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3)
2023(2956)
2022(2782)
2021(2712)
2020(2323)
2019(5411)
2018(5386)
2017(10385)
2016(5799)
2015(6690)
2014(6957)
2013(6981)
2012(6570)
2011(5788)
2010(6135)
2009(5924)
2008(5960)
2007(5687)
2006(5459)
2005(4965)
作者
(17392)
(14256)
(14245)
(13772)
(9064)
(7033)
(6635)
(5716)
(5560)
(5291)
(4970)
(4962)
(4565)
(4503)
(4383)
(4356)
(4315)
(4183)
(4154)
(4148)
(3812)
(3526)
(3453)
(3452)
(3305)
(3213)
(3212)
(3152)
(3094)
(2904)
学科
(23500)
经济(23357)
管理(17742)
(16303)
(15079)
企业(15079)
方法(10354)
中国(8139)
(8121)
(7523)
业经(6946)
数学(6890)
(6837)
理论(6676)
数学方法(6666)
(6323)
(5641)
地方(5172)
农业(4877)
教育(4465)
(4435)
财务(4414)
财务管理(4397)
企业财务(4147)
社会(4095)
(4033)
企业经济(3799)
(3770)
银行(3769)
经济理论(3659)
机构
大学(85087)
学院(83814)
管理(32819)
(31139)
经济(30191)
研究(29695)
理学(26998)
理学院(26652)
管理学(26110)
管理学院(25951)
中国(24287)
(19167)
科学(18895)
(17304)
(15732)
(14604)
中心(14525)
研究所(13720)
(13170)
(13049)
师范(12998)
北京(12822)
财经(12630)
(11544)
业大(11266)
(11121)
(10685)
师范大学(10406)
(10321)
农业(9689)
基金
项目(50150)
科学(39381)
研究(38923)
基金(34470)
(29208)
国家(28893)
社会(25258)
科学基金(24601)
社会科(22513)
社会科学(22494)
(20322)
教育(18174)
基金项目(17900)
(16976)
编号(16926)
成果(15456)
自然(14877)
自然科(14517)
自然科学(14513)
资助(14390)
自然科学基金(14216)
课题(12119)
重点(11345)
(11116)
项目编号(10420)
(10311)
(9743)
(9706)
(9592)
教育部(9502)
期刊
(42013)
经济(42013)
研究(28859)
中国(21764)
(14928)
教育(14083)
(12968)
管理(12209)
科学(12159)
学报(11998)
大学(9508)
(8951)
金融(8951)
农业(8509)
学学(8472)
技术(7892)
业经(6673)
财经(6618)
图书(6000)
(5710)
问题(5511)
经济研究(5279)
统计(5152)
技术经济(4529)
(4487)
资源(4312)
理论(4305)
(4227)
会计(4213)
书馆(4209)
共检索到143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大椿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简称文科评价)问题在当前引发了许多争议和非议。文科评价本应是一种学术评价,它应由学术共同体主持,是以推动学术的继承和创新为目标、与资源配置相联系、与物质—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学术体制。但是,现行文科评价系统、评估标准,有很多是从理科评价和工程评价中简单搬过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曦临  刘宇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复杂性,但评价过程及评价标准仍以客观的事实结果和由此产生的效果与影响作为依据。在此论述基础上,就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存在的引文模糊性和时空影响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引用时间因子和引用范畴因子两个指标,用以解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存在的跨学科、长时段影响力问题,实现对现行评价方法和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海云  方曙  
在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对数量和质量(质和量)的评价失衡的问题,探讨评价过程的复杂性特征,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属性,着重分析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质与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框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蓉英  杨瑞仙  邱均平  
本文结合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及评价研究的项目背景,论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和目标,然后从系统的部署、功能设计和技术体系三个关键方面,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建设,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沂濛  赵良英  柯岚馨  周东花  孟艳丽  郭雪梅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我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研究的脉络、队伍、热点、存在问题及趋势,为推动人文社科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年度分布、来源期刊分布、核心作者、机构分布、高被引文献、基金支持,以及研究内容等7个方面对1636篇文献进行了综合评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人文社科评价研究始于1982年,社科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期刊或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三方面,并且多数以对期刊的评价代替对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兰剑  张文静  杜向民  
荷兰是科研评价结果与科研经费拨付不直接联系的典型国家,其科研评价制度具有独特性。本文从学术性评价、行政性评价和效益性评价三个方面分析了荷兰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发现荷兰人文社科的评价具有制度化程度高,紧密与国际接轨,强调研究成果的原创性,重视成果的社会转化,关注科研人员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评价的过程以同行评议为主,辅以文献计量,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七个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完善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引导科研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伟  杨建林  
[目的/意义]人文社会科学精品图书外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建立外译图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展现图书影响力,为图书外译的内容类型选择提供指导。[方法/过程]从反映外译图书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10个维度出发,细化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到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得分,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的外译图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40.48%的图书国内外影响力排名差值的绝对值大于10;部分国内学术影响力高的图书外译后未受到国外学者关注;外译图书的社会影响整体较低。选择外译图书的内容类型时需要同时考察该图书在国内和国外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伟  杨建林  
[目的/意义]人文社会科学精品图书外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建立外译图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展现图书影响力,为图书外译的内容类型选择提供指导。[方法/过程]从反映外译图书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10个维度出发,细化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到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得分,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的外译图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40.48%的图书国内外影响力排名差值的绝对值大于10;部分国内学术影响力高的图书外译后未受到国外学者关注;外译图书的社会影响整体较低。选择外译图书的内容类型时需要同时考察该图书在国内和国外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覃红霞  张瑞菁  
SCI、SSCI等索引工具与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学术界对于作为索引工具的SCI、SSCI等系统成为评价指标的做法,一直持慎重的态度。本文分析了SSCI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的原因,指出了其作为学术评价标准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从如何对待西方的现代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以及学术的目的与学术评价的目的三个维度反思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基本问题,以期建立一个符合中国自身学术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评价标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肖秋惠  邱均平  
相对合理性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本文分别从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规范性三个方面 ,论述了人文社会科学合理性的内涵及其评价应掌握的基本要求。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全娥  
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目标的细化与操作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是科学性、操作性与关联性,评价指标构成要素包括创新程度、完备程度、价值含量(包括学术价值含量与社会价值含量)与研究投入四个方面,其中前三项是成果质量评价指标,只有结合研究投入进行综合分值合成,才是对研究成果的最终价值评价。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苏新宁  
探讨我国目前期刊评价研究的状况,阐述期刊评价中运用的一些指标,分析过去期刊评价指标对现今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不适应性,并根据引文索引的特征,提出一些期刊评价指标的修正策略,最后给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全娥  郝若扬  
目前,越来越多的科学评价系统采用引文分析指标,但文献计量方法之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适用性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命题。该文通过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殊性,提出了基于文献引证关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新思路,尝试通过引用认同评价、引证图像评价与复合层次评价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人文社会科学占据高等教育知识疆域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这已是共识。但是关于如何繁荣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如何从观念上和制度上改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如何提高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培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深入讨论。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还涉及到政治导向、文化传统、吸收外来知识、高等学校学科管理与人才培养等问题,在民族国家的层面,还会涉及民族认同、提升国家软实力或国际竞争力等宏大问题,其重要性和复杂性显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卫军  徐望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资源,对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管理科学数据能够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于科研工作。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分析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相关研究现状,总结我国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在政策制度、管理体制、建设内容、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后续应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协同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培养等相关措施,以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的良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