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9)
- 2023(11828)
- 2022(9673)
- 2021(8904)
- 2020(7459)
- 2019(17293)
- 2018(17510)
- 2017(31344)
- 2016(18987)
- 2015(22160)
- 2014(22851)
- 2013(21531)
- 2012(19898)
- 2011(18073)
- 2010(18610)
- 2009(16690)
- 2008(16847)
- 2007(15751)
- 2006(13873)
- 2005(12765)
- 学科
- 济(67428)
- 经济(67368)
- 管理(44734)
- 业(42459)
- 企(32547)
- 企业(32547)
- 方法(29654)
- 数学(25820)
- 中国(25817)
- 数学方法(25521)
- 教育(23395)
- 农(22111)
- 学(17027)
- 财(17012)
- 理论(16550)
- 业经(15639)
- 农业(14562)
- 地方(14488)
- 制(13012)
- 教学(12958)
- 贸(12262)
- 贸易(12257)
- 易(11862)
- 发(11385)
- 技术(10437)
- 银(10358)
- 银行(10307)
- 和(10269)
- 务(10159)
- 财务(10127)
- 机构
- 大学(265591)
- 学院(264032)
- 济(95508)
- 研究(93284)
- 经济(92977)
- 管理(88740)
- 理学(75394)
- 理学院(74338)
- 管理学(72636)
- 管理学院(72115)
- 中国(63575)
- 科学(58929)
- 京(58718)
- 农(49613)
- 所(48914)
- 范(45643)
- 师范(45231)
- 财(44798)
- 江(44598)
- 研究所(44329)
- 中心(42049)
- 业大(41259)
- 教育(39202)
- 农业(39090)
- 北京(37621)
- 师范大学(36331)
- 技术(36293)
- 财经(35208)
- 州(34986)
- 院(33069)
- 基金
- 项目(166915)
- 科学(129264)
- 研究(128553)
- 基金(113019)
- 家(98386)
- 国家(97381)
- 科学基金(80918)
- 社会(75321)
- 社会科(70876)
- 社会科学(70848)
- 省(69792)
- 教育(68414)
- 划(59509)
- 基金项目(59156)
- 编号(57260)
- 自然(50373)
- 成果(49409)
- 自然科(49142)
- 自然科学(49126)
- 自然科学基金(48248)
- 资助(46022)
- 课题(43524)
- 重点(39670)
- 发(37792)
- 部(37562)
- 年(35802)
- 创(34678)
- 项目编号(33396)
- 性(33201)
- 规划(32519)
- 期刊
- 济(108870)
- 经济(108870)
- 研究(85338)
- 教育(68125)
- 中国(66353)
- 农(45308)
- 学报(44671)
- 科学(37638)
- 财(36565)
- 大学(33906)
- 管理(30439)
- 农业(30409)
- 学学(30119)
- 技术(29662)
- 融(20597)
- 金融(20597)
- 职业(19667)
- 业经(18671)
- 财经(17454)
- 业(16937)
- 经济研究(16898)
- 经(15153)
- 图书(15102)
- 问题(14860)
- 坛(13867)
- 论坛(13867)
- 版(13818)
- 技术教育(13148)
- 职业技术(13148)
- 职业技术教育(13148)
共检索到409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吉鸿 杨彦
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渗透到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心理素质、人文精神。针对高职学生特点,从构建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关键方面出发,提出有特色、有实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路径,不断增强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和服务社会贡献力,从而有效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职业化人才 培养方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荣生 眭国荣 李慧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对理工高校的时代要求。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理工高校 创新人才培养 人文素质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理连
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涵,其中思想品德子系统、文化修养子系统、职业技能子系统以及身心健康子系统是高职素质教育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同时提出"五个基于"是人本论视角下高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天津职业大学通过素质教育实现知识、技能与素质相互融合;素质教育实现系统化设计与运行;素质教育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有效推进了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发展。
关键词:
高职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协同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象华
高职院校主要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但基于某些主观和客观原因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等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才培养的规律应遵循专业技能与品德教育双管齐下,才符合社会对人才德才兼备的要求,逻辑上也应把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平衡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但现实中天平总是偏向前者。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教师在此背景下就有必要进行新颖的教学尝试,找寻符合培养高职人才人文素质要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课 人才培养 人文素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大成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起来,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内高校开展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深度、广度、体制机制上还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不断推进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天罡
本文在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现存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阐述了素质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改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职人才素质教育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如同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推进遇到困难一样,高校的素质教育进展及其效果亦不容乐观。推而不进及效果不佳的原因除了高校对素质教育未予真正重视外,另就是不少高校走进了素质教育的误区:在教育理念上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或通识教育,人为导致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在教育措施上把素质教育简单化,等同于开设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刁凤琴 喻芒清
“财富源于人力资源” 的21世纪正带着诱人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是不可回避的主旋律。高校作为未来人才的摇篮,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当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营造一个全新的素质教育大环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华 李静 韩胜难
文化素质教育在整个高职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关系着职业人才的道德素质,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各高校要提高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力推行文化素质教育。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文化素质教育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努力探索文化素质教育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实效方法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职业人才 培养 实效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梦兰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章主要从在教学内容上采取"专题式"教学,在教学设计上注重"立体式"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开放式"教学三个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教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友娣
新的世纪对会计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会计人才在知识面、业务功底及能力上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表率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素质教育 会计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家伦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具体、明确地提出要坚持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指导我国的科技工作,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自主创新,主体是企业,关键在人才。现代大学具有三方面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建华
一、素质教育的发展及特点素质教育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离不开教育,因此首先要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余善云
文章较为深刻地剖析了当前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要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从而建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课程结构模式,建立适应远程开放教育需要的教与学模式,建立能全面反映学生成绩的质量评价模式等。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素质教育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针对应试教育等弊端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概念,揭示了教育的真谛,从而得以从一种流行的教育理念成为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教育行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