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2)
2023(9563)
2022(7314)
2021(6932)
2020(5484)
2019(12257)
2018(12517)
2017(21713)
2016(13230)
2015(14663)
2014(15373)
2013(13846)
2012(12503)
2011(11353)
2010(11438)
2009(10200)
2008(10112)
2007(9251)
2006(8174)
2005(7676)
作者
(36569)
(30365)
(29923)
(29004)
(19125)
(14488)
(13897)
(11731)
(11695)
(10995)
(10339)
(10272)
(9958)
(9773)
(9650)
(9374)
(9186)
(8976)
(8942)
(8495)
(7933)
(7672)
(7375)
(6985)
(6962)
(6941)
(6762)
(6658)
(6323)
(6193)
学科
(39737)
经济(39682)
管理(29448)
(27249)
(21045)
企业(21045)
教育(20513)
中国(20320)
方法(14307)
(13440)
(13393)
数学(11912)
数学方法(11711)
理论(11711)
(11202)
(10761)
业经(10177)
(9144)
(8875)
农业(8696)
教学(8535)
(8341)
银行(8318)
地方(8209)
(8004)
(7917)
金融(7910)
发展(7801)
技术(7782)
(7677)
机构
大学(176442)
学院(172195)
研究(66792)
(58699)
经济(57039)
管理(54503)
理学(46369)
理学院(45661)
管理学(44392)
管理学院(44032)
中国(44019)
科学(41535)
(39878)
(34429)
(33550)
师范(33214)
教育(32451)
(31940)
研究所(31489)
(29593)
中心(28926)
(28479)
师范大学(27062)
业大(26101)
北京(25661)
农业(25144)
(24241)
技术(24238)
财经(22967)
(22462)
基金
项目(113795)
科学(90082)
研究(87626)
基金(78633)
(69680)
国家(68966)
科学基金(57225)
社会(52629)
社会科(49467)
社会科学(49456)
教育(47997)
(46154)
(41139)
基金项目(39992)
编号(37548)
自然(35716)
自然科(34932)
自然科学(34919)
自然科学基金(34293)
成果(33924)
资助(31458)
课题(30014)
重点(27706)
(26110)
(25599)
(24839)
(24563)
(23503)
项目编号(22611)
规划(22571)
期刊
(66453)
经济(66453)
研究(60878)
教育(54600)
中国(47599)
学报(31660)
(30032)
科学(26396)
大学(24458)
(23311)
学学(21458)
管理(20375)
农业(20137)
技术(17698)
(15236)
金融(15236)
职业(14054)
财经(11607)
业经(11014)
经济研究(10925)
(10697)
(10072)
(9333)
论坛(9333)
(9235)
技术教育(9151)
职业技术(9151)
职业技术教育(9151)
图书(9036)
问题(8784)
共检索到273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祥云  刘献君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2年5月人文教育普遍存在知识化和科学化倾向,主要症候是丢了"心",不姓"人",远嫁"他者",失了"身"。其原因包括内外多方面。内在原因有"教育内容"也有"教育过程";有"思想观念"也有"思想方式"。"思想方式"更根本、更基础。"思想方式"是主客二分的"对象化"认识范式——即把"人与世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旭东  
我国高职教育普遍缺乏人文素养培育的内容,这不仅不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不利于高职教育的长期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文教育的缺失表明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偏差,本文旨在揭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若谷  
学生的幸福成长既是学校教育的价值承担和价值使命,也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终极关怀,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价值本体。其有效路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和价值论基础,重塑学校教育价值的本体论担当;培育学生幸福能力,促进学生幸福观的转型建构;提升教师的幸福感知力和幸福观,践行于教育教学中;积极营造学生幸福成长的学校教育环境,构建以学生幸福成长为价值目标的学校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丹丹  刘慧芳  
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它不仅泛泛地具有促进成熟的人生观形成的作用,还有效地作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较为严重,重职业技能教育、轻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加强人文教育工作,并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德山  
人文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统一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追求。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以人为本"被忽略、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人文教育日趋边缘化等现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人文教育育人体系、改革教育教学,确保人文教育取得实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华  
从"人生观这么灰暗,怎么行!"谈起张智乾,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1998年7月底,参加了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在他的《无法释怀的记忆》中,记录了这样一则事实: 在1998年高考卷中,增加了一道很灵活的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伍叶琴  李森  戴宏才  
从发展是生物个体自身目的的观点来看,教师发展应是教师自身生存的目的与基本方式,也是教师自为、自觉的历程。基于工具理性主义的教师专业发展消解了教师的文化身份和对教师人生的终极关怀,遮蔽了教师发展的内在价值,使教师发展从原本的主体性异化为客体性。以推进教师生命历程的完美和持续上升为主旨的教师蝶化发展,以幸福哲学为文化基础,以生命发展价值取向为基点,旨在超越工具理性主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指向教师身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完善发展,促使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回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亚鸿  
高职教育的人文性是与高技能性相对应的另一重属性,它是指高职教育具有人伦教化、文化传递、社会整合功能和培养人文素养、塑造人文精神使命的属性。高职教育的人文性立足于人的和谐发展,通过教化和传递文化,培育人的审美情感、道德理想、健康人格、思维能力等品质和潜能,为社会生活提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简言之,高技能性是教人"如何做事"的育技性,人文性则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育人性。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常艳春  
教育是一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事业;学校应该是学生愉快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教师应该是最为从容和淡定、最为悠然和安静、最为纯正和优雅、最为阳光和高尚、最善读书和思考,并且引领学生思考和读书的一群智者。那么,如何把"慢"融入教学,让"慢"成为教学的一种常态呢?一、慢,才能建构知识的意义现代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大伟  
赫鲁晓夫时期前苏联进行了大幅度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加强了学校与生活的联系;学校教育重点转向提高教学效率。这场改革使得苏联教育学研究的方向也转向关注儿童的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回归教育学研究,人文主义重现苏联教育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武玉鹏  
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变革在我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有着巨大贡献。从改革的历程看,虽有一些失误,但总的方向是正确的,不存在需要"回归"的问题。从当前语文教育面临全球化的挑战看,只能积极应对,坚定不移地走语文教育现代化之路,而不允许"回归传统"。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是:改革两个传统,进行两种改造,加强两个方面的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思乐  
基础教育课程中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对课程本质的认识局限于符号研究课程本体。符号研究课程本体注重把握符号自身的形式 ,脱离生活 ,脱离实际 ,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是一种师本教育。它造成非实用课程的扩张和单向传输性教学的发生 ,导致课程实施低效和教育资源浪费。符号实践课程本体拒绝无意义的形而上重复 ,把指向生活实际作为符号使用实践的最终取向 ,体现了符号与人的和谐关系 ,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符号文化 ,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是一种生本教育。它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揭示符号研究课程本体和符号实践课程本体的机理 ,真正实现由前者向后者的回归 ,是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处在边缘之地的教育人类学是在人类学与教育学的对话交融中生成发展的。教育人类学的原点性、本体性问题至少有三个:一是人类为什么需要教育人类学?二是谁需要教育人类学?三是人类需要教育人类学做什么?完成什么使命?三大问题互有内在关联,它们的提出和解决可以让教育人类学在人类学术体系和知识体系中有所作为,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礼平  陈伯利  
现代继续教育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职业教育相依相成。英国始终把继续教育界定为除大学外的所有非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岗位培训"是它的根本任务;美国的继续教育也定位在"对已离校者进行的各种职业教育与训练",主要是对各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的补充、拓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倩  宁永红  刘书晓  
技工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为我国各个时期培养了大批工作在一线的中、高级技术工人。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技工学校的发展历程,结合当前技工教育对实现"中国制造2025"、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重要作用,提出未来技工教育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回归以行业企业为主导,强化工匠精神的培育,开展学徒式学习,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等发展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