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6)
2023(5531)
2022(4649)
2021(4426)
2020(3342)
2019(7089)
2018(7154)
2017(12453)
2016(6919)
2015(7405)
2014(6843)
2013(6203)
2012(5414)
2011(4900)
2010(5197)
2009(5062)
2008(4668)
2007(4201)
2006(3675)
2005(3406)
作者
(16938)
(14028)
(13642)
(13286)
(8874)
(6710)
(6310)
(5380)
(5294)
(5128)
(4698)
(4656)
(4344)
(4326)
(4318)
(4231)
(4211)
(4193)
(4025)
(4001)
(3497)
(3385)
(3375)
(3283)
(3247)
(3169)
(3108)
(3107)
(2737)
(2727)
学科
(19707)
经济(19678)
管理(18201)
(14993)
(13164)
企业(13164)
理论(8008)
中国(7341)
教育(7101)
(6968)
业经(6140)
教学(5926)
方法(5893)
(5778)
(5654)
(4999)
农业(4475)
(4439)
贸易(4433)
(4300)
(4285)
学法(4011)
教学法(4011)
(3958)
银行(3956)
(3860)
金融(3858)
(3791)
数学(3755)
地方(3754)
机构
学院(89794)
大学(87545)
(29241)
管理(28894)
经济(28401)
研究(26908)
理学(23935)
理学院(23632)
管理学(23081)
管理学院(22899)
中国(20378)
(18000)
科学(16385)
(15967)
(15754)
师范(15635)
(14894)
(12970)
(12656)
中心(12458)
财经(12237)
师范大学(12231)
技术(12179)
职业(12084)
研究所(11463)
北京(11170)
(10913)
教育(10779)
(10518)
业大(9977)
基金
项目(53075)
研究(44942)
科学(40959)
基金(34994)
(29212)
国家(28873)
社会(26395)
社会科(24788)
社会科学(24784)
科学基金(24722)
教育(23040)
(22459)
编号(21198)
成果(18463)
(18299)
基金项目(17626)
课题(15244)
(14382)
自然(13777)
自然科(13434)
自然科学(13432)
资助(13414)
自然科学基金(13164)
项目编号(12987)
重点(12390)
(11994)
(11667)
(11575)
规划(11474)
(11136)
期刊
(39890)
经济(39890)
研究(30490)
教育(22565)
中国(20768)
(13916)
管理(12702)
学报(12620)
(10939)
科学(10754)
大学(9956)
技术(9809)
学学(8734)
图书(7739)
业经(7671)
农业(7583)
职业(7494)
(7399)
金融(7399)
财经(7065)
(6210)
经济研究(6188)
书馆(5869)
图书馆(5869)
(5140)
论坛(5140)
(4797)
问题(4666)
技术教育(4572)
职业技术(4572)
共检索到141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菁  
"德育人文关怀"这一课题在被提出的三十多年中,逐步受到广大学者和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新理念后,德育人文关怀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如何将德育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来,落实到能够让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中来,既是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桂华  
人文关怀的话题不但在实践领域需要引起重视,而且在图书馆学教育与研究环节也需要强调。文章指出目前我国图书馆学领域存在对人文操作的忽视现象,而人文操作作为实现人文关怀的必然途径,在世界各国已被充分强调。论文具体讨论了人文操作的实施问题,并提出了在培养人文操作环境过程中各类组织的责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社会高速发展变革对大学生的意识观念造成了极大冲击,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也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社会发展新时期对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催生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的现实需求,将人文关怀与其深度融合能够促进教学成效的大幅提升,为社会培养大批优质人才。由刘玉萍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将人文关怀理念注入高职教育体系进行融合研究,在深度评析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揭示了思政教育的本质,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高职学生思想观念完善进步与校园氛围的全面改善提供了现实指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献忠  钟和平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文关怀,肩负立德树人重任的高校德育更应努力凸显这一特质。近年来,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步向高校德育领域渗透。对话德育的缘起有其深厚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意蕴。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对话德育建构,可从对话理念人本化、对话关系伙伴化、对话场域生活化、对话文本人文化和对话方法人性化等五个路向进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具有极强的契合性,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等方面对于提高人文关怀度也是具有着重要价值。故而,从时代价值的角度来说,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具有诸多特定意义。对此,我们则是需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接受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在第二课堂以及第三课堂教育活动中进行自我学习,实现自我成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申辉  
人文关怀既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的,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感化和教化的有效形式。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人文关怀缺失问题,过于依赖灌输式教育,忽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素养的培育;道德实践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大学生主体地位。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突破"灌输型"教育观,密切依靠大学生,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纯粹管理型"育人观,服务大学生,为大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突破"知识技术型"人才观,全面发展大学生,涵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文伟  朱英  李成龙  李俊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应全方位、全过程地贯穿于德育实践之中,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促使德育不断走向人性化与科学化的统一。以此为基本工作理念,东华大学实施开展了"研究生德育关怀工程",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尊重研究生的选择,顺应研究生的需求,发展研究生的能力,创新研究生德育载体,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艺超  
通过对人文关怀概念的认识和对公共图书馆人文关怀实践的分析,对现阶段图书馆的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以期未来的事业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动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陆光华  
馆员隐性知识实现显性转化其重要意义在于馆员个人价值得到尊重和关怀、个人发展得到完善;在于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实现,这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理想,是实践图书馆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雪蓉  
人文关怀是研究生培养和导师岗位职责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其意蕴内涵包括:树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担负给予他人友善与关爱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关怀关系;积极自觉的关怀行动等。在实践中,导师应建立并维护师生良好的关系,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人文关怀氛围,掌握必要的人文关怀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履行人文关怀职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清堂  
随着中国核建业务快速拓展和经营环境的变化,职工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并论述了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现实必要性,最后结合中国核建在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笔者看法和思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梅萍  
人不仅是实体的存在,更是意义的存在。面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不少人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产生了身心分离的碎片感、疲惫感、宿命感和无助感。要走出这种困境,德育工作必须改变“纯工具化”理性,赋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包括对生命情感的关怀、对终极信仰的关怀、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怀和对苦难与死亡意义的关怀,引导人们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现实的物质纷扰,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钟建江  
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实现人性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是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境界,否则是很难真正实现人性化管理的目标的。以人为本,在管理中提倡人文关怀已是企业管理的大势所趋,但也常常使管理者无所适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不同程度地对人文关怀产生了误区,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误区一:把人文关怀与讲人情混为一谈。认为在工作中、管理上,员工时时处处要得到关心,违纪时也不能批评,更不能处分。这样的"以人为本",实际上是把人文关怀与讲人情混为一谈,这种简单化的认识是不科学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睿  周亚亭  
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不断深化,高校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也逐步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应将人文关怀融入课程教育管理、人文教育管理、社会实践管理、网络教育管理、就业教育管理中,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在完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仕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