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7)
2022(37)
2021(44)
2020(31)
2019(70)
2018(65)
2017(67)
2016(64)
2015(85)
2014(107)
2013(88)
2012(102)
2011(100)
2010(124)
2009(111)
2008(84)
2007(106)
2006(101)
2005(85)
2004(67)
作者
(177)
(174)
(151)
(139)
(93)
(84)
(67)
(66)
(65)
(62)
(61)
(52)
(49)
(48)
(45)
(45)
(45)
(43)
(41)
(40)
(40)
(39)
(39)
(38)
(38)
(35)
(35)
(34)
(34)
(33)
学科
教育(653)
中国(228)
理论(204)
(170)
研究(157)
高等(150)
教学(138)
教育学(129)
思想(121)
政治(118)
思想政治(114)
政治教育(114)
治教(114)
德育(113)
(108)
高等教育(98)
改革(95)
管理(95)
学法(93)
教学法(93)
(91)
发展(89)
科学(88)
学理(81)
学理论(81)
(77)
学校(75)
教育改革(75)
教育科(67)
科学研究(67)
机构
大学(1079)
学院(839)
教育(644)
研究(468)
(468)
师范(467)
师范大学(398)
科学(352)
(303)
北京(226)
(219)
教育学(213)
研究所(203)
职业(200)
(186)
技术(182)
中国(173)
管理(156)
教育科(150)
教育科学(148)
中心(145)
(144)
(143)
教育学院(143)
(132)
职业技术(131)
理学(126)
学学(121)
京师(118)
研究院(117)
基金
研究(470)
项目(423)
教育(379)
科学(374)
成果(316)
编号(274)
课题(234)
基金(210)
社会(207)
(198)
社会科(198)
社会科学(198)
(195)
(189)
项目编号(184)
研究成果(174)
(163)
(160)
国家(157)
规划(157)
科学基金(135)
人文(131)
(130)
(126)
(119)
年度(117)
(117)
(116)
阶段(116)
教育科(115)
期刊
教育(1264)
研究(803)
中国(544)
高等(225)
高等教育(213)
职业(197)
技术(145)
教研(137)
高教(137)
技术教育(135)
职业技术(135)
职业技术教育(135)
大学(121)
图书(115)
(115)
经济(115)
全球(111)
展望(111)
教育展(111)
(108)
论坛(108)
成人(92)
成人教育(92)
(90)
发展(84)
(84)
学报(77)
书馆(75)
图书馆(75)
科学(75)
共检索到1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斌  
一、卓雅的"和谐教育"观教育专家们认为"和谐教育",应该包括两个指数:一是满足社会进步需要的和谐发展;二是满足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需要的和谐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人文科学,无论是较之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最悠久、最重要、最具引领作用的科学。无论从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教育的实际与理论,教育的使命与功能,还是教育学自身,都说明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以人为出发点,又以关于人的哲学为理论基础,并归结到人自身的发展,这就是教育学,这也正是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之缘由所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满忠坤  
学科归属问题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关乎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合理性,规约着学科构建的有效性。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划分学科类型的根本依据,确证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厘清教育学学科归属的前提和依据。教育学不仅不应归为社会科学,而且归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提法也不妥当。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精神世界"和"意义世界"是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它规约了教育学是基于理解和认同的人文科学属性。确证教育学的人文科学归属,旨在强调教育研究的价值涉入和"主体赋予性",有助于警醒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命题。回答该问题的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而且回答方式对教育学的建设思路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从历史上看,教育学学科属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它由传统的人文科学逐渐转向社会科学。而在20世纪中叶之后,教育学出现了向综合科学方向发展的态势。这说明教育学既具有人文科学的禀赋,也具有社会科学的倾向,而目下则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面对教育功利化趋向,教育必须回归其自身,教育应成为价值主体而不能单纯地作为工具出现。其中,教育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是教育学必须时刻观照的一个目标,而作为综合科学的教育学更有利于教育学学科的自身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廷宪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以人文精神培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具备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精神品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他人关系之和谐的认识与实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新成  赵慧清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其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依存的,是一个和谐整体。建立和谐生存世界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是自然界生命价值的承担者与呵护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主体。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运用于现代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就是要在图书馆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精神,提供人性化服务,为读者创造一个亲切、温馨、宽松、和谐的读书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善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指引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立足于中国农村实际情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协调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着力实现全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弘扬人文精神的主要阵地之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顾文选  孙玉文  
归纳概括构建和谐城市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并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和仕勇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是纳西先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近千年来以相濡以沫,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市井生活,以“常民生活空间”的完整性而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城镇。自丽江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古城因其秀美的自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天才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阶段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新目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是前提和关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万里  
通过对兰州市1-3版总体规划的总结,从兰州城市轴线由短变长、由直变曲、由"死"变"活",使城市变大、变美、变特中探索未来兰州城市空间演变趋势及动力机制。深入把握市委市政府"把兰州建设成西部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总体部署,提出了编制适合于兰州好中求快的发展需要,具备可操作性和权威性的兰州新版总体规划的初步构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如  刘海峰  
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认为,构建和谐校园,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其次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和管理水平,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第三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第四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生态化校园,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铁城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和新特点,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始终坚持正确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郝昭成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自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在总局党组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科学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国际税收理论研究,探索研究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