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06)
- 2023(4708)
- 2022(3035)
- 2021(2389)
- 2020(1649)
- 2019(3417)
- 2018(3533)
- 2017(6147)
- 2016(3520)
- 2015(4294)
- 2014(4380)
- 2013(4236)
- 2012(4325)
- 2011(4221)
- 2010(4196)
- 2009(4010)
- 2008(4199)
- 2007(4011)
- 2006(3873)
- 2005(3639)
- 学科
- 济(16631)
- 经济(16612)
- 管理(11831)
- 图书(10468)
- 书馆(9957)
- 图书馆(9957)
- 业经(9125)
- 业(8439)
- 信息(7760)
- 产业(7727)
- 总论(7486)
- 企(7443)
- 企业(7443)
- 信息产业(7430)
- 工作(6556)
- 中国(5988)
- 学(5730)
- 方法(4052)
- 读者(3898)
- 农(3701)
- 化(3528)
- 和(3345)
- 银(3188)
- 银行(3182)
- 财(3161)
- 行(3136)
- 理论(3072)
- 融(2998)
- 金融(2998)
- 数学(2978)
- 机构
- 大学(63093)
- 学院(57295)
- 图书(20777)
- 管理(20755)
- 书馆(20286)
- 图书馆(20283)
- 研究(18219)
- 济(17420)
- 经济(16764)
- 理学(16587)
- 理学院(16324)
- 管理学(15867)
- 管理学院(15709)
- 中国(14471)
- 京(13908)
- 科学(12427)
- 范(10701)
- 师范(10592)
- 江(10400)
- 州(9614)
- 所(9248)
- 中心(9170)
- 大学图书馆(9077)
- 农(8986)
- 财(8920)
- 北京(8804)
- 研究所(8283)
- 师范大学(8219)
- 业大(7983)
- 信息(7590)
- 基金
- 项目(35243)
- 研究(27352)
- 科学(26441)
- 基金(24019)
- 家(20707)
- 国家(20510)
- 科学基金(17201)
- 社会(16906)
- 社会科(15991)
- 社会科学(15985)
- 编号(13847)
- 成果(13601)
- 省(13137)
- 基金项目(11742)
- 教育(11205)
- 划(10748)
- 项目编号(9968)
- 一(9872)
- 自然(9163)
- 资助(9058)
- 自然科(8983)
- 自然科学(8981)
- 自然科学基金(8796)
- 研究成果(8234)
- 国家社会(7537)
- 课题(7349)
- 重点(7098)
- 发(7057)
- 年(6933)
- 之一(6789)
共检索到104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数字图书馆的兴起有着深刻的人文社会背景。数字图书馆创造了人们平等、自由地获取知识信息的条件,提供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激发了图书馆人的创造精神,这些都是其人文精神的体现。数字图书馆建设要以人文精神为导向。参考文献1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周琼 胡礼忠
"数字人文"这个新兴的学术领域给人文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为信息时代图书馆服务带来巨大挑战。随着"数字人文"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员应把握契机,发挥自身技术与服务优势,系统开展资源建设,注重数据库建设与应用,运用新技术完善知识服务。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图书馆员 资源建设 知识服务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并思
数字图书馆的研发大大地改变了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的走向。从理论图书馆学角度看 ,数字图书馆研发具有重大意义 ,它有可能创造一种全新的图书馆形态 ,坚定了图书馆人寻求新发展的信心。数字图书馆为理论图书馆学带来了生机
关键词:
理论图书馆学 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事业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建华 崔轲娃
在强调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今天,开展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能够有效地改变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开发现代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效能。本文从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员自我职业生涯开发管理和作为组织的图书馆职业开发管理的内容、意义以及实施过程。
关键词:
图书馆员 职业生涯开发 职业生涯管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商晓帆
本文强调了尊重读者权利和保障图书馆员权益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在图书馆的服务过程中既要强化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也要体现对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人文关怀,只有解决好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的人文关怀问题,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才能全面体现。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图书馆 读者权利 图书馆员权益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娜
数字人文的兴起为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通过文献调研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资源提供者、内容策展人、学科联络员、课程辅导员、咨询顾问与研究空间提供者是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的6大角色;文化冲突、数字内容保存与知识产权是面临的主要问题;培训几乎不足、馆员的倡议缺乏支持与缺少激励机制是现实挑战;招聘数字人文馆员、开展嵌入式知识服务与创建馆内数字人文中心是图书馆的理性选择,并探讨了图书馆在数字人文中的角色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涂湘波
古籍文献数字化的人文意义,在于它关系到敬畏图书馆制度、维护图书馆权利、对弱势群体关怀及坚持图书馆职业精神等诸多方面。古籍文献数字化体现了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图书馆人文精神需要信息技术支撑;信息技术要发展,应更加关注人文因素。古籍文献数字化要克服技术至上思想,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储流杰
文章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了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图书馆的深刻内涵、文化归属、文化功能以及图书馆对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作用 ,还从图书馆的发展的视角考察了文化对其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认为始终传播和发展人类先进文化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奕
文章对图书馆与数字人文交叉领域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旨在探讨图书馆为数字人文研究和相关工作提供支持的方式。目前图书馆主要从资源建设、学术研究和教学参与等方面参与数字人文研究和相关工作。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科研支持 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贺晨芝 张磊
众包模式与数字人文研究的结合在促进数字人文研究深化和突破的同时,也起到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作用,营造了大众和数字人文研究机构的双赢局面,成为数字人文研究的发展趋势。上海图书馆近年来致力于将众包理念应用于各数字人文项目。文章以上海图书馆各众包项目为例,从建设需求、用户对象、众包形态等方面介绍数字人文众包项目建设理念;基于系统/平台使用现状,为众包在图书馆数字人文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图书馆 数字人文 众包 上海图书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本军 聂华
数字人文是图书馆可实践的一个新方向。正确认识数字人文的内涵、面临的障碍与认知误区等是实践的基础,文章在梳理数字人文的内涵、外延的同时,提出图书馆可以在"数字人文专题信息服务""数字人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跨学科桥梁建设""数字人文项目孵化器建设"等方面展开实践。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介绍了该馆在打造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交流平台和孵化北京大学数字人文项目方面的实践。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静 郑建明
从知识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知识生态学的表现,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知识生态体系中知识主体、知识客体、知识环境各要素的特性。通过组成要素的分析,提出了适合基于知识生态的数字图书馆发展策略,为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知识生态 数字图书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欧阳剑 彭松林 李臻
[目的/意义]数据是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和核心之一,图书馆人文数据组织与重构不但能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拓展图书馆人文数据服务,可极大地促进数字人文科学的发展,也是图书馆知识型专业服务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供更高层次领域的服务。[方法/过程]分析数字人文研究中的人文数据特点及人文学者研究对人文数据的需求,认为图书馆需从人文数据的完整性、可计算性、可用性及重用性、可发现以及获得性等角度出发进行人文数据组织与重构。[结果/结论]要克服人文数据碎片化带来的零散、不系统的弊病,必须采用数据复原与重构的方式恢复或重建人文数据所蕴含的知识之间的联系,采用数据化、数据融合、数据关联及发布等手段,最终实现知识单元的精细粒度化、知识组织的语义化、知识呈现的可视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邱源 程跃
文章从建构主义交互同化视野论述智慧图书馆的要素叠加特征的实质,构建智慧图书馆结构模型;从建构主义认知图式理论出发,分析传统图书馆的“自我建构”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建构”模式,在此基础上搭建激活用户潜能的智慧图书馆创新模型;从建构主义的双轮建构的理念出发,探讨智慧图书馆虚实交互的愿景、用户画像的外显与内隐技术的开发、机器人“软”“硬”兼备的功能设计。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建构主义 交互同化 认知图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许建业
通过对中国大众文化发展历程及其特征的阐述,分析了当代中国公共图书馆所处的大众文化环境与社会期望,初步探讨了新世纪中国公共图书馆与大众文化发展的关系和拟采取的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