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4)
2023(9609)
2022(7920)
2021(7300)
2020(6189)
2019(13727)
2018(13579)
2017(24361)
2016(13880)
2015(15769)
2014(15788)
2013(14979)
2012(13490)
2011(11804)
2010(12485)
2009(11592)
2008(11743)
2007(10960)
2006(9802)
2005(9206)
作者
(36533)
(30470)
(30305)
(28661)
(19479)
(14344)
(13889)
(11685)
(11554)
(11382)
(10324)
(10143)
(10050)
(9669)
(9290)
(9252)
(9194)
(9071)
(8890)
(8714)
(7783)
(7545)
(7456)
(7296)
(7090)
(6887)
(6813)
(6722)
(6165)
(6074)
学科
(73621)
(68997)
企业(68997)
管理(57521)
(52265)
经济(52186)
业经(24616)
(20939)
(20449)
方法(20171)
技术(19746)
理论(16822)
(16581)
财务(16564)
财务管理(16554)
中国(15668)
企业财务(15637)
农业(15604)
技术管理(13351)
(13043)
数学(12657)
(12501)
数学方法(12467)
教育(12100)
(11833)
(11604)
(11098)
企业经济(10878)
经营(10680)
教学(10343)
机构
学院(191787)
大学(186729)
管理(77753)
(75888)
经济(74285)
理学(65796)
理学院(65164)
管理学(64274)
管理学院(63900)
研究(56080)
中国(44168)
(39192)
(37197)
(33701)
科学(30986)
(29508)
财经(28578)
(26559)
(26469)
中心(26410)
(26310)
师范(26288)
(25740)
北京(24896)
业大(24660)
技术(23523)
研究所(23336)
农业(22735)
商学(22448)
商学院(22248)
基金
项目(117384)
研究(96259)
科学(94936)
基金(81144)
(67121)
国家(66281)
科学基金(59909)
社会(59782)
社会科(56528)
社会科学(56517)
(51381)
教育(48265)
基金项目(42723)
编号(41229)
(40424)
自然(36254)
自然科(35538)
自然科学(35531)
自然科学基金(34991)
成果(34050)
(31829)
资助(31441)
(30920)
课题(30339)
创新(28367)
重点(26340)
(26065)
(26016)
项目编号(25598)
(25359)
期刊
(92708)
经济(92708)
研究(63501)
中国(49804)
教育(43177)
管理(36405)
(33545)
(29247)
技术(23480)
科学(21813)
学报(21303)
农业(20096)
大学(18964)
业经(18408)
(18174)
金融(18174)
学学(15944)
财经(14941)
(13506)
经济研究(13214)
(13087)
职业(12944)
技术经济(12268)
问题(11392)
科技(11008)
财会(10664)
(10261)
论坛(10261)
图书(10078)
现代(9886)
共检索到310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月娥  杨松明  
文章以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研究视角,提出了人文社科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观念、模式和做法方面的误区。文章重点从挖掘主体优势条件,开展多层次的教学实践活动,运行创新型服务等角度提出了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婷婷  高彦怡  
本文在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制约高校创新创业培养机制发展的瓶颈,从深化内涵、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基地建设等几方面,讨论了如何构建有效的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婕  
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机遇和挑战,高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相对较低,财务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财务能力,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意义深远。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现状,并提出创新创业财务能力培养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晶晶  何云峰  马瑞燕  
培养农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国家农业创新和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突出特色,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平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勇于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课外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保障:广泛宣传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努力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制;努力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清娥  王启元  肖芳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人才供给侧改革的客观需要。目前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亟待提高,应该从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供强有力政策保障,创新教育理念,努力建构创业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观念,提升学生创业价值观和实践能力,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供给的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芬  陈忠林  孙璐  
自我国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两个概念后,我国创新创业正步入"黄金时期"。经济良好发展、思想不断解放都为高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成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在阐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和困境的同时,结合发达国家经验,提出了旨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意味着今后的高等教育更侧重于人才培养质量,更重视与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侧重培养研究型、创新创意型人才,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储备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国家未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运权  
在国内外SIYB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高校外贸类专业教育中,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并提出了双轨螺旋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曹忠亮  王云鹏  胡清明  张宏斌  郭建华  
结合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设计大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开展石油类机械设备的创新设计与制造。针对我国现有抽油机高耗能低效率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节能无游梁抽油机,该抽油机具有体积小、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抽油机的能耗。通过该次创新创业设计的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  李辉  
在当前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对于国家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是国家进步和改革的动力,而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能增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大学生参与我国的创新创业工作。高校应结合国家规划发展目标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做到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相融合,文创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发展相结合,探究文化创意产业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秀娟  
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从带动就业到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再到被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各高校纷纷建立众创空间,并以此为载体,进行了大量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机制研究,推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由项勇、黄佳祯、王唯洁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艳平  
文章首先论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举措,最后论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保障措施:创设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机制;应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活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辉  夏凌云  张永强  
在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基于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其教育体系、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和创新创业活动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塑造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的探讨,从高校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建立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睢利萍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高等人才素质要求正向多元化发展。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本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必要性,并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思思  林幼文  
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建立政府与行业部门、职业院校、项目教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相结合、社会资源融合互通的"五位一体"培养模式,其践行路径为:以学习为主要标准,实现人才的分层次选拔;以实践为依托,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以竞赛为载体,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以制度和文化为支撑,将示范和辐射相结合,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