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1)
- 2023(17011)
- 2022(14992)
- 2021(14108)
- 2020(12006)
- 2019(27688)
- 2018(27700)
- 2017(52856)
- 2016(29480)
- 2015(33322)
- 2014(33704)
- 2013(33383)
- 2012(30865)
- 2011(27879)
- 2010(27983)
- 2009(25642)
- 2008(25368)
- 2007(22785)
- 2006(19718)
- 2005(17070)
- 学科
- 济(113375)
- 经济(113174)
- 管理(82007)
- 业(77635)
- 企(64033)
- 企业(64033)
- 方法(54492)
- 数学(46403)
- 数学方法(45898)
- 农(32588)
- 财(29782)
- 中国(29774)
- 学(27640)
- 业经(25686)
- 地方(24248)
- 贸(21678)
- 贸易(21669)
- 农业(21630)
- 易(20982)
- 理论(20831)
- 制(20390)
- 和(19647)
- 务(19027)
- 财务(18946)
- 财务管理(18897)
- 企业财务(17750)
- 环境(17700)
- 技术(17534)
- 银(16245)
- 银行(16159)
- 机构
- 大学(420397)
- 学院(419873)
- 管理(161135)
- 济(158005)
- 经济(154225)
- 理学(139741)
- 研究(139506)
- 理学院(138063)
- 管理学(135437)
- 管理学院(134697)
- 中国(102338)
- 科学(93147)
- 京(90011)
- 农(79184)
- 所(72743)
- 财(72197)
- 业大(69927)
- 研究所(66649)
- 中心(64323)
- 江(63095)
- 农业(62789)
- 财经(58116)
- 北京(56448)
- 范(56330)
- 师范(55658)
- 经(52506)
- 州(51221)
- 院(49905)
- 技术(46885)
- 经济学(46575)
- 基金
- 项目(287375)
- 科学(221462)
- 研究(204361)
- 基金(203997)
- 家(180252)
- 国家(178680)
- 科学基金(150705)
- 社会(124930)
- 社会科(117479)
- 社会科学(117440)
- 省(114948)
- 基金项目(109854)
- 自然(100934)
- 自然科(98479)
- 自然科学(98446)
- 划(96792)
- 自然科学基金(96646)
- 教育(94530)
- 编号(84994)
- 资助(83715)
- 成果(68608)
- 重点(64665)
- 部(61698)
- 发(61000)
- 创(59177)
- 课题(58666)
- 科研(55763)
- 创新(55191)
- 计划(54455)
- 大学(53090)
- 期刊
- 济(172741)
- 经济(172741)
- 研究(117965)
- 中国(79969)
- 学报(76861)
- 农(71412)
- 科学(66278)
- 财(56385)
- 大学(55827)
- 管理(54861)
- 学学(52478)
- 农业(48546)
- 教育(48321)
- 技术(36035)
- 融(31695)
- 金融(31695)
- 业经(29863)
- 财经(27437)
- 经济研究(26922)
- 业(25281)
- 图书(23994)
- 经(23371)
- 问题(23099)
- 版(22439)
- 科技(21633)
- 技术经济(20148)
- 业大(19904)
- 理论(19537)
- 商业(19305)
- 资源(19133)
共检索到604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曾粤亮 郑汉 杨思洛
学术影响历来是评价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但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受关注。作为重要的学科门类,人文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通常被认为是无形的和间接的,因此,选择合适的社会影响评价指标更具挑战性,需要进一步探索。为了探究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指标,本研究采集了研究人员提交给英国影响评估机构REF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卓越研究框架)的1617个已产生社会影响的人文科学研究成果案例,通过主题建模识别社会影响主题,以RCF (Research Contribution Framework,研究贡献框架)为基础进行指标映射,开发出适用于评估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社会影响的指标框架,并结合典型案例对指标进行溯因分析。该框架在RCF原有指标基础上扩展增加了3个新指标,即“传播范围的变化”“现时性效益”和“前瞻性效益”,以更全面地反映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特点,为我国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社会影响评估机制的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全娥
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目标的细化与操作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是科学性、操作性与关联性,评价指标构成要素包括创新程度、完备程度、价值含量(包括学术价值含量与社会价值含量)与研究投入四个方面,其中前三项是成果质量评价指标,只有结合研究投入进行综合分值合成,才是对研究成果的最终价值评价。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成果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日臻活跃和繁荣。但是,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相比,人们总觉得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怎么明显。这不仅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范式产生疑问,而且影响到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当然,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分析地看,不能一概而论。我们既要承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也要正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地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洁琴 冯婷婷
[目的/意义]学术图书是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的学术产出形式,结合现有研究基础,从多维角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的有益探索。[方法/过程]文章从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个维度,选取图书被引、图书馆藏、学者影响力、书评、微信微博数据、网上书城评论等指标,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的图书进行实证分析,利用CNKI、读秀、WorldCat、微信、当当网、豆瓣等平台获取传统计量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数据,运用CRITIC赋权法、TOPSIS综合评价法对269本图书进行影响力评价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未来应该加大图书在不同渠道的宣传力度,加速相关数据平台建设,探索更加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华,刘建一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珏
历年来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对政府的决策、规划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及科技管理等起了较大的推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软科学对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三大核心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但现有软科学研究机构由于结构体制上的依附性等一系列弊端,与改革开放步伐、市场经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缺乏面向各级领导和全社会提供研究和咨询服务的压力和动力。形势逼人,软科学研究必需迅速改变现状、转换体制,建立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的新的运行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推广应用软科学研究成果,并大力推进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促进咨询业的发展,重整软科学研究队伍,保证软科学研究质量,将我国软科学研究提高到国际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逸安
一、对软科学研究的认识应该强调对软科学研究作用的认识,现在各级仍有一些决策者只重视硬科学、硬技术,而轻视对于宏观重大问题研究的软科学,认为软科学是"虚"、是"空"、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显然,这种认识对软科学发展是很不利的。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仅是指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应用于生产,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指科学技术作为综合的知识体系和思维工具,能帮助我们从宏观上观察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人文科学,无论是较之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最悠久、最重要、最具引领作用的科学。无论从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教育的实际与理论,教育的使命与功能,还是教育学自身,都说明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以人为出发点,又以关于人的哲学为理论基础,并归结到人自身的发展,这就是教育学,这也正是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之缘由所在。
关键词:
教育 教育学 人文科学 人的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满忠坤
学科归属问题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关乎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合理性,规约着学科构建的有效性。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划分学科类型的根本依据,确证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厘清教育学学科归属的前提和依据。教育学不仅不应归为社会科学,而且归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提法也不妥当。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精神世界"和"意义世界"是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它规约了教育学是基于理解和认同的人文科学属性。确证教育学的人文科学归属,旨在强调教育研究的价值涉入和"主体赋予性",有助于警醒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命题。回答该问题的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而且回答方式对教育学的建设思路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从历史上看,教育学学科属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它由传统的人文科学逐渐转向社会科学。而在20世纪中叶之后,教育学出现了向综合科学方向发展的态势。这说明教育学既具有人文科学的禀赋,也具有社会科学的倾向,而目下则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面对教育功利化趋向,教育必须回归其自身,教育应成为价值主体而不能单纯地作为工具出现。其中,教育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是教育学必须时刻观照的一个目标,而作为综合科学的教育学更有利于教育学学科的自身发展。
关键词:
教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综合科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丽华
本文是笔者在法国参加的一项关于人文科学图书的社会调查的初步报告。这项社会调查以人文科学图书与读者的关系为内容,目的在于了解人文科学图书的购买者的社会特征以及他们评价人文科学图书的标准。调查对人文科学图书的出版出路提出了建设性的见解。
关键词:
人文科学图书,读者,作者,社会调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茜 谭宗颖 钱力
[目的 /意义]梳理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评价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评估体系的建立,优化科学研究管理政策实施效果。[方法 /过程]基于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和CNKI数据库收录的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文献,从影响力评估关键知识骨干角度梳理其评价范式、理论模型、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结果 /结论]当前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评价范式分为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两种,核心理论模型有多维评估模型、SIAMPI模型、收益评估模型、沟通模型、逻辑模型5种,主要从产生条件和结果体系两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评估应坚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亮
美籍土壤保持学家罗德民和德籍林学家芬次尔是民国时期来华工作的西方科学家中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都曾在德国学习林学,都先后两次来华,都在大学任教并在政府部门兼任职务,都为中国相关省份的农林事业发展提出过规划,也曾为促进中国和各自国家的人员、科学交流作出过贡献。他们都充分利用中国的地理环境开启了各自研究林学和土壤侵蚀的事业,也和中国政界、学术界人士有不同程度的交往。通过分析他们来华的背景、与政界及学界的关系、个人性格及社会影响等问题,可以展现这一人群在华开展工作以及适应中国社会的过程。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魏宏森 刘长洪
本文对信息高速公路产生的历史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论述,从中提出软科学在信息时代应该考虑的重大课题和研究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章俊梅 阮观梅 聂映玉
我国重视并积极发展交叉学科,但交叉科学研究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而已有研究中缺乏对有关影响因素及其之间作用关系的探讨。为此,通过文献梳理和专家调研,从个人、交叉特征、组织、研究团队、资助、绩效评价等6个维度,提取出影响交叉科学研究成果的23个因素,基于决策实验室-解释结构模型(DEMATEL-ISM)方法,分别通过中心度、原因度和4个层级划分,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交叉科学研究成果重要性和创新性评价标准、评审专家选择是直接影响因素;多元化的合作关系和模式、研究机构的组织方式、成果/贡献认定是重要中间影响因素;个人知识技能、个人性格与科研风格、研究问题的重要性是根本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从重视直接影响因素、落实中间影响因素作用发挥、增强根本影响因素作用力等方面,为促进我国交叉科学研究成果产出提供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