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5)
2023(3357)
2022(2751)
2021(2959)
2020(2291)
2019(5309)
2018(5491)
2017(8256)
2016(5981)
2015(6959)
2014(7283)
2013(6343)
2012(6083)
2011(5663)
2010(6018)
2009(5388)
2008(5498)
2007(5294)
2006(4904)
2005(4545)
作者
(14826)
(12408)
(12118)
(11843)
(7830)
(6042)
(5779)
(4967)
(4718)
(4680)
(4357)
(4025)
(3971)
(3916)
(3909)
(3861)
(3831)
(3774)
(3619)
(3597)
(3421)
(3126)
(3124)
(2975)
(2843)
(2838)
(2762)
(2675)
(2639)
(2612)
学科
教育(19151)
(11929)
经济(11908)
中国(10800)
管理(10693)
(8193)
理论(7572)
(7115)
企业(7115)
教学(6624)
(6618)
方法(4895)
(4104)
发展(3816)
(3747)
(3739)
(3692)
数学(3624)
研究(3537)
思想(3530)
数学方法(3439)
政治(3398)
(3348)
改革(3198)
(3185)
思想政治(3175)
政治教育(3175)
治教(3175)
技术(3152)
德育(3144)
机构
大学(79890)
学院(73857)
研究(29560)
教育(27581)
(22012)
师范(21899)
(19541)
管理(19083)
师范大学(18169)
(17901)
科学(17868)
经济(17038)
中国(16307)
理学(15668)
理学院(15309)
(15221)
管理学(14662)
管理学院(14488)
(13705)
研究所(13630)
北京(13525)
技术(13260)
职业(12676)
中心(12443)
(10798)
教育学(10664)
(10464)
(10229)
(9981)
业大(8967)
基金
项目(41190)
研究(37179)
科学(32976)
教育(26556)
基金(25360)
(21352)
国家(20971)
社会(19552)
成果(18833)
编号(18296)
社会科(17999)
社会科学(17995)
(17208)
(16943)
科学基金(16675)
课题(16359)
(14499)
基金项目(12003)
规划(11477)
项目编号(11035)
资助(10936)
重点(10857)
(10828)
(10559)
(10467)
研究成果(10134)
教育部(9922)
自然(9473)
(9453)
(9429)
期刊
教育(47371)
研究(33558)
中国(27804)
(23491)
经济(23491)
学报(11955)
职业(11256)
技术(10963)
大学(10351)
科学(9854)
(9416)
(8463)
学学(7847)
管理(7531)
技术教育(7309)
职业技术(7309)
职业技术教育(7309)
农业(6508)
(5784)
论坛(5784)
高等(5415)
图书(5316)
(5136)
成人(5117)
成人教育(5117)
高等教育(4780)
(4459)
金融(4459)
财经(4209)
发展(4154)
共检索到131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啸  
道德教育是关于生命尊严与幸福的言说与实践。这表明了道德教育是自由的领域。由此出发,从权利的视角把握道德教育,有助于捍卫人的尊严与幸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权利的内涵非常丰富,它确定了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要求的正当性质与合理界限,突出了个人尊严。权利视野中的道德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即在价值论上把人作为最高目的,在社会与个体关系上真正尊重个体权利,在内容上关注人权与正义主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亚鹏  李继利  刘志远  宋欣泽  
神经法学是认知神经科学与法学联姻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手段研究法律相关的心理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脑科学与法学的结合,必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人类道德与不道德、守法与违法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神经法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违法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防御途径,而且对道德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因此,未来的道德教育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神经法学的相关成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唐汉卫  
后现代道德教育从各个角度向现代道德教育的统一性、整体性、权威性和理性化挑战,给人们展现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批判的、平等和对话的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新面貌。在道德教育的目标上,它瓦解了现代性的完人理想和标准化的人格追求;在教育内容上,它强调去中心化,关注那些边缘性的道德主题;在教育方式上,更主张“对话式”的教育方式;在师生关系上,它提倡主体间性。但后现代的道德教育观是松散和凌乱的,并不是一个严谨的体系,其内容歧义丛生、相互矛盾甚至是对立的,因此,对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应冷静对待,全盘吸收和简单的排斥都是错误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正伟  
道德教育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主题。学科课程改革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有德目主义、渗透式和跨学科三种模式,其内容包括民族传统价值观教育、普适性价值观教育和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观教育。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学科课程中实施道德教育要选择适切性的实践模式、珍视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的价值,并且要在全球化视野内进行定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鲁宁  
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论指的是发生在道德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正当的道德行为选择却同时产生善与恶两种自相矛盾的结果的特殊情况。与道德教育中的其他悖论现象相比较,道德悖论是一种结果式悖论,并且道德悖论中善与恶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共时性存在的自相矛盾。就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论产生的原因而言,道德规则本身具有的"二律背反"特征是道德悖论产生的首要原因,而学生道德智慧的缺失和道德教育中人性向善假设的被利用则是道德悖论产生的另外两个主要原因。由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论产生的原因可知,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论问题并不可以完全消除,而只能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来降低道德悖论发生的概率或者降低道德悖论带来的危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鲁洁  
自我超越是人的生存本性。生活意义的超越是自我超越的基本涵义。自我超越的可能存在于人的两重化结构之中。引导人的自我超越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我可能是什么"是教育要促使人永远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良心的召回是当代教育所面对的历史重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鲁洁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人走出唯理性世界困境的普遍追寻,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同样如此。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基本事实,其基本属性是实践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是生活世界道德的主要特征。“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要走进方方面面的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的学习应当是生活的、实践的,而不能简单归结为知识的、思想的;道德教育要培养的是不断去生成新的道德世界,并不断自我超越的生成性的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晓静  朱小蔓  
道德是有理性相伴随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理性认知与选择的基础上,我们正是对人、物、事及其关系有所认知才形成特定的态度和情感,并采取相应的行为。知识是道德理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校道德教育要以知识教学为基础。通过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知识的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必然选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嘉祺  
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当事人"情境与"旁观者"情境的交叉与混淆给道德教育带来很多困惑,明确它们不同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教育情境和生活情境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有效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虚拟情境中的"不在场"与"不真实"向道德教育发出了警示,虚拟情境下的道德教育只是一种假设,它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只是一种可能;虚拟情境与生活情境的关联是有效道德教育的前提。旁观者情境是个体道德学习和道德意识对象化的主要情境,对个体道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唐汉卫  
本文旨在对道德教育中的悖论或类似于悖论性质的矛盾进行阐释 ,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道德教育本质的理解 ,并揭示这些悖论对道德教育应有的启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德胜  
人权教育研究的展开,首先要面对的是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人权与道德有共同的人性基础,人权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权利,人权具有道德性;与道德意味着走出自我、走向他人不同,人权突出权利和对个人的保护,将义务留给他者,尤其是国家。人权教育是道德的教育,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形态。但与道德教育侧重义务不同,人权教育突出个人基本权利;国家对人权的尊重是真正的人权教育,而道德教育则主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友爱与公正中。人权教育与道德教育可以相得益彰、互为阈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邱吉福  高绍福  
现行会计职业道德的沦丧较大部分是由于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引起的,其中,会计学历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缺失尤为严重,因此,文章确立了会计学历教育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并针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学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叶飞  
现代生活和现代教育在强化人的主体意识与自由个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削弱个体与他者、个体与共同体的紧密联结,加剧了学校教育中的竞争性个人主义、占有式学习方式,从而导致了孤独化、分裂化的"个体人"的产生。显然,"个体人"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形态,而具有公共理性精神以及公共德性品质的"公共人"才是民主法治社会所需。因此,道德教育有必要承担起培育"公共人"的教育使命,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同时,推动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基于此,道德教育应开展公共理性的教育、公共价值的教育、公共精神的教育以及公共行动的教育,对人作为一种"公共存在"做出教育回应,实现"公共人"的培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启和  
通过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道德的思考,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在分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以创建"绿色大学"为契机,利用课堂载体、网络载体、社区载体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