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53)
- 2023(4544)
- 2022(3795)
- 2021(3319)
- 2020(2676)
- 2019(5988)
- 2018(5907)
- 2017(10964)
- 2016(5748)
- 2015(6622)
- 2014(6792)
- 2013(6741)
- 2012(6756)
- 2011(6632)
- 2010(6838)
- 2009(6501)
- 2008(6197)
- 2007(5679)
- 2006(5421)
- 2005(5021)
- 学科
- 济(50455)
- 经济(50425)
- 地方(14676)
- 管理(14331)
- 方法(12608)
- 学(12012)
- 地方经济(11569)
- 数学(10650)
- 数学方法(10587)
- 业(10231)
- 中国(9760)
- 企(8368)
- 企业(8368)
- 业经(7969)
- 经济学(6620)
- 农(6100)
- 和(5860)
- 环境(5808)
- 理论(5641)
- 融(5607)
- 金融(5607)
- 教育(5605)
- 财(5174)
- 发(5158)
- 制(5063)
- 体(4824)
- 产业(4816)
- 策(4481)
- 农业(4460)
- 资源(4447)
- 机构
- 大学(98799)
- 学院(95677)
- 济(50582)
- 经济(49709)
- 研究(38496)
- 管理(32324)
- 中国(27684)
- 理学(27094)
- 理学院(26705)
- 管理学(26291)
- 管理学院(26087)
- 财(21437)
- 科学(21152)
- 京(20379)
- 所(19609)
- 研究所(17535)
- 经济学(17378)
- 财经(16988)
- 江(15792)
- 中心(15723)
- 经(15342)
- 经济学院(15195)
- 范(14769)
- 师范(14692)
- 北京(13426)
- 院(13053)
- 财经大学(12450)
- 师范大学(12093)
- 科学院(11714)
- 农(11624)
- 基金
- 项目(55299)
- 科学(43521)
- 研究(41967)
- 基金(40242)
- 家(34119)
- 国家(33843)
- 社会(29256)
- 科学基金(28467)
- 社会科(27560)
- 社会科学(27551)
- 省(20590)
- 基金项目(20366)
- 教育(19100)
- 划(16912)
- 资助(16596)
- 编号(16081)
- 自然(16015)
- 自然科(15583)
- 自然科学(15579)
- 自然科学基金(15302)
- 成果(14459)
- 发(13326)
- 重点(12614)
- 部(12564)
- 济(12447)
- 经济(12335)
- 国家社会(12324)
- 课题(11539)
- 发展(11387)
- 教育部(11299)
共检索到160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富强
在自由放任政策的指导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财富获得了急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它并没有促进绝大多数人的福利提高,反而造成了大量的贫困问题。为此,西斯蒙第对这种自由放任政策及其理论进行批判,并重新把经济学的研究转换到提高人的福利这一途径上来:一方面,他把消费提到首要地位,强调生产是为了消费;另一方面,他把收入分配或分配问题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正因为西斯蒙第关心人的最终幸福,把政治经济学重新纳入伦理学的大框架下,从而成为人本主义经济学的先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健
文章在剖析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挖掘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对人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诉求,尝试提出人本主义和政治经济学融合的研究方向,重视经济活动的多维效果和拓展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关键词:
人本主义 政治经济学 科学发展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巍 赵保国 齐华宁
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思想主要定位于经济福利,但往往是通过诸如物质产出的总量及成本收益等指标来衡量经济福利,而按新经济的福利经济学观点,仅有经济福利,而缺乏社会福利,总的福利水平仍然可能不高。新经济是人本主义的经济,是更人性的经济。因此,以人本主义思想重新界定经济的内涵,并以人的精神财富为根本目标,以探索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为核心内容,从而形成更具创新意义的人本经济学思想。
关键词:
人本主义 经济学 效用 稀缺性 生命成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红红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大厦的建构基石,主流经济学的价值标准皆源于此,一切以效率为导向,以竞争为手段。效率导向的经济政策会导致如下后果:将效率最大化等同于福利最大化,经济增长等同于福利的增长;过分强调竞争的作用,忽视竞争的社会成本;出现经济的整合与社会的分裂。主流经济学所提倡的价值标准实质上是以经济人的需求为中心,造成对物质需求的不断膨胀。而人本主义经济理论认为,价值标准与需要有关,而且人的需要与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价值前提。
关键词:
人本主义经济理论 主流经济学 价值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人本主义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价值,马克思毕生的追求都在探索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途径。一般地,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人本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对两大社会问题的关注:一是社会分配,二是人性发展。马克思认为,人性的异化是资本主义中极端不公正之社会分配下的必然结果,因而要克服人性的异化,也需要从社会再分配入手。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傅耀 刘红红
人本主义经济学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步入歧途后的逻辑必然。它将人的需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以马斯洛的需要层序论作为其理论基础,试图提出一个包含理论和政策的新的经济学框架。人本主义经济学摒弃了主流经济学的实证主义分析方法,公开宣称经济学离不开价值判断,重新回到古典经济学家很早以前提出的、已经被现代经济学遗忘的人文关怀层面。人本主义经济学关注人的发展和需要,关注人类的当下生存状态,而不是对金钱和财富的要求。由于人本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内容庞杂,导致其理论存在着逻辑困境。
关键词:
理论内涵 逻辑困境 人本主义经济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波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支撑,人本经济学在中国的构建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为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创新,本文拟从儒家传统经济思想中寻找新的思路,因而对照现代经济学体系,对儒家早期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经济思想进行了重新梳理,认为儒家为了解决经济学上的稀缺问题,采用了与现代经济学不同的人本主义路径,并由此产生了以国家为研究中心的人本经济学体系,其理论核心是颇具自由主义风范的"国退民进"思想。儒家特有的研究范式启示我们,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秩序观的形成是构建中国人本经济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秩序 国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钟怀宇
以亚当.斯密思想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的物本主义经济增长虽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速物质财富创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要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社会与环境问题,就必须在经济增长的指导思想方面作根本性的转变,使物本主义的经济增长向人本主义的经济增长转变。而要完成这种转变,必须从人本主义角度对传统经济增长的价值取向、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资源配置优化等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人本主义经济增长在路径选择上仍然是市场经济方式,但这种市场经济更注重公平与和谐。
关键词:
物本主义 人本主义 经济增长 公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施九青
"人的发展经济学"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人的发展经济学",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其理论基础尚有待确立。当务之急,是把人的发展问题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规定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是一个议论颇多的领域。本文拟对近期理论界有关马克思人本思想、人本主义及其中国解读、人本经济学的提法和内容进行分析。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故新
作为西方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位人本主义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提出了消费决定生产的经济伦理思想。他从保护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不是财富这一基本观点,突出强调人需要满足的价值,主张社会生产的价值在于满足人的消费需要,而且是丰富多彩的消费需要;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要,就必须使人们的收入增长和社会的经济增长相协调,使穷人和富人的收入同步增长。西斯蒙第消费决定生产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
西斯蒙第 消费 生产 经济伦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红红
相对于以完全理性为基础、以静态均衡为核心的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而言,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强调,经济学是理性和价值、实证和批判相统一的科学,经济过程是动态的发现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均衡现象,资源创造而非资源配置是经济研究的核心;人不是一个独立于社会、只知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孤立的、原子式的理性经济人,而是有着明确社会需要的人。人本主义经济学是基于"知识"、"行为"而不是基于"完全理性"的非均衡经济学,因而,制度的、有机的、历史的和非均衡的研究是其方法论特征。
关键词:
人本主义经济理论 非均衡经济学 方法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忠 徐苗
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西斯蒙第和凯恩斯处于十分特殊的地位。他们既是古典经济学的继承者,又对古典经济学的根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危机问题的研究方面,他们有许多相近之处又各具特色。对二人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危机理论发展演进的轨迹,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加深对当代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思考。
关键词:
西斯蒙第 凯恩斯 经济危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国 刘美娟
时代呼唤以人民为中心、强国富民、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为导向的人本主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时代人本主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充分借鉴MPS核算体系的合理之处,综合考虑个人家庭与国家利益,统筹兼顾短期和长期利益,充分认识到财富的不可加总性和非独立性,强调社会产品和劳务的供求平衡度、进出口平衡度、国家财政以及企业和家庭的收支平衡度,强调教育、研究与开发在新时代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可考虑设置国强指数、社会生产力、物质幸福指数、精神幸福指数四大账户。这要求中国新时代的国民经济核算需要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晓钦 尹兴
由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学会、美国麻省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经济学系、社会和行为科学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6届论坛于2011年5月27-29日在美国麻省大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勇 宋金芳
经过最近30多年的发展,语言经济学在国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经过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学家的努力、借鉴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分别在语言与收入的关系、语言与经济发展、语言的动态发展及语言政策方面形成了一些理论观点,并对宏观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