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24)
- 2023(19105)
- 2022(16536)
- 2021(15491)
- 2020(13144)
- 2019(30424)
- 2018(29891)
- 2017(56813)
- 2016(31035)
- 2015(35407)
- 2014(35162)
- 2013(34938)
- 2012(32246)
- 2011(29085)
- 2010(29059)
- 2009(26917)
- 2008(26529)
- 2007(23386)
- 2006(20173)
- 2005(17777)
- 学科
- 济(129402)
- 经济(129188)
- 管理(86786)
- 业(81690)
- 企(67105)
- 企业(67105)
- 方法(61784)
- 数学(53652)
- 数学方法(52990)
- 中国(35304)
- 农(34181)
- 财(32100)
- 学(28919)
- 业经(27689)
- 地方(25997)
- 贸(24432)
- 贸易(24423)
- 易(23705)
- 农业(22643)
- 制(22183)
- 和(21015)
- 理论(20849)
- 务(20134)
- 财务(20051)
- 财务管理(20005)
- 环境(19353)
- 企业财务(18949)
- 银(18634)
- 银行(18576)
- 技术(18407)
- 机构
- 大学(448049)
- 学院(444426)
- 济(179908)
- 经济(176135)
- 管理(173719)
- 研究(151548)
- 理学(150987)
- 理学院(149260)
- 管理学(146455)
- 管理学院(145667)
- 中国(113277)
- 科学(95616)
- 京(95342)
- 财(80967)
- 所(76585)
- 农(72838)
- 研究所(70212)
- 中心(69067)
- 业大(66829)
- 财经(65790)
- 江(63627)
- 北京(60489)
- 经(59876)
- 范(59694)
- 师范(59130)
- 农业(57273)
- 院(55030)
- 经济学(54962)
- 州(51499)
- 经济学院(49737)
- 基金
- 项目(306501)
- 科学(241043)
- 基金(223442)
- 研究(221418)
- 家(195496)
- 国家(193923)
- 科学基金(165968)
- 社会(140093)
- 社会科(132241)
- 社会科学(132204)
- 基金项目(118042)
- 省(118005)
- 自然(108734)
- 自然科(106188)
- 自然科学(106157)
- 自然科学基金(104243)
- 教育(102077)
- 划(100484)
- 资助(92957)
- 编号(89888)
- 成果(73022)
- 重点(69120)
- 部(68027)
- 发(64992)
- 创(62730)
- 课题(61733)
- 科研(59287)
- 创新(58618)
- 教育部(58067)
- 国家社会(57728)
- 期刊
- 济(189639)
- 经济(189639)
- 研究(128247)
- 中国(81390)
- 学报(72883)
- 科学(66780)
- 农(65116)
- 财(61218)
- 管理(60426)
- 大学(54854)
- 学学(51420)
- 教育(47944)
- 农业(45130)
- 技术(38070)
- 融(35127)
- 金融(35127)
- 财经(31680)
- 经济研究(31248)
- 业经(30153)
- 经(27100)
- 问题(24845)
- 业(23999)
- 图书(23928)
- 统计(21927)
- 技术经济(21405)
- 版(21267)
- 理论(20732)
- 科技(20724)
- 资源(20529)
- 贸(20400)
共检索到641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沈婷婷
对《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探讨我国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科学数据使用上的特征。重点分析研究者获取实证数据的主要来源,所要分析的数据类型,处理数据的常用方法和工具,以及数据分析完成后的表现形式,并分析一些空泛概念的名词在人文社科论文中的使用情况。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为图书馆提供科学数据服务给出建议。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科学数据 使用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苏金燕
[目的 /意义]分析各学科领域文献使用情况,可为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采访工作和针对人才、机构等方面的科学评价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过程]以我国大陆地区主办的751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为数据来源,以这些期刊在2004-2013年发表的131万篇论文为样本,以样本论文中著录的1 282万条参考文献为分析对象,对各学科文献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图书(34.03%)是使用率最高的文献类型,期刊使用率(33.95%)略低于图书使用率,其他类型文献使用率为32.02%。从学科角度看,人文学科学者偏爱使用图书,社会科学学者偏爱期刊,报纸和学位论文的使用学科差异性较小。从...
关键词:
人文学科 社会科学 文献使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卫军朝 任巧
[目的/意义]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5种高水平期刊为样本,探究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为我国数据引用规范化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以人工标引的方法,从期刊论文全文识别数据引用行为,通过引用总体情况、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引用的科学数据属性特征、科学数据属性特征与引用行为特征相关性等维度开展社会科学领域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的分析。[结果/结论]分析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引用行为差异较大,科学数据引用规范有待加强,并为提升数据引用规范提出建议。
关键词:
社会科学 数据引用 引用特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裕晨 邱均平 赵腾
[目的/意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量及特征是一个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对其立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为各省市自治区了解自身研究优势及差距,加强本区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综合运用词频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方法,对2009—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进行数量特征、学科分布、机构分布、研究特色与研究趋势分析。[结果/结论]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数量特征、优势学科、机构归属上都呈现出典型的二八律分布,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浙江、广东等少数省市不但在立项数量上遥遥领先,在学科竞争力上同样优势明显。高校系统承担了八成以上的立项研究。各省区展现出与其区位、经济、历史、文化相对应的研究特色,并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围绕重大社会问题、结合信息技术方法"为新时代的研究趋势。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屈亚杰 王亚男
从被引科学数据内容的视角分析社会科学领域科学数据的引用现状与特点。通过抽样调查法获取研究样本,统计样本被引社会科学数据在创建者、类型、被引次数、访问方式、更新次数、规模及时间跨度等方面的概况。结果发现,被引社会科学数据的创建者多是政府机构和研究机构;被引社会科学数据的类型虽多样化,但调查类数据居于主导,被引用次数最多;公众访问和仅ICPSR用户访问的样本数据集的数量相当;大部分被引社会科学数据的时间跨度短、规模小、更新次数少。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科学数据 引用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is a peer-reviewed Quarterly academic journal published since 1980 by the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Press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t is the foremost English journal focusing on recent important developments across the breadth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in China.
关键词:
Email World USA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隋秀芝 李炜 黄志强 陈小众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浙江省32所地方本科院校在2005-2012年8年间被CSSCI收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不同学科的论文数量、院校分布、发展趋势和发展特征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从整体上反映了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状况与水平,可为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重点基地的发展提供信息参考,为有效促进地方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全娥 郝若扬
目前,越来越多的科学评价系统采用引文分析指标,但文献计量方法之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适用性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命题。该文通过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殊性,提出了基于文献引证关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新思路,尝试通过引用认同评价、引证图像评价与复合层次评价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郭凤娇 赵蓉英 孙劭敏
基于学术论文的科学交流过程,本文将学术论文影响力划分为原生影响力、线下影响力、Web 1.0影响力和Web 2.0影响力,并讨论了各类型影响力的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两组数据(包含1个对照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学术论文影响力得分与来源期刊相对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相关度最高;(2)中国研究机构学者同时作为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学术论文(数据组1)影响力得分在整体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还有差距,且两组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得分趋势线都呈右偏态势;(3)学术论文影响力总得分最高的50个研究机构的影响力得分按指数趋势递减,高校是中国社会科学国际研究的中坚力量;(4)在两个数据组共同覆盖的79个学科领域中,数据组1只在24个学科的平均得分大于对照组,并对学术论文覆盖的学科领域按影响力相对大小进行了分类。
关键词:
科学交流 学术论文 影响力评价 社会科学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张敏 赵雅兰 张艳
[目的 /意义]探究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研工作者科技引文的态度、意愿和行为的形成路径。[方法 /过程]在整合知觉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对引文态度、引文意愿和引文行为的形成路径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选取8所高校的78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团队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338份有效问卷数据,并利用Smart PLS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文献质量和文献声誉正向影响引文态度;主观规范对引文意愿没有影响,引文态度和引文自我效能正向影响引文意愿;引文自我效能和引文意愿正
关键词:
引文行为 形成路径 人文社会科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谭春辉 王仪雯
[目的/意义]学科交叉融合使得学科间知识交流日益频繁,从个体引文网络和整体引文网络入手,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跨学科知识流动进行量化分析,对“新文科”背景下该领域学科的守正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2016-2020年23个学科450本期刊的论文引用关系为数据源,基于个体引文网络,从23个学科自身出发,根据学科互引关系确定模糊规则,利用Matlab进行模糊推理,确定学科知识固化程度;基于整体引文网络,运用“累积”的思想,计算学科知识累积流动率和累积影响力,根据知识流动情况划分学科类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从个体引文网络视角分析,语言学、体育学、法学综合知识固化程度较高,统计学综合知识固化程度最低;从整体引文网络视角分析,将该领域23个学科根据知识流动划分为3种类型,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累积影响力最大。研究发现“累积”思想对学科的评价效力优于直接引文分析,能够挖掘“隐藏”的学科知识流动潜在信息,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立红
人类曾过度关注和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忽视了自然规律,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出现了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缺失等生态环境危机。进入21世纪,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要树立新的生存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研究和热议的主题之一。通过广泛研究,论文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生态+社会思想”“生态+文学”“生态+语言学”和“生态+翻译”四个重要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生态+”研究的宏观图谱,彰显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高度关切,也为应对生态挑战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维度。
关键词:
生态 社会思想 文学 语言学 翻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立红
人类曾过度关注和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忽视了自然规律,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出现了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缺失等生态环境危机。进入21世纪,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要树立新的生存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研究和热议的主题之一。通过广泛研究,论文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生态+社会思想”“生态+文学”“生态+语言学”和“生态+翻译”四个重要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生态+”研究的宏观图谱,彰显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高度关切,也为应对生态挑战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维度。
关键词:
生态 社会思想 文学 语言学 翻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丁丁
本文通过西方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困境与学术传统的解析及对比,指出知晓中西方学术传统、掌握西方学术表达方式的必要性。结合相关前沿成果、述评,呈现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及其学科发展的现状,进一步剖析其困境并提出解困思路:具体例证讲解如何用合法的西方学术规范来表达中国问题,指出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不失为一条解困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丁丁
本文在界定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基础上,分别藉由人文学科和科学的宗旨进一步阐释社会科学,通过对比中西方社会科学的思想传统来反思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社会科学学者的任务在于感受重要性,抓住问题意识并能够运用西方合法的学术规范来表达。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 意义 根本问题 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论图书馆学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活力促进——基于“学术打假”专栏以及“社科评价”专栏的样本分析
中国学者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以社会科学领域为例
基于共词分析的近10年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信息服务热点研究
社会科学引文的离散性研究——基于JCR社科版指标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学科在社会科学中的影响力分析——以《中国社会科学》刊发的教育学术论文为例
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方法应用的实证研究——基于大规模博士学位论文的调查
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指数建立与实证分析
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的新视野——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报刊文献分析:1978-1995》
社会科学研究者使用非调查数据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混合方法的实证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基于SSCI和A&HCI的数据调研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