027)
- 自然科学基金(53817)
- 编号(47566)
- 资助(46536)
- 业(38607)
- 成果(38210)
- 创(36606)
- 重点(36527)
- 发(34937)
- 部(34452)
- 课题(34424)
- 创新(33251)
- 制(30258)
- 科研(30256)
- 期刊
- 济(121432)
- 经济(121432)
- 研究(74597)
- 中国(56188)
- 农(47247)
- 财(43305)
- 管理(43158)
- 学报(41575)
- 科学(37734)
- 农业(32289)
- 教育(31719)
- 大学(31570)
- 学学(30076)
- 技术(25552)
- 融(23548)
- 金融(23548)
- 业经(22066)
- 财经(19878)
- 业(19821)
- 经济研究(19075)
- 经(17329)
- 问题(15654)
- 技术经济(14237)
- 财会(12936)
- 现代(12694)
- 世界(12645)
- 版(12637)
- 贸(12393)
- 商业(11679)
- 科技(11640)
共检索到392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兴华
人格化的企业投资主体的培育和塑造程兴华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培育和重塑人格化的企业投资主体已成为当务之急。拥有能对市场价格信号、需求信息和经济参数作出灵敏反应的众多企业投资主体,是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曙光 王天雨
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现有国内外资产管理模式、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等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必要性,创新性地提出以人格化积极股东塑造为核心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构建模式,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详尽解析,对重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其下属成员公司三者之间新型委托—代理关系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曙光 王天雨
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现有国内外资产管理模式、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等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必要性,创新性地提出以人格化积极股东塑造为核心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构建模式,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详尽解析,对重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其下属成员公司三者之间新型委托—代理关系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新方 贾开芳
塑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道德主体朱新方贾开芳一、道德以及市场经济对道德的根本要求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调节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对道德这一概念...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肖坦
贯彻和实行"非人格化"管理,"公事归公事,交情归交情"地去处理日常工作事务,不是不要感情,不是不用感情,而恰恰相反,要真正实行"非人格化"管理,正需要人性化,需要人情味,需要非人格化的管理文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孟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峰 武秋北 刘菊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度集中的国家单一投资主体格局逐渐被打破 ,形成了包括中央、地方、企业和个人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但新的格局中最重要的投资主体依然是责、权、利不对称的政府机构。而非经济组织 ,导致原有的高度集中投资体制下的弊病难以真正克服 ,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及加入WTO后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解决投资体制中存在的诸多矛盾 ,建议 :重塑投资主体格局 ;培育风险与收益相对称的民间投资主体 ;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法律环境 ;拓宽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 ;加强对民间投资政策信息引导和服务。
关键词:
投资主体 民间投资 格局 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明福
为使企业真正成为投资主体,近期内应推出以下改革措施:一是按照投资的性质和使用方向,把投资划分为竞争性项目投资、基础性项目投资、公益性项目投资三大类,企业主要投资前二类;二是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包括推行项目业主责任制,规范项目融通资金的行为,建立科学和严格的投资决策责任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国莲
近年来,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碰撞,让很多人在选择中焦虑、彷徨。很多企业也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倾向。弘扬工匠精神,成为时代发展之必须。《匠心管理如何铸造工匠精神》是一本写给企业的,关于工匠精神培育与缔造的书,一本帮助企业进行匠心管理的书,不仅从理念角度讲述匠心内涵,而且着重于从管理者角度阐述如何进行匠心管理。本书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为管理者提供一些实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思路。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在于不把工作作为赚钱的手段,更在于树立一种执着求实、
关键词:
工匠精神 管理者 文化塑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敬琏
改革国有企业制度培育独立投资主体吴敬琏投资体制的重大缺陷,是计划经济缺乏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投资体制必须改革。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目前人们讨论得比较多的是如何建立以市场融资为主、政策融资为辅的投融资体制,本文将着重讨论问题的另一个侧面,即自主经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建武 张瑞芳
现代社会需要塑造大学生主体人格 ,诚信教育在人格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诚信教育通过确立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 ,发挥主体价值 ,从而塑造大学生主体人格 ,以保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诚信教育过程中 ,应着重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教育管理制度规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品良
在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文化建设中,审美已成为一个特殊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关系到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明显地影响着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与发展,更造就着富有较高精神追求和全面发展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重视研究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来月英高等院校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博士生、硕士生是高等学校培养的高层次的人才,将来在科研单位或高等院校作学术骨干、在企业或事业单位成为高级管理决策者的可能性很大,这些跨世纪...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林源
面对当前国内外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吸引力这种外在压力,企业应如何主动应对,加快培育和启动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落实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笔者建议要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塑“三结合”的创新机制 合理的组织形式是实施技术创新的重要保证。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鞍钢宪法”中,提出了企业在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时,应坚持走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