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46)
2023(3140)
2022(2416)
2021(2396)
2020(1824)
2019(4021)
2018(3882)
2017(6632)
2016(3366)
2015(3693)
2014(3510)
2013(3345)
2012(3053)
2011(2759)
2010(2774)
2009(2334)
2008(2223)
2007(1889)
2006(1693)
2005(1515)
作者
(10198)
(8737)
(8577)
(8343)
(5456)
(4307)
(3814)
(3407)
(3385)
(3052)
(3007)
(2930)
(2923)
(2729)
(2667)
(2639)
(2582)
(2525)
(2499)
(2492)
(2199)
(2117)
(2099)
(2004)
(1965)
(1930)
(1820)
(1804)
(1723)
(1714)
学科
(10423)
经济(10405)
管理(7060)
(6595)
(4780)
企业(4780)
(4403)
(4184)
中国(3826)
业经(3249)
(3228)
方法(3227)
贸易(3226)
(3094)
(2830)
农业(2811)
税收(2610)
数学(2608)
(2576)
数学方法(2557)
(2368)
地方(2349)
(2270)
土地(2135)
(2104)
理论(2029)
电子(1970)
产业(1777)
网上(1764)
网上贸易(1764)
机构
大学(46716)
学院(45153)
研究(18538)
管理(16354)
(15209)
经济(14778)
理学(14029)
理学院(13788)
中国(13740)
管理学(13516)
管理学院(13410)
科学(12755)
(10006)
(9954)
(9626)
研究所(8989)
中心(8858)
业大(7961)
农业(7849)
(7565)
师范(7456)
(7213)
(7203)
(7079)
师范大学(6266)
北京(6092)
(5887)
(5739)
研究院(5730)
财经(5560)
基金
项目(34650)
科学(27427)
基金(25415)
研究(24483)
(23526)
国家(23346)
科学基金(19377)
社会(15269)
社会科(14369)
社会科学(14367)
基金项目(13526)
(12894)
自然(12855)
自然科(12559)
自然科学(12556)
自然科学基金(12329)
(11687)
教育(10753)
编号(10170)
资助(9080)
成果(8414)
重点(8407)
(7368)
(7259)
(7108)
科研(6929)
计划(6777)
国家社会(6766)
课题(6698)
创新(6605)
期刊
(16572)
经济(16572)
研究(12744)
中国(10306)
学报(9823)
科学(9058)
(8616)
大学(7069)
学学(6448)
教育(6314)
农业(5815)
管理(5547)
(4943)
图书(4616)
技术(3528)
(3459)
书馆(3382)
图书馆(3382)
资源(3266)
(3083)
(3043)
金融(3043)
业经(2857)
经济研究(2654)
业大(2583)
科技(2544)
林业(2358)
财经(2352)
情报(2342)
(2264)
共检索到70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拥军   陈晓婷   石晶   杨红艳  
[目的/意义]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参与预印本平台共建共享,有助于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全学科领域的知识生产,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方法/过程]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人文社科期刊编辑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特征、使用意愿、主要诉求。[结果/结论 ]我国人文社科期刊编辑高度认同预印本的学术交流价值,但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普遍较模糊,不同类型与领域的期刊认知差异较大;期刊编辑对预印本平台的使用意愿较强且有特点,不接受预印本投稿在于论文供过于求、抄袭风险高、质量无法保证等,引用预印本的关键在于其权威性与质量;期刊编辑对预印本平台的主要诉求为加强身份审查与学术伦理审查、解决版权问题与抄袭难题、健全著作权政策与规范。为此建议:我国应注重提升人文社科期刊编辑对预印本的认知水平和了解程度,优化预印本平台对期刊产生的负面影响因素,针对性提高期刊编辑的预印本平台使用意愿,构建有益期刊编辑的多层级预印本政策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郑昂  曾建勋  
[目的/意义]对预印本平台和开放期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梳理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的发展历程,在技术革新和学术交流范式变革的背景下,预印本平台和开放期刊作为开放科学交流方式,正在相互融合,通过合作共赢,形成更加开放、包容、高效的科学交流生态。[方法/过程]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场景下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的协同发展进行研究,包括学科领域内的预印本与开放出版协同发展生态研究、出版社推动的预印本服务生态研究和预印本融入论文数据库生态研究。[结果/结论 ]通过对二者协同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协同发展参与主体具有多样性、合作具有互补性、发展具有稳定性等特征;对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协同发展生态机制提出推进策略:出台相关即时开放政策,推动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协同发展;融入学术社区与论文“数据库”系统,构建开放学术交流体系;建设国家开放获取基础设施,实现科学共同体学科化运营;遵循国际标准,完善预印本与开放期刊发布发表衔接流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栎娜   董英超  
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已经成为各地全域旅游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平台的持续使用一直是学术和行业界讨论的重点。文章以“游云南”平台为案例,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对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进行研究,并提出“因素-感知-使用”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综合分析模型,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在地感知、地方依恋均能够显著提高游客对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感知信任和情感依恋,进而提高满意度。其中,平台情感依恋在提高平台持续使用意愿方面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具体而言,在地感知会通过信息拓展、形象匹配之机制,地方依恋会通过情感外溢、期待满足之机制促进平台情感依恋和信任的产生,并最终提高持续使用意愿。2)功能集群、享乐体验均能够显著提高游客对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信任,进而提高游客使用满意度,最终提高持续使用意愿。功能集群通过“信息全面、减少成本”之机制,享乐体验通过“逃离惯常、精美设计”之机制影响游客对平台的积极感知。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颖  张智雄  钱力  叶志飞  王玉菊  黄金霞  刘静羽  陈雪飞  
为满足保护作者首发权,促进中国优秀科研成果率先保存并服务于中国科技界的需要,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开展项目建设,旨在鼓励科研人员第一时间在公共预印本平台上公布科研成果,通过该平台听取同行的评议和建议,促进更大范围的学术交流,并推动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本文以工作实践为基础,从建设背景、系统建设及服务、领域拓展与培育、组织管理机制、宣传推广模式、建设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介绍ChinaXiv如何构建国际通行模式规范运营的预印本服务平台,为其他预印本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洪学婷  张宏梅  张业臣  
在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基础上,引入主观规范、个人创新性和信任3个因素,提出一个基于TAM的扩展模型,从平台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3个角度分析Airbnb平台的使用意愿与使用行为,用游客的调查数据检验该模型,并与原始TAM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平台因素(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信任)以及个人因素(个人创新性)对使用意愿有显著直接影响,其中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最大,社会因素(主观规范)对使用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存在显著直接影响。拓展后的TAM模型解释能力有所提高,对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的解释力都高于拓展前。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智雄  黄金霞  王颖  刘静羽  陈雪飞  
在开放获取、开放科研等大潮的影响下,预印本和基于预印本平台的学术交流得到科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对2013年以来国际上预印本平台建设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梳理,研究提出当前国际预印本发展的7个主要态势。研究表明,以arXiv、SSRN为代表的传统预印本平台,通过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赢来大发展;以BioRXiv、ChemRXiv等为代表的新预印本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推出,带来预印本平台的大繁荣;而在科学界,基于论文手稿的预印本交流模式得到学术团体、学协会、科技管理机构、基金组织,甚至传统出版商的广泛认可,表明以学界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敏  尹帅君  聂瑞  唐存周  
慕课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和开放式的互动学习体验,但"漏斗效应"依然普遍地存在于慕课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潜在学习参与者发展成为忠实学习者的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慕课平台使用意愿研究模型的构建基于Davis的经典技术接受模型,并从可控性、资源性和交互性3个方面引入了平台可控性、过程可控性、感知资源性、连接性和响应性作为前因变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余爽  臧敦刚  
论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实证分析了温江农户对P2P网络借贷平台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进而显著影响态度;感知易用性对态度的影响较弱;态度又进一步影响了使用意愿。感知风险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态度,而对使用意愿具有弱影响。此外,社会规范显著影响使用意愿,而对态度具有弱影响。该研究为温江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个体用户使用P2P网络借贷平台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邬文兵  李爽  项竹青  张明玉  
共享物流模式为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提供了重要路径,其中,共享物流平台作为共享物流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多数共享物流平台核心竞争力不足,面临着司机用户黏性较低的问题。研究司机对共享物流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提升用户使用黏性,指导平台获取竞争优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引入"感知安全"变量,构建了司机对共享物流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共享物流平台提供的信息管理、平台培训和支付管理分别通过影响司机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安全,提升了司机的持续使用意愿。因此,本文提出了提升司机持续使用意愿的相关建议,进而指导共享物流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树金  王灵  
公共文化云平台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导航系统作为平台的重要服务功能,直接影响平台的使用意愿和服务效果。文章从用户中心视角出发,以信息构建、技术接受模型等理论为基础,将平台导航系统划分为视觉、内容、操作、结果4个维度,提出导航系统与认知和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以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移动端为例,设计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测量量表。研究发现:平台移动端导航系统4个维度对用户有用性认知、易用性认知有显著正向影响;有用性认知和易用性认知对导航使用态度均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使用意愿和实际使用;导航视觉和内容对认知负荷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进而间接影响使用意愿;有用性认知对使用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大专学历以下比本科学历以上群体的使用意愿更强烈;增强导航内容的有用性、简化导航操作、降低视觉导航外在认知负荷、完善结果导航的个性化展示等是提升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导航系统使用意愿的努力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翁爱祥  王怀宝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购物逐渐成为大众购物的重要消费途径之一。在此背景下,B2C电子商务市场份额逐渐增加,业内竞争愈加激烈。对于B2C电子商务平台而言,如何留住消费者,强化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保持消费者的持续使用意愿,成为了平台亟需解决的问题。客观而言,B2C电子商务平台有诸多要素影响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所以需要重点分析其中的几项重要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逐渐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保持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提升平台销售额,推动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翁爱祥  王怀宝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购物逐渐成为大众购物的重要消费途径之一。在此背景下,B2C电子商务市场份额逐渐增加,业内竞争愈加激烈。对于B2C电子商务平台而言,如何留住消费者,强化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保持消费者的持续使用意愿,成为了平台亟需解决的问题。客观而言,B2C电子商务平台有诸多要素影响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所以需要重点分析其中的几项重要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逐渐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保持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提升平台销售额,推动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征  刘帅  
[目的/意义]老年教师的使用意愿不高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需要研究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老年教师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方法/过程]对科技接受模型进行改进与扩展,基于结构方程,引入性别、年龄与经验等调节因素,搭建老年教师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意愿模型,并基于四川高校的调研数据对模型与假设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该模型对老年教师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使用意愿的总体解释效果良好;从各个影响因素来看:实用性感知以及群体影响对老年教师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使用意愿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生理机能显著反向影响其使用意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池毛毛   王俊晶   王伟军   胡善贵  
[目的/意义]共享住宿平台面临黏性不足甚至用户流失的问题,研究共享住宿平台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对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设计/方法]结合相关研究和用户抵制理论,运用验证-探索的顺序混合方法,探索共享住宿平台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论/发现]定量结果验证了不持续成本、不持续收益、感知不持续价值、感知威胁和社会影响对不持续使用意愿的作用机制,且感知不持续价值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定性结果发现用户主要围绕平台方和房东方的负效用权衡感知不持续价值,平台负效用驱动型不持续和房东负效用驱动型不持续是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驱动模式。[创新/价值]基于用户抵制改变视角,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为理解平台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复杂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媚   吴梦圈  
在协同激励理论的构念和研究方法视域下,以UTAUT为基础研究模型,从用户激励主体来源、激励动力来源、激励内容、激励作用方向、社会评价模式等多维入手,构建科研众包平台双边用户(发包方和接包方)的协同激励效应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再对广东省科技厅首批认定的14家科研众包平台双边用户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绩效期望、社交影响、促进条件等都对双边用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付出期望对接包方用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因此,考虑到用户的使用期待,科研众包平台须围绕智能化、市场化、社群化发展强化用户黏性,形成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