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1)
2023(5956)
2022(5331)
2021(5033)
2020(4635)
2019(11068)
2018(11080)
2017(21516)
2016(12358)
2015(14428)
2014(14808)
2013(14987)
2012(14078)
2011(12597)
2010(13002)
2009(12334)
2008(12966)
2007(12189)
2006(10549)
2005(9594)
作者
(37460)
(31354)
(31289)
(29969)
(20068)
(14990)
(14511)
(12391)
(11584)
(11302)
(10569)
(10546)
(10111)
(10096)
(9967)
(9883)
(9808)
(9365)
(9173)
(9159)
(7998)
(7826)
(7651)
(7297)
(7152)
(7081)
(7036)
(6976)
(6475)
(6393)
学科
(50012)
经济(49958)
管理(44797)
(39377)
(34155)
企业(34155)
方法(26651)
数学(22925)
数学方法(22733)
(17422)
(13006)
(11773)
财务(11741)
财务管理(11707)
中国(11328)
(11205)
企业财务(11041)
(10936)
业经(10086)
(9568)
贸易(9567)
(9280)
地方(9130)
(8948)
(8818)
银行(8789)
农业(8427)
理论(8326)
(8272)
(8158)
机构
大学(183528)
学院(181141)
(72786)
管理(72731)
经济(71007)
理学(60470)
理学院(59768)
管理学(58881)
研究(58509)
管理学院(58492)
中国(47183)
(39642)
科学(36884)
(36666)
(32979)
(31199)
(29439)
中心(28433)
研究所(28160)
业大(28109)
财经(27993)
农业(26309)
(25173)
北京(25113)
(23401)
(22814)
师范(22548)
经济学(21951)
财经大学(20625)
(20279)
基金
项目(112097)
科学(86170)
研究(80701)
基金(79546)
(69069)
国家(68488)
科学基金(57720)
社会(48629)
社会科(45987)
社会科学(45967)
(44105)
基金项目(42361)
自然(38099)
教育(37940)
(37315)
自然科(37153)
自然科学(37141)
自然科学基金(36482)
资助(33966)
编号(33897)
成果(28432)
(25387)
重点(25200)
(23504)
课题(23220)
(22805)
科研(22129)
创新(21368)
教育部(21363)
大学(21236)
期刊
(82513)
经济(82513)
研究(51316)
中国(36606)
(32392)
学报(29206)
(28453)
管理(27739)
科学(26105)
大学(21517)
学学(20071)
农业(18678)
教育(17928)
(17542)
金融(17542)
技术(16608)
财经(14148)
业经(12648)
(12549)
经济研究(12121)
(12114)
问题(11013)
技术经济(10199)
财会(10047)
图书(9653)
(9265)
理论(9265)
会计(9183)
统计(8931)
商业(8676)
共检索到276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牛雪筠,苗建中,殷桂芳  
本文进行了激励管理与人本性管理的比较。在概念上, 激励管理属于行为科学范畴, 人本性管理属于人性观的哲学范畴。在管理模式上, 激励管理属于理性化管理, 以寻找激励源、建立激励制度为着眼点, 由此形成的企业制度文化是专制的, 造就的是锱铢必计、思想狭隘的经济人。人本性管理属于人性化管理, 以培养人的能力并使其有效释放为着眼点, 形成的企业制度文化是开放民主的, 造就的是主体性强、富于自律和创造精神的自主人。由此得出, 人本性管理将是21 世纪管理的主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向华祥,杨玉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石贵舟  
文章从高校教师人本化管理思想出发,分析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性,指出了高校教师实行人本化管理的必要性,从建立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建构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多元的激励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人本化管理思想下的高校教师激励政策的方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士德  田金信  薛小龙  
文章依据高层管理团队激励的行为理论,确立高层管理团队激励的原则,从团队任务关联度和企业文化导向两个维度确定高层管理团队激励的选择方式,并提出高层管理团队激励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向祥华  吕昌会  
本文在简单介绍股票期权激励的相关概念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分析了在股票期权激励和传统激励方式中公司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并对激励效果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公司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对公司盈利的影响比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更直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不如传统激励方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正周  
一、激励的含义 1.激励的中文含义激励一词在中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如在《六韬·王翼》中"主扬威武,激励三军";在《英烈传》第十四回中"太祖又说:‘此举非独崇奖常将军,正以激励诸侯。’";《史记·洪睢传》中"欲以激励应侯"等句中的"激励"一词都是激发鼓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海珍  任荣明  
文章通过阐述国外盛行的信息疗法,分析了企业相关环境信息披露显著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财务业绩的传导机制,为企业改变环境行为提供市场激励,提出我国可以结合传统管制和信息疗法从声誉、财务和司法等方面激发企业环境意识,改善企业环境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晨宇  韩永春  魏冰  
文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高管的管理权力、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三者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1)股权激励要发挥正效应,取决于管理权力与大股东的控制权的权衡;(2)管理权力较大的情形下,管理权力与大股东的控制权的冲突可能更大,进而高管会更倾向于通过较大规模的并购,达到提高自己薪酬的机会主义目的,但公司绩效并未显著改善。同时,研究结果解释了股权激励效果出现负效应的现象,同时也验证了并购行为的有效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颖  赵佳佳  杨兆仁  
管理层会被许多不准确和默认的激励所影响,在大量的研究精力放于如何选择激发经理努力的机制、分配各种形式契约的效应以及在什么程度上这些可选择的行动是可以相互替代或是相互补充的问题时,通常强调内在激励的核心作用。本文从外在激励契约存在隐藏成本出发,认为对一个经理的平衡激励,可能比全方位的外在激励更加重要,进而对具体的内在激励因素进行了管理效应的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锐  
国外研究显示,薪酬激励并不必然减轻代理问题,有时会加剧代理问题。在我国,高管薪酬剧增因而日益受到各界关注。文章在国外关于管理层权力影响薪酬制定过程的文献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的形成和制约因素,并推论出我国管理层权力影响薪酬激励的具体表现。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尤谊  刘阳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CFO在公司中的治理效应逐渐凸显,本文以2012~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的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CEO与CFO的股权激励差异额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本文认为应提高CFO的管理地位,对CEO的权力形成牵制,从而减少盈余管理中的股权激励动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夏彬  
如何保护投资者权益是基金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而基金治理结构及其制度安排是实现对投资者权益保障的关键,因此也是基金业健康续发展的基础。在完善基金治理结构的过程中,难点是对基金管理人的激励激机制。本文对我国现行的基金管理人激励机制做了考察,指出现行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立超  
企业员工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会产生道德风险行为,道德风险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文章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理论,建立了防范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定性、定量地讨论了均衡状态下的最优博弈策略,并给出了基于最优博弈策略促使员工努力完成项目的激励契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天华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国企改革离不开管理者的努力,如何激励国企管理者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文章通过对国企管理者激励效果满意度进行分析,发现其激励过程中不满意因素,以期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企经济竞争力,提供有效对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康卫华  
机构性资产管理业已经成为现代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资产管理是一个委托代理的过程,塑造合宜的激励结构是资产所有人与资产经理之间的激励保持一致的根本。作为一个不断发展中的行业,机构性资产管理中激励结构的变化必然对其决策行为及市场结果产生效应,进而对金融市场有重大的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