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9)
2023(9047)
2022(7544)
2021(6767)
2020(5501)
2019(12338)
2018(12287)
2017(22907)
2016(12513)
2015(14250)
2014(14326)
2013(14407)
2012(14022)
2011(13197)
2010(13659)
2009(12726)
2008(12868)
2007(11633)
2006(11009)
2005(10642)
作者
(38243)
(31533)
(31504)
(30355)
(20458)
(15133)
(14593)
(12305)
(12237)
(11664)
(10974)
(10934)
(10427)
(10357)
(10041)
(9748)
(9476)
(9389)
(9321)
(9302)
(8574)
(7982)
(7661)
(7509)
(7394)
(7228)
(7166)
(7144)
(6568)
(6288)
学科
(56788)
经济(56727)
管理(34132)
(30788)
(23496)
企业(23496)
中国(20884)
地方(19012)
(17006)
(16542)
方法(14277)
业经(13873)
(12348)
(11469)
农业(11385)
数学(11197)
(11175)
银行(11155)
数学方法(11048)
(10950)
(10685)
金融(10685)
(10667)
图书(10568)
地方经济(10236)
书馆(10027)
图书馆(10027)
(9577)
理论(9062)
(8968)
机构
大学(185981)
学院(182614)
(72277)
经济(70447)
研究(68799)
管理(64345)
中国(53116)
理学(52162)
理学院(51448)
管理学(50601)
管理学院(50201)
科学(41876)
(41619)
(36279)
(35636)
(32434)
研究所(31738)
中心(31413)
(31323)
(29788)
师范(29521)
北京(27505)
(26985)
财经(26778)
业大(25047)
(24542)
(23957)
农业(23820)
(23559)
师范大学(23323)
基金
项目(109843)
科学(84574)
研究(84567)
基金(75540)
(65201)
国家(64544)
科学基金(53895)
社会(52596)
社会科(49637)
社会科学(49629)
(43791)
基金项目(38620)
教育(37897)
编号(36837)
(36391)
成果(33687)
自然(31698)
自然科(30869)
自然科学(30860)
资助(30763)
自然科学基金(30295)
(29374)
课题(25471)
重点(24993)
发展(23795)
(23393)
(23195)
项目编号(23033)
(21853)
(21519)
期刊
(94585)
经济(94585)
研究(62021)
中国(44930)
学报(31418)
图书(31309)
(30123)
(28192)
教育(27272)
科学(25456)
书馆(25270)
图书馆(25270)
管理(24857)
大学(23568)
(21568)
金融(21568)
农业(19985)
学学(19819)
业经(16383)
技术(15501)
经济研究(15069)
财经(13954)
问题(12312)
(12311)
论坛(12311)
(12116)
(10269)
(9349)
情报(9237)
(8603)
共检索到318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丁清英  
传统图书馆"重藏轻用"的价值观及从商化的歧途走向,暴露出了其不成熟性和过渡性的存在弊端,而将这种弊端推向极致的引擎,则来自于公民对自身图书馆权利强烈的诉求意愿和要求;发展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核心定位,为更新传统图书馆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俊贵  
文章以公共图书馆转变服务发展方式为内容,从转变的基础、环境、目标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冬阳  
志愿服务与公共图书馆事业高度契合。借助志愿服务能够进一步丰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有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益。树立正确对待志愿服务的观念并建立规范的机制有助于公共图书馆系统地发展志愿服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何燕  
分析公共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并结合实例讨论公共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前景,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欣毅  
以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的公布与实施为契机,提出构建现阶段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即"朝向公共信息文化共同体的公共图书馆发展观"和"新公共图书馆学"。站在民族文化振兴战略、西部社会信息化战略的高度,指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解决好免费开放与公共图书馆事业转变发展方式、服务体系的制度设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这三大发展战略目标的衔接、整合。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高峰  
文章从学科发展、哲学研究现状、学科认知范式、图书馆生存价值以及从传统到现代的图书馆理想理念等方面对图书馆学近十年发展进行了思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连庆  
本文运用法哲学的价值分析方法对图书馆权利的概念、存在形态与构成等进行分析,主张以权利的正当性、普适性为图书馆权利理论体系的原点;从权利主体、权利内容、权利客体以及相对义务人四个方面讨论图书馆权利的构成及实现。指出图书馆权利的主体应是全体公民,在同一法律关系中,图书馆权利与图书馆组织及馆员的权利应视为基本权利与派生权利。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于良芝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十七大上进一步确立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众多非协调性——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与生产力水平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之间的非协调性、市场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秦俭  
以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及独特的运作规律为理论支点 ,正视图书馆在世纪交替中的经济文化处境及行业风气 ,提出图书馆改革发展与形象塑造的关键就在于重新审视与确立面向 2 1世纪的图书馆价值观 ;并具体分析论述了图书馆价值的独特表现、评判标准与正确取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永福  
通过对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过程中,图书馆资产配置内容及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借鉴发达地区图书馆资产管理经验,求真务实,转变观念,探索新思路,创新资产管理方法。同时,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资产管理,构建管理新模式,健全资产管理机构,推行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科学管理与提高资产效益相结合,促进图书馆事业的新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丽萍  
公共图书馆为百姓提供书籍阅读服务,丰富群众精神活动,提升民众素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评估,但不合理的评估,会延缓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评价并完善公共图书馆的评估体系,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为公共图书馆的评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勋昶  
两类经济发展观不是从真理观、人类利益统一性或自然观的角度的区分,而是从价值观、人类利益对立性或社会观的角度的区分。物本经济发展观以物类增值为本,主张经济个人主义和片面的人类幸福,将人类仅仅当作手段。人本经济发展观以人类增值为本,主张经济人类主义和全面的人类幸福,将人类当作目的。两类经济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方向、方针、方式和方法上存在基本区别,同时在理论渊源和理论内容上存在基本联系,因此,在实行人本经济发展观时,既要划清其与物本经济发展观的界限,又要扬弃物本经济发展观。在现代,已经出现人本经济发展观逐步取代物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趋势,同时人本经济发展观自身也应不断完善。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陈立华  
对主体的关注是后现代图书馆学方法论思考的重要内容。后现代图书馆学针对理性主体哲学的弊端,通过对现代社会主体与客体对立关系的反思与批判,解构了现代图书馆学主体性,消解了主体。后现代图书馆学在颠覆和解构主体后,没有回避主体缺失带来的种种问题,"破"是为了"立",实施合理的主体性原则是后现代图书馆克服片面发展,实现图书馆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汪洋  
文章在区分“世界意义”公共图书馆精神和“中国意义”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当代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呼唤“中国意义”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即中国公共图书馆精神,其当代哲学内涵是,具有科学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平民化精神。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翟羽佳  
哲学治疗是哲学史上的重要课题。图书馆学自形成理论以来,一直借助抽象思维认识与把握关于图书馆活动的本质规律和内部联系,并与哲学有着深厚渊源。从20世纪30年代的哲学思想逐渐渗透,到50年代方法论意义上与80年代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基础探求,再到90年代"图书馆哲学"概念的提出,无一不是图书馆界将哲学视作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根本的体现。传统图书馆学的哲学基础在方法论,这导致图书馆学一直是主客体的思维方式,同时当代图书馆学的研究又被现象描述层面的技术传统覆盖,因而在发展中出现了两种"病":理论描述的空洞和信息技术的强势。图书馆学应在与当代哲学的对话中,拒斥空洞概念,警惕工具理性,把握哲学的转向,实现学科超越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