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9)
- 2023(11250)
- 2022(10047)
- 2021(9602)
- 2020(8050)
- 2019(18324)
- 2018(18509)
- 2017(35760)
- 2016(19327)
- 2015(21666)
- 2014(21247)
- 2013(20677)
- 2012(18610)
- 2011(16653)
- 2010(16451)
- 2009(15305)
- 2008(14420)
- 2007(12295)
- 2006(10701)
- 2005(9135)
- 学科
- 济(69953)
- 经济(69870)
- 管理(57772)
- 业(53402)
- 企(46073)
- 企业(46073)
- 方法(34168)
- 数学(29130)
- 数学方法(28772)
- 财(19942)
- 农(18497)
- 中国(17430)
- 业经(16923)
- 学(16315)
- 务(14137)
- 财务(14070)
- 财务管理(14051)
- 理论(13760)
- 地方(13625)
- 企业财务(13370)
- 和(12519)
- 贸(12519)
- 贸易(12513)
- 制(12411)
- 农业(12361)
- 易(12135)
- 技术(11647)
- 环境(11411)
- 教育(10744)
- 划(10255)
- 机构
- 大学(263744)
- 学院(262877)
- 管理(109120)
- 济(96253)
- 理学(95008)
- 理学院(94021)
- 经济(93970)
- 管理学(92382)
- 管理学院(91917)
- 研究(80886)
- 中国(59258)
- 京(55488)
- 科学(51985)
- 财(44762)
- 所(39487)
- 业大(39125)
- 农(38339)
- 中心(37606)
- 财经(36620)
- 江(36555)
- 研究所(36079)
- 范(35407)
- 师范(35118)
- 北京(34746)
- 经(33212)
- 州(30868)
- 农业(30040)
- 院(29539)
- 师范大学(28194)
- 技术(28162)
- 基金
- 项目(185018)
- 科学(145046)
- 研究(137687)
- 基金(133213)
- 家(114849)
- 国家(113868)
- 科学基金(98668)
- 社会(84486)
- 社会科(79902)
- 社会科学(79882)
- 省(72765)
- 基金项目(71673)
- 自然(64871)
- 自然科(63337)
- 自然科学(63323)
- 教育(63271)
- 自然科学基金(62173)
- 划(60938)
- 编号(58878)
- 资助(54389)
- 成果(47503)
- 重点(40496)
- 部(39944)
- 课题(38638)
- 创(38504)
- 发(38241)
- 项目编号(37309)
- 创新(35746)
- 科研(35423)
- 大学(34883)
- 期刊
- 济(102387)
- 经济(102387)
- 研究(73574)
- 中国(44917)
- 学报(41069)
- 管理(37752)
- 科学(36767)
- 农(34720)
- 财(34074)
- 教育(31439)
- 大学(30395)
- 学学(28097)
- 农业(24737)
- 技术(22222)
- 图书(20346)
- 融(18867)
- 金融(18867)
- 业经(18689)
- 财经(16606)
- 经济研究(16285)
- 理论(14429)
- 情报(14260)
- 经(13969)
- 实践(13642)
- 践(13642)
- 书馆(13535)
- 图书馆(13535)
- 科技(13070)
- 问题(12820)
- 业(12085)
共检索到368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仪 张娟
个人信息承载着读者尊严与自由等人格价值,对它的保护则是图书馆对读者进行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但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时常被他人任意处理,这既阻碍了读者人格价值的实现,又降低了图书馆对读者人性化服务的质量。文章立足于我国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数字化建设的实情,通过价值思辨、借鉴美欧经验并研判国内学说,建议设定人格权保护读者个人信息,以此促使图书馆等信息处理者关怀读者的人格,进而应对网络时代图书馆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构造人格权时,立法者宜按照读者人格尊严与人格自由的不同价值尺度设定对应的权利行使规则,以实现对两种价值的具体关怀;同时为满足图书馆优化信息管理等需求,限制部分规则的适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仪 张娟
个人信息权利的设置是图书馆读者人格得到关怀的重要立法途径。我国立法者需立足于本国法律文化传统并借鉴欧美经验,对读者赋予个人信息人格权,在此基础上设计层级化的权利内容,进而赋予这些内容不同的效力,以此来实现图书馆读者的不同人格价值诉求,同时回应图书馆等机构对信息加以处理与利用的现实需求。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红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专门立法,是在《民法典》人格权编之个人信息保护规范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而来,二者协力共同构筑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规范体系。《民法典》人格权编确立了个人信息民事权益的基本框架,《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个人信息的性质、定义、类型、处理原则、处理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等方面发展了《民法典》的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个人信息保护法》在《民法典》人格权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规定了个人信息的国家保护义务,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建构了全面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在法律适用上,《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民法典》存在前者优先适用以及二者协同适用两种情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仪 张娟
文章立足于我国图书馆实情,运用价值分析法,借鉴欧美经验,提出通过立法保护个人信息,以实现读者的人格价值。建议立法者以读者尊严等为起点,衍生出相应的保护规则,进而探索不同规则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读者 个人信息 立法保护 人格价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一维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让读者个人信息权益受到威胁。在读者个人信息收集、传播、使用、安全管理和二次开发上,都有可能使读者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而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还不太适应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读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为了构建一个比较完备的读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屏障,应加快立法进程,完善配套法律、罪名体系、监管机构和救济体系。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读者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瑞芳 李玲 徐敬宏
微信息环境下,读者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图书馆微服务,图书馆开展微服务要重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文章界定了图书馆微服务的范畴,对读者个人信息进行重要度、敏感度分析,详细论述了图书馆微服务背景下读者个人信息安全受到的内外部威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策略。
关键词:
图书馆 微服务 个人信息 隐私保护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仪 孙佳
在云计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的真实性、保密性与可用性等存在安全风险,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也遇阻。文章剖析了前述风险的成因,立足于国内实情并借鉴美欧经验,指出我国可分步骤地治理图书馆,以此来应对风险。治理者需要协调发挥图书馆行业规范与法律等制度的作用,并采取与制度相配套的措施(如对馆员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从而在维护读者权益与促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之间寻求平衡。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仪
个人信用信息是其主体人格尊严与自由的载体,而不同机构与组织在各种利益驱使下频繁地共享信息,这引发了主体人格权益保护的危机。为应对危机,运用价值分析方法并吸取欧美立法精髓,同时结合国内征信业发展与治理的现状,对《征信业管理条例》进行分析,建议我国通过统分结合的立法手段来规制信息共享行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军
法人人格权与自然人人格权具有不同性质,法人人格权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构造,是为了保护自然人以团体形式存在的人格利益。在人格权的基本构架上必须坚持以自然人人格权为基本形态,只有在相应的自然人人格利益可以经历团体性的转化,能够为个体作为团体成员的方式来享有时,相关的人格利益才可以构造为法人人格权,从而通过保护法人人格权,来实现对团体成员的特殊形态的人格利益的保护。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肃之
大数据环境在推动数字化阅读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读者在线服务协议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条款不仅有利于保护读者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保护图书馆的合法权益和数字化阅读的良性发展。个人信息保护条款在制订过程中应秉持依法原则、平衡原则、同意原则与公开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和相关立法条款,重点规定读者个人信息的范围,读者个人信息的收集、提供与利用过程,以及读者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权利。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仪 张娟
高校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的效用能够通过共享得到发挥。但在共享活动中,读者与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缺失对信息安全造成了风险,这又阻碍了信息效用的充分发挥。针对此问题,我国应当综合应用立法规制与高校自律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来提升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共享。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献忠 钟和平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文关怀,肩负立德树人重任的高校德育更应努力凸显这一特质。近年来,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步向高校德育领域渗透。对话德育的缘起有其深厚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意蕴。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对话德育建构,可从对话理念人本化、对话关系伙伴化、对话场域生活化、对话文本人文化和对话方法人性化等五个路向进行。
关键词:
对话德育 人文关怀 灌输 建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商晓帆
本文强调了尊重读者权利和保障图书馆员权益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在图书馆的服务过程中既要强化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也要体现对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人文关怀,只有解决好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的人文关怀问题,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才能全面体现。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图书馆 读者权利 图书馆员权益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者鹏
未成年读者具有特殊的身份信息风险、痕迹信息风险、账户信息风险和服务信息风险,需要对其个人信息加以专门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信息处理的规则层面。目前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存在可操作性不足、多元主体不协调、相关实践缺乏等瓶颈,需要在相关政策中构建区分保护、协作保护的规则,并加强行业引导、开展系统教育、探索规范流程,以确立政策实践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