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4)
2023(6431)
2022(5337)
2021(4693)
2020(3841)
2019(8702)
2018(8666)
2017(16174)
2016(8722)
2015(10055)
2014(10296)
2013(10231)
2012(10217)
2011(9768)
2010(10382)
2009(10058)
2008(10104)
2007(9479)
2006(9061)
2005(8326)
作者
(29335)
(24842)
(24645)
(23535)
(16105)
(11653)
(11039)
(9562)
(9438)
(9063)
(8991)
(8355)
(8315)
(8093)
(8047)
(7695)
(7256)
(7222)
(7182)
(6620)
(6589)
(6085)
(6060)
(5932)
(5676)
(5666)
(5505)
(5100)
(5003)
(4858)
学科
(65737)
经济(65679)
管理(25028)
方法(21311)
(20059)
(17430)
企业(17430)
数学(17095)
数学方法(16789)
地方(16056)
(15539)
中国(12867)
地方经济(12135)
业经(11854)
理论(10539)
(9708)
(8864)
(8851)
(8445)
(8360)
金融(8359)
经济学(8067)
环境(7762)
(7209)
(7154)
银行(7137)
(7094)
(6932)
(6859)
农业(6854)
机构
大学(159817)
学院(154887)
(72234)
经济(70822)
研究(58889)
管理(52570)
理学(44197)
理学院(43557)
中国(43086)
管理学(42603)
管理学院(42301)
科学(35108)
(34305)
(33020)
(30961)
研究所(27964)
财经(26275)
经济学(24552)
(24491)
中心(24008)
(23530)
(23525)
师范(23382)
北京(22125)
(21768)
经济学院(21517)
(20123)
(19258)
师范大学(19185)
财经大学(19156)
基金
项目(90308)
科学(71425)
基金(66637)
研究(65745)
(57919)
国家(57466)
科学基金(48367)
社会(44254)
社会科(41796)
社会科学(41779)
基金项目(33473)
(33422)
教育(30117)
自然(29251)
(28725)
自然科(28551)
自然科学(28540)
资助(28244)
自然科学基金(28017)
编号(24943)
成果(22887)
重点(21125)
(20450)
(20317)
国家社会(18908)
课题(18565)
教育部(17770)
(17334)
人文(16921)
大学(16904)
期刊
(92369)
经济(92369)
研究(55310)
中国(28551)
学报(25469)
(25370)
科学(23417)
管理(21927)
(20022)
大学(19386)
学学(18195)
教育(17130)
财经(15833)
经济研究(15331)
(13909)
(13376)
金融(13376)
技术(13208)
农业(13149)
问题(11974)
业经(10817)
统计(10052)
技术经济(9972)
(8865)
世界(8780)
(8150)
国际(7795)
决策(7711)
(7686)
经济问题(7399)
共检索到247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红红  
相对于以完全理性为基础、以静态均衡为核心的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而言,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强调,经济学是理性和价值、实证和批判相统一的科学,经济过程是动态的发现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均衡现象,资源创造而非资源配置是经济研究的核心;人不是一个独立于社会、只知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孤立的、原子式的理性经济人,而是有着明确社会需要的人。人本主义经济学是基于"知识"、"行为"而不是基于"完全理性"的非均衡经济学,因而,制度的、有机的、历史的和非均衡的研究是其方法论特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红红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大厦的建构基石,主流经济学的价值标准皆源于此,一切以效率为导向,以竞争为手段。效率导向的经济政策会导致如下后果:将效率最大化等同于福利最大化,经济增长等同于福利的增长;过分强调竞争的作用,忽视竞争的社会成本;出现经济的整合与社会的分裂。主流经济学所提倡的价值标准实质上是以经济人的需求为中心,造成对物质需求的不断膨胀。而人本主义经济理论认为,价值标准与需要有关,而且人的需要与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价值前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钟怀宇  
以亚当.斯密思想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的物本主义经济增长虽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速物质财富创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要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社会与环境问题,就必须在经济增长的指导思想方面作根本性的转变,使物本主义的经济增长向人本主义的经济增长转变。而要完成这种转变,必须从人本主义角度对传统经济增长的价值取向、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资源配置优化等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人本主义经济增长在路径选择上仍然是市场经济方式,但这种市场经济更注重公平与和谐。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傅耀  刘红红  
人本主义经济学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步入歧途后的逻辑必然。它将人的需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以马斯洛的需要层序论作为其理论基础,试图提出一个包含理论和政策的新的经济学框架。人本主义经济学摒弃了主流经济学的实证主义分析方法,公开宣称经济学离不开价值判断,重新回到古典经济学家很早以前提出的、已经被现代经济学遗忘的人文关怀层面。人本主义经济学关注人的发展和需要,关注人类的当下生存状态,而不是对金钱和财富的要求。由于人本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内容庞杂,导致其理论存在着逻辑困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国  刘美娟  
时代呼唤以人民为中心、强国富民、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为导向的人本主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时代人本主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充分借鉴MPS核算体系的合理之处,综合考虑个人家庭与国家利益,统筹兼顾短期和长期利益,充分认识到财富的不可加总性和非独立性,强调社会产品和劳务的供求平衡度、进出口平衡度、国家财政以及企业和家庭的收支平衡度,强调教育、研究与开发在新时代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可考虑设置国强指数、社会生产力、物质幸福指数、精神幸福指数四大账户。这要求中国新时代的国民经济核算需要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人本主义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价值,马克思毕生的追求都在探索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途径。一般地,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人本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对两大社会问题的关注:一是社会分配,二是人性发展。马克思认为,人性的异化是资本主义中极端不公正之社会分配下的必然结果,因而要克服人性的异化,也需要从社会再分配入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健  
文章在剖析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挖掘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对人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诉求,尝试提出人本主义和政治经济学融合的研究方向,重视经济活动的多维效果和拓展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巍  赵保国  齐华宁  
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思想主要定位于经济福利,但往往是通过诸如物质产出的总量及成本收益等指标来衡量经济福利,而按新经济的福利经济学观点,仅有经济福利,而缺乏社会福利,总的福利水平仍然可能不高。新经济是人本主义的经济,是更人性的经济。因此,以人本主义思想重新界定经济的内涵,并以人的精神财富为根本目标,以探索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为核心内容,从而形成更具创新意义的人本经济学思想。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瑞龙  
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研究范式的演变经济学是特别讲究逻辑的,观点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观点背后的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大家谈了很多,但是理论背后的基本逻辑是什么?它的方法论是什么?我认为搞清楚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承认,在过去40年里,我们的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尽管我们大家都很努力,但理论的进展还不够。过去40年经济学研究范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苏联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在中国非常流行。我们当时读大学的时候,学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富强  
在自由放任政策的指导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财富获得了急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它并没有促进绝大多数人的福利提高,反而造成了大量的贫困问题。为此,西斯蒙第对这种自由放任政策及其理论进行批判,并重新把经济学的研究转换到提高人的福利这一途径上来:一方面,他把消费提到首要地位,强调生产是为了消费;另一方面,他把收入分配或分配问题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正因为西斯蒙第关心人的最终幸福,把政治经济学重新纳入伦理学的大框架下,从而成为人本主义经济学的先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胜荣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一桥大学教授伊丹敬之所提出的《人本主义企业体制》理论,是在对日本式经营深入研究基础上,系统地分析日本式经营,提出的一种企业体制新理论。本文拟从三方面来介绍这一理论。一,什么是人本主义企业体制;二,人本主义企业体制的内容;三,人本主义企业体制的问题。并在行文中对人本主义企业体制作一些简要评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经纬  姬云飞  
作为上世纪西方教育的重要管理原则,人本主义同时也是后现代的多元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我们在高等教育管理中也重视人本主义理念的建设,用以更有效地指导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以便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党冬丽  陈立鹏  
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人本主义理念是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人本主义理念下的教师管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管理效率。本文在分析人本管理理念内涵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教师管理人本思想应用需求,重点阐释了高校教师管理中贯彻人本思想的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施九青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与资本主义时期提出的人本主义,二者具有共同性:都具有"二重性"。一方面,都承认人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二者又具有不同的社会关系内容。虽然在本质上,二者都把百姓的作用看作是维护自身存在和保持统治地位的工具。二者兼也存在区别:前者体现的是人身依赖关系,后者表现的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的独立性的增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虽然也表现出对人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的确认,但在社会关系的内容上则与它们有根本区别:这里的"人"是有具体社会规定性的人民,提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柴盈  曾云敏  
传统的公共经济学所依赖的博弈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一系列非现实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它无法解释现实也无法给公共政策提供充足的依据。本年度诺贝尔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突破了纯粹理论推演的研究方法,强调理论模型的现实性和可试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使用者自筹资金合约的博弈论分析框架,她的研究大大推动了博弈论分析方法的发展,丰富了制度分析理论,并对公共政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