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6)
- 2023(14074)
- 2022(11516)
- 2021(10585)
- 2020(8695)
- 2019(19522)
- 2018(19120)
- 2017(36042)
- 2016(19645)
- 2015(22040)
- 2014(21831)
- 2013(21244)
- 2012(19324)
- 2011(17442)
- 2010(17348)
- 2009(16571)
- 2008(16336)
- 2007(14337)
- 2006(12741)
- 2005(11953)
- 学科
- 济(81581)
- 经济(81461)
- 管理(59505)
- 业(55857)
- 企(44885)
- 企业(44885)
- 方法(34020)
- 数学(29978)
- 数学方法(29763)
- 中国(25725)
- 财(24787)
- 农(22637)
- 制(20568)
- 贸(19176)
- 贸易(19166)
- 易(18812)
- 业经(18431)
- 融(15309)
- 金融(15307)
- 银(15155)
- 银行(15115)
- 务(14902)
- 财务(14870)
- 财务管理(14840)
- 农业(14770)
- 体(14581)
- 行(14456)
- 学(14439)
- 企业财务(14194)
- 环境(12694)
- 机构
- 大学(287294)
- 学院(282859)
- 济(127190)
- 经济(125024)
- 管理(104997)
- 研究(102266)
- 理学(90514)
- 理学院(89534)
- 管理学(88215)
- 管理学院(87698)
- 中国(79285)
- 京(60537)
- 财(60162)
- 科学(58419)
- 所(51280)
- 农(49719)
- 财经(47574)
- 研究所(46444)
- 中心(45097)
- 经(43591)
- 业大(42016)
- 经济学(41034)
- 江(40533)
- 农业(39169)
- 北京(38427)
- 经济学院(36997)
- 院(36615)
- 财经大学(35702)
- 范(34106)
- 师范(33656)
- 基金
- 项目(188333)
- 科学(149097)
- 基金(141028)
- 研究(134069)
- 家(125150)
- 国家(124180)
- 科学基金(105448)
- 社会(90210)
- 社会科(85741)
- 社会科学(85721)
- 基金项目(73942)
- 省(69070)
- 自然(67041)
- 自然科(65562)
- 自然科学(65538)
- 自然科学基金(64431)
- 教育(61204)
- 划(59950)
- 资助(57239)
- 编号(50402)
- 部(43533)
- 重点(42979)
- 成果(41599)
- 发(39716)
- 国家社会(39584)
- 创(39287)
- 制(38690)
- 教育部(37644)
- 创新(37039)
- 科研(36235)
- 期刊
- 济(137499)
- 经济(137499)
- 研究(87692)
- 中国(56975)
- 学报(47774)
- 财(47117)
- 农(45794)
- 科学(43055)
- 管理(40652)
- 大学(36775)
- 学学(34956)
- 农业(30787)
- 融(29354)
- 金融(29354)
- 教育(24951)
- 财经(24664)
- 经济研究(23914)
- 技术(22016)
- 经(21252)
- 业经(19793)
- 国际(19436)
- 贸(19387)
- 问题(19159)
- 业(17186)
- 世界(16144)
- 版(14043)
- 技术经济(13293)
- 科技(12717)
- 现代(12261)
- 业大(11858)
共检索到429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强之恒
投资仲裁制度的设计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澳大利亚政府的声明更将该协议的可适用性与合理性置于争议地位。尽管澳大利亚的立场确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但从国际法人本化的角度分析,投资仲裁机制从其缘起到发展都以"人本"作为重要的驱动力,却也正因在此领域内的逐渐迷失而受到质疑和挑战。以此为鉴,TPP谈判可能在未来追求投资争议解决目标与形式的多元化,在"人本化"的基础上,使得该机制更加注重东道国与投资者利益的平衡。而中国在今后的谈判中,应以实现多层次和具体化的制度设计为目标,针对不同的谈判对象设计不同的谈判策略,通过具体条款合理限制投资仲裁的适用范围,并避免平行诉讼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鹏 郭剑萍
美欧双方在TTIP谈判中对投资仲裁上诉机制总体持开放政策,在欧盟的积极推动下,TTIP上诉机制条款值得期待。在经历多次制度探索后,国际投资仲裁体系建立更为具体的上诉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2012年欧加CETA为TTIP谈判提供了制度借鉴,厘定上诉机制设计在时间、层级、程序和成本四个维度上的紧张关系,且昭示了与配套措施协同推进的必要性。综合欧美双方的经济立场、及其在国际投资仲裁体系的领导地位和TTIP谈判的政策取向,TTIP很有可能纳入设计合理的上诉机制条款并被其他国家借鉴,构成未来多边上诉机制的范本。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红 朱怡
合法性危机催生国际投资仲裁的改革。关于国际投资仲裁的改革方向正处在众说纷纭、观点对立、走向不明的状态,其中核心在于投资仲裁的"商事化"与"去商事化"之争。从应然层面看,国际投资仲裁的"商事化"是有争议的,商事仲裁理论在解决涉及一方为主权国家的投资争议时可能存在正当性与合法性问题。从实然层面看,借用且套用商事仲裁的ICSID投资仲裁机制大体上运行良好并且越来越多的商事仲裁机制采用商事仲裁规则管辖投资争议已然成为一种趋向。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投资仲裁的"商事化"均具有可取性,商事仲裁机制管辖投资争议应当被允许以及鼓励。"一带一路"趋势下,我国应当以业已出台投资者-东道国仲裁规则的商事仲裁机构为依托并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投资仲裁机制。
关键词:
ICSID 投资仲裁 商事化 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芳
投资者—国家仲裁机制中"投资"概念的界定大致有3种模式,即以资产为基础的模式、以企业为基础的模式以及混合模式。在适用这些模式的基础上,仲裁裁决解释了缔约国采用多种技术手段限制"投资"内涵的效力:与东道国的国内法相一致的规定仅指投资的有效性;缔约国领土境内的投资并不要求所有交易过程在缔约国境内完成;直接或间接、拥有或控制资产的表述可以保护小股东和间接持股股东的利益。中国现已兼具投资国和东道国的地位,有必要升级原有的以资产为基础的"投资"概念界定模式为混合模式,并相应地调整国际投资协定中"投资"的限制性解释。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嘉铭
我国与东盟就投资签订的相关条约时间较早,内容宽泛且与不同国家订立的双边投资协议差距较大,使得中国—东盟投资争端解决机制适用困难,特别是诉讼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而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仲裁作为替代性解决机制之一,在中国与东盟的投资争端解决中具有自主性、灵活性、中立性及高效性等优势,应当选择以仲裁为代表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作为最佳的路径。但仲裁机制也存在法律机制“碎片化”并缺乏协商机制,仲裁机制适用范围窄及执行困难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投资争端中仲裁机制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区域投资争端 仲裁 完善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蒙 冯光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对环境的危害也逐渐凸显,环境保护在近30年里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各国纷纷调整国内环境法规加强环境保护。这些国内管理措施不可避免地对跨国投资产生影响,并引起许多国际纠纷。近年来,涉及环境保护问题的国际投资仲裁案件逐步增多,这些案件对传统国际投资领域的法律适用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对这些案件的裁决,国际司法机构逐渐厘清了一些问题裁判和法律适用的边界。本文以国际法院最新的Pulp Mill案为例,从程序规则的角度,选取了管辖权的确定、准据法的选择和证据规则三个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上述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管辖权 准据法 证据规则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韬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作为我国第一部较全面调整仲裁关系的法律,已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它的颁布施行,为公正、及时地解决经济纠纷,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又一个法律保障。 《仲裁法》与我国以往曾有的一些有关仲裁的零散的法规、条例相比,更加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这突出地表现在它确立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利雅
仲裁因为"去政治性""私密性""自治性""效率性"等原因,成为投资争端最好的解决方式。自贸区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其不仅存在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而设立的特殊的仲裁制度,也拥有同其他区域相同的仲裁保护机制。区分自贸区投资争端的性质、投资主体的差异,充分利用内国法律、BIT、国际条约及区际制度安排的仲裁机制,研究其差异和制度特性,对吸引更多投资者并保障其利益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投资争端 私主体 ISDS 区际争端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李庆灵
为减少与包括WTO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内的其他涉税条约争端解决机制之间的冲突,特别是,避免原有的投资者与国家间投资仲裁机制对本国税收主权的过度限制,中国晚近缔结的国际投资协定引入了专门的税收仲裁机制。这一尝试值得期许。然而,该税收仲裁机制仍存在诸多的不足,这可能会削弱其应有的作用。对此,中国应参考有关国家的实践,作出相应的调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钟惠华
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完善及其对投资环境的影响钟惠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于1994年8月31日通过和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仲裁法》的制定和施行完善了我国仲裁制度,对投资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1.我国仲裁制度在改革开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潘月星 赵军
2015年10月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已达成基本协议,这将对国际贸易体系规则及中国主导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从TPP国际贸易规则发展演变历程与协议核心内容及机制特征来看,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将发生新的变化:其一,货物贸易与发达国家占优势的环境标准、劳工权益相联系;其二,服务贸易与投资保护将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核心和重点;其三,取消发展中国家区别对待原则的"市场自由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谢宝朝
2014年5月10~11日,"TPP谈判的新发展——地区影响与中国对策"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召开。这是国内首次举行关于TPP的国际专题研讨会。现将中外学者在本次会议上发表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天健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下,国际合作与贸易壁垒并存,国际税收争议日益增加。传统解决国际税收争议的相互协商程序逐渐暴露出不效率、纳税人参与程度低、并不能必然解决税收争议等缺陷。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国际税收争议的仲裁解决路径上。一方面,在旧有的国际投资仲裁中,涉税投资仲裁已经颇具规模;另一方面,在投资之外的领域,OECD、欧盟、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德国等主要贸易国家也在力推税收仲裁机制。在仲裁机制逐步创新发展与税收争议解决需求日益增长的共同作用下,国际税收争议的仲裁解决路径逐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就我国而言,通过近年的经济增长,以及"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政策推动,正逐渐从被投资国向投资国、从次要贸易国向国际主要贸易国转型。在此背景之下,仲裁是更能保护纳税人与我国"走出去"企业纠纷的解决方式,应在适当时机审慎推动国际税收仲裁在我国的适用,构筑与国际接轨的税收纠纷解决法律体系。
关键词:
国际税收纠纷 仲裁 转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天健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下,国际合作与贸易壁垒并存,国际税收争议日益增加。传统解决国际税收争议的相互协商程序逐渐暴露出不效率、纳税人参与程度低、并不能必然解决税收争议等缺陷。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国际税收争议的仲裁解决路径上。一方面,在旧有的国际投资仲裁中,涉税投资仲裁已经颇具规模;另一方面,在投资之外的领域,OECD、欧盟、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德国等主要贸易国家也在力推税收仲裁机制。在仲裁机制逐步创新发展与税收争议解决需求日益增长的共同作用下,国际税收争议的仲裁解决路径逐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就我
关键词:
国际税收纠纷 仲裁 转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姜跃春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从最初的4国发展到12个成员国,其发展趋势呈高端设计、美国主导和国际组织化趋势。日本正式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的主要考虑不仅仅是获得经济效益,而更多是从未来全球经济新秩序中日本的角色方面的考量。日本加入谈判不仅有利于美国重返亚太进程,也将对东亚地区合作框架选择造成一定影响。
关键词:
TPP 日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