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6)
- 2023(12856)
- 2022(10748)
- 2021(9826)
- 2020(7979)
- 2019(18003)
- 2018(17729)
- 2017(33922)
- 2016(18392)
- 2015(20450)
- 2014(20314)
- 2013(20289)
- 2012(19522)
- 2011(18239)
- 2010(18747)
- 2009(17578)
- 2008(17308)
- 2007(15575)
- 2006(14430)
- 2005(13395)
- 学科
- 济(98367)
- 经济(98265)
- 管理(48559)
- 业(46350)
- 企(33852)
- 企业(33852)
- 方法(32131)
- 中国(28891)
- 数学(28192)
- 数学方法(27992)
- 地方(25934)
- 农(24684)
- 业经(19927)
- 学(19706)
- 财(17902)
- 制(17202)
- 农业(16923)
- 贸(16895)
- 贸易(16881)
- 易(16307)
- 银(16056)
- 银行(16007)
- 地方经济(15963)
- 行(15574)
- 融(15508)
- 金融(15507)
- 环境(14743)
- 发(13916)
- 技术(12165)
- 和(12005)
- 机构
- 大学(282209)
- 学院(281531)
- 济(126536)
- 经济(124146)
- 研究(106549)
- 管理(100136)
- 理学(85067)
- 理学院(83976)
- 管理学(82628)
- 管理学院(82111)
- 中国(80656)
- 科学(64620)
- 京(60824)
- 财(57351)
- 所(56078)
- 农(53088)
- 研究所(50731)
- 中心(45851)
- 财经(45019)
- 江(43199)
- 业大(42548)
- 农业(41731)
- 经(40737)
- 经济学(40249)
- 北京(39312)
- 范(38358)
- 师范(37896)
- 院(37422)
- 经济学院(36062)
- 州(34370)
- 基金
- 项目(177169)
- 科学(138115)
- 基金(127733)
- 研究(126272)
- 家(113245)
- 国家(112256)
- 科学基金(93458)
- 社会(82856)
- 社会科(78542)
- 社会科学(78521)
- 省(69159)
- 基金项目(67326)
- 划(58858)
- 自然(58767)
- 自然科(57311)
- 自然科学(57288)
- 教育(56570)
- 自然科学基金(56257)
- 资助(51629)
- 编号(49115)
- 发(44357)
- 成果(40725)
- 重点(40602)
- 部(38922)
- 创(36474)
- 课题(35468)
- 发展(35233)
- 展(34686)
- 国家社会(34627)
- 创新(34316)
- 期刊
- 济(152053)
- 经济(152053)
- 研究(91400)
- 中国(58054)
- 农(49280)
- 学报(48115)
- 科学(43542)
- 财(40742)
- 管理(38350)
- 大学(35663)
- 学学(33899)
- 农业(33321)
- 融(30593)
- 金融(30593)
- 教育(28057)
- 经济研究(25798)
- 业经(24213)
- 财经(23444)
- 技术(22573)
- 问题(20546)
- 经(20320)
- 业(16869)
- 贸(16643)
- 技术经济(15325)
- 国际(14983)
- 商业(14584)
- 世界(14061)
- 版(13204)
- 统计(13016)
- 理论(12850)
共检索到442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华
本文论述了从古代到现阶段人本思想在我国的发展轨迹,曾经对我国人本经济思想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的是:管仲、孔子、墨翟、司马迁、陆贽、朱熹、毛泽东、邓小平。这些思想家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生产力状况都很不相同,但是他们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却是人类进步思想的闪现。正是这些思想家在不同条件下、从各个角度出发阐述的人本思想,才形成了当今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人本思想对当时以至于后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富民 人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忠
考察经济发展,视角可以是多方面的。人们既可以从总量变动方面,也可以从结构演变方面,或者从不同的发展内容及其动态关联上,对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进行多方位的把握。笔者认为,长期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的;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技术进步的过程,往往和长期、有效的技术引进过程相联系;经济发展的轨迹,从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思华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中社会需求与社会供给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及其相互协调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是这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更是这样。实现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及其相互协调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经济良性运行的基本标志,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模式的双重转换中经济运行模式转换的基本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虹 王建强 赵涛
"脱钩"理论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消耗总量在经济发展之初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一同增长,但是会在以后某个特定的阶段出现反向变化,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物质消耗下降的变动现象。文章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分析经济发展与我国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的变动关系,观察其是否存在"脱钩"与"复钩"现象,针对我国"复钩"态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殿廷 葛岳静
区域经济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存量和质量。东部沿海地区具有突出的经济优势,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及强度达到了空前水平,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指出,该地区资源供给及资源再生能力不足,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粗放和浪费,而且,伴随着经济增长也日益出现环境恶化的迹象。
关键词:
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 资源 环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寿春
经济效率思想是在我国“两个总路线”和“两个基本路线”的制定与实践中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影响经济效率思想发生如此嬗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在该问题上,有待破解的谜还很多,还有待逐步解决。
关键词:
经济效率 嬗变原因 历史作用 难题待破
[期刊] 改革
[作者]
温思美 张乐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村经济成就斐然,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其演进轨迹表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多层面的动态变迁和农村产业结构演进以及持续的农业科技进步,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以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现代农业,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及农民专业合作、促进金融与财政等制度的相容创新,加之以农民工流动为契机的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经济制度 经济总量 发展轨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芯 陆小莉
文章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组合测度方法设计为基础,从全国、南北、三大地区和省域共4个层面探究了1990—2019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并对接下来5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走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第一,绝对离差、泰尔指数与阿特金森指数的组合测度结果表明,全国和南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均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第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的区域分异特征明显,教育水平和生产资料对东部地区不平衡的调节作用最强,政府干预、生产资料、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效应最大,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到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的逆冲击效应最为显著;第三,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不仅存在很强的时间依赖特性,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演变特征,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2016—2024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存在“倒U”型变化趋势,这也证实了政府干预过度会扩大地区差异、生产资料流动性加强与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侯保疆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为适应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市场化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自发形成、指导探索和引导规范三个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原则、政府推动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依托两种组织发展、发展类型多样、发展领域不断延伸。
关键词:
农民 专业合作组织 合作社 协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高九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的发展经历了从单向的"道德人"到异化的"政治人",再到理性的"经济人",并逐步走向理想的"全面人"的演进轨迹。从中给我们以深刻启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人的发展的坚实基础;理性"经济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追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是推进我国人的发展事业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人的发展 理性“经济人” 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庆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建科 邓昭 许妍 李振福
文章选取沿海三大经济圈为研究区域,针对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引入"三轴图",对三大经济圈海洋产业结构及发展轨迹进行比较,并利用"偏离-份额"方法评价了三大经济圈海洋产业结构特征。最后,根据结构和竞争分量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对三大经济圈进行分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红胜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西方技术经济增长理论的科学内涵 ,对发展我国经济 ,培育技术创新主体 ,提高劳动者素质 ,构造技术创新环境 ,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技术经济 增长理论 发展 轨迹 借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晶
一、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始于2007年中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轰然倒塌,其风波波及全球,造成全球金融、股市动荡,特别是对美国的金融业造成了严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天健
历经70年的探索与前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道路。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总结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将关于城市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故事提升到理论层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回顾了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从经济总量、城市化、居民生活、就业、城市群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由此认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以下特征化事实:第一,持续的经济体制改革真正释放了城市经济增长潜力;第二,快速城市化和人力资本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城市群崛起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四,"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中国城市经济 历史轨迹 特征化事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