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7)
- 2023(2077)
- 2022(1583)
- 2021(1610)
- 2020(1174)
- 2019(2726)
- 2018(2670)
- 2017(4638)
- 2016(2483)
- 2015(2780)
- 2014(2884)
- 2013(2647)
- 2012(2570)
- 2011(2453)
- 2010(2542)
- 2009(2507)
- 2008(2629)
- 2007(2425)
- 2006(2295)
- 2005(1989)
- 学科
- 济(12320)
- 经济(12302)
- 管理(6911)
- 业(5968)
- 企(5906)
- 企业(5906)
- 方法(5059)
- 理论(4928)
- 学(4711)
- 中国(3634)
- 教育(3218)
- 数学(3157)
- 业经(3113)
- 数学方法(3096)
- 和(2832)
- 财(2381)
- 农(2302)
- 经济学(2277)
- 制(1969)
- 策(1945)
- 经济理论(1836)
- 融(1742)
- 金融(1742)
- 思想(1668)
- 农业(1627)
- 银(1598)
- 银行(1597)
- 体(1584)
- 政治(1553)
- 行(1550)
- 机构
- 大学(43625)
- 学院(41564)
- 济(17311)
- 经济(16927)
- 研究(14699)
- 管理(14685)
- 理学(12747)
- 理学院(12520)
- 管理学(12305)
- 管理学院(12203)
- 中国(10383)
- 京(9591)
- 科学(8568)
- 财(8377)
- 范(7280)
- 师范(7239)
- 所(7191)
- 财经(6728)
- 研究所(6558)
- 北京(6137)
- 经(6089)
- 师范大学(6087)
- 经济学(6068)
- 江(6064)
- 中心(5774)
- 院(5204)
- 经济学院(5200)
- 财经大学(5098)
- 州(4871)
- 教育(4780)
共检索到63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夏铸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关于段义孚先生理论意涵的发言,若是提供给《旅游学刊》发表,可以凸显定位空间的地方感建构与异地之行逐渐普遍化,因移动造就两点间的延伸性空间,以及两个不同性质空间的全球并置。由神圣安全维护的地方感,到补偿日常生活中集体消费不足,再到时空压缩下网红打卡符号,是旅游研究潜藏的空间知觉与结构转变的社会与历史过程。尤其,联系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理论贡献与在新自由主义霸权下的当前处境,更能凸显段先生的理论意涵。
关键词:
段义孚 地理学者 人文主义地理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义孚 志丞 左一鸥
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其一。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段义孚和雷尔夫(Edward Relph)、布蒂默(Anne Buttimer)、莱(David Ley)、赛明思(Marvyn Samuels)和恩特里金(Nicholas Entrikin)等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代表人物。1976年段义孚发表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一文,1978年这些学者一起出版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第一部论文集《人文主义地理学》。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协调社会科学与人之间的关系,容纳知性(understanding) 与智慧(wisdom),客观(objectivity)与主观(subjectivity)以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主要任务是发展方法论,并深刻理解人类在世界所处的地位。本文各部分都渗透着这个主题。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社会批判立足点是伦理和道德。它强调人们对自然、对世界的感悟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这种感悟力。第一,地理学关注不同地方的差异,地方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各个地方特点的差异上。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受到地方,各种感受的综合形成了地方感;第二,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是把强权加在自然之上,从而扭曲了自然的本来形态。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将提升人类的道德;第三,想象力是一种对世界的感悟能力,文化则是想象力的产物。人类在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时也会陷入怪圈。本文最后指出,人文主义地理学者必须能够把握大量的事实,同时洞悉人类对自然感悟的复杂与精妙。
关键词:
人文主义地理学 地方 人与自然 文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苏
如何梳理人文主义地理学与其他流派间的关系?其中蕴含着怎样的规律?人文主义地理学自产生伊始,就与其他流派不断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背后有两方面的机制:其一,人文主义地理学内部需不断平衡个体与整体、主观与客观等思想的张力,形成“钟摆思维”(2);其二,对此张力的平衡与其他流派的冲融关系并行,令其自身不断演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旭
在一系列人文主义地理学著作中,段义孚阐述了自己的恋地情结:与死亡谷沙漠的地理邂逅时,主体自我找到了客体对应物;正是在石头、光线、风和沙子组成的广袤荒凉与寂静中,自我感到了安慰、养育和庇护。段义孚基于此经验指出了自我与风景的可能关系:美是非人的,甚至是无生命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尚意
许多旅游地理学研究采用日记、游记,以及微博等即时通讯的个人感言作为研究素材,用以揭示人们的地方感。采用了这些体现书写者主体性的研究素材,是否就意味着研究者已经确立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立场?如果不是这么简单,那么如何使用这些素材,才能充分体现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视角?这便是本文思考的问题。一、从反思自己的研究切入这里列举一篇未采用人文主义地理学立场的典型案例。笔者曾与学生一起用《鲁迅日记》作为研究素材,将鲁迅在北京生活工作期间居住、工作、购物、会友等活动的地点标注在地图中,并与城市空间的基底叠加,从而理解鲁迅为何选择不同的地点~((4))。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的刘闯研究员一直致力于科学数据的共享,她建议笔者将这套数据分享在她和同事们运营的数据平台上~((5))。文章发表后马上有读者关注,并发来邮件,指出数据中的两个地名其实都是民国时期的东安市场(位置在今王府井商业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尚意
《旅游地理学手册》(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ourism Geographies)开篇的第一句话是:地理学对旅游地"地方性"的研究进展很快。近几十年地理学中的各种"转向"(例如"文化转向"、"制度转向"),导致学者们重新审视关于"地方"的各种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煦丹 黄剑
1970年代,人文主义地理学兴起。作为一种基于存在主义与现象学衍生出的看待地理现象的概念视角,它旨在通过对人类经验和对空间、地方以及自然世界的全新理解,达成对地理现象的探索~((2))。这一视角的出现是对实证主义的一种回应和批判,也使坚持“主体性的回归”成为许多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
人文主义地理学 地方性 单丛茶 标识性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萌萌 龚胜生
地理学研究可持续发展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该文依托CNKI数据库、读秀资源库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限定主题词为“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性”,采用CiteSpace软件对1994—2021年中国地理学者“可持续”研究的核心力量、重点区域与重要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地理学者“可持续”研究的过程可分为快速兴起(1994—2001年)、稳定发展(2002—2011年)和整固深化(2012—2021年)三个阶段。2)中国开展“可持续”研究的地理学者多达624位,主要是自然地理学者和人文地理学者,研究机构多达258个,主要是中国科学院所属地理单位,机构间合作具有空间邻近性,机构空间分布具有东、中、西梯度分异性;中国地理学者“可持续”研究的对象区域以地方行政区域为主,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特色鲜明。3)中国地理学者“可持续”研究的重点领域有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伦理、消除贫困与可持续生计、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城市可持续发展、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等。4)未来中国地理学者的“可持续”研究应在可持续发展专业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拓展、可持续发展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下功夫。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慧慧 周尚意
中国大陆地理学界对人文主义地理学与现象学之关系的介绍不甚充分,引介的文章数量十分有限,且多集中介绍段义孚先生的作品和观点。文章通过评介另一位著名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大卫·西蒙的《生活世界地理学——动、静和相遇》,旨在促进人们更为深入地了解人文主义地理学。此书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代表著作之一,出版之际正值西方人文主义地理学盛行。全书共分为5大部分,其中第二、三、四部分集中了作者的学术观点,分别对应该书副标题中的"动""静"和"相遇"。现象学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内容比较艰涩。因此文章结合该书提到的例子和经验中的例子,凝练出该书的重要观点,并使其形象化。文章评介该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该书通过抽象的现象学的概念和方法实现了对大量日常环境经验的描述;第二,该书内容对规划设计以及环境教育相关人士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第三,该书并没有实现人文主义地理学与"科学的"现代地理学的直观对比,因此尚未显性化现象学研究方法的优长;第四,以现象学态度反观本评介,本评介当然也带有两位作者的主体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尚意 许伟麟 李建平
人文主义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种认识论,其特点是我向性、诉诸情感和感悟性。以往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分析案例多关注地方感的主体性,而对认识与被认识的循环过程中的人文主义特点关注不够。本文以《北京文脉》一书的三幅插图为例,对比插图者自述和读者(本文作者)的读后感,分析北京城市空间认识过程中的人性提升。主要结论有二,一是在三幅插图的作者和读者的空间认识过程中,感悟性更重要;二是插图作者和读者均经历了“文本—基于文本的感悟—超越文本的提升”的认识循环,这个过程是人性提升的必然途径。因此,在每次修改城市规划时,人们一定要回答人性有何提升。
关键词:
人文主义地理学 北京城市 空间感知-认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尚意
1970年代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在1980年代有许多人开始诟病其方法论比较薄弱~((1)),或者有人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说教多、实践少”~((2))。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意味着人们难以采纳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随着后现代主义大潮的到来,挑战一切既有方法论成为主旋律,一些尚未搞懂人文主义地理学方法的人们也就绕过人文主义地理学。如此,就好比一个人,决定不吃3个馒头来消除饥饿感,而是直接吃第3个馒头。2022年8月10日,人文主义地理学创始人段义孚先生仙逝。在缅怀这位睿智的地理学前辈之际,中国学者也在反思。本组笔谈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介绍了他们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认识。除了参加笔谈的学者,其他未能参加笔谈的学者也在自己的研究中不断探索如何采用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立场。尽管我们还不能给这些学者贴上“人文主义地理学者”的标签,但这样的探索具有重要价值,其一是与坚持“科学主义至上”的学者保持对话,其二是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学者对话,其三是与人文主义地理学者自身对话,并在对话中找到各个方法论存在的价值,从而推进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不断发展,其中有些人开始进入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阶段。
关键词:
人文主义地理学 方法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尚意 许伟麟 李建平
人文主义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种认识论,其特点是我向性、诉诸情感和感悟性。以往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分析案例多关注地方感的主体性,而对认识与被认识的循环过程中的人文主义特点关注不够。本文以《北京文脉》一书的三幅插图为例,对比插图者自述和读者(本文作者)的读后感,分析北京城市空间认识过程中的人性提升。主要结论有二,一是在三幅插图的作者和读者的空间认识过程中,感悟性更重要;二是插图作者和读者均经历了"文本—基于文本的感悟—超越文本的提升"的认识循环,这个过程是人性提升的必然途径。因此,在每次修改城市规划时,人们一定要回
关键词:
人文主义地理学 北京城市 空间感知-认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艾依然 张茵
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保留乡村地方感与艺术化再创造,是美丽乡村建设和社区营造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艺术介入本质上属于"地方再建构"行为。基于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搭建"再建构环境模型",对现有乡村旅游艺术介入路径进行分类,继而以北京昌平上苑艺术家村和密云张泉乡居为案例,通过对比研究,构建乡村旅游艺术介入模式。研究以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和观察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乡村艺术化"介入路径是有根基的、稳定的、可持续的,而"艺术乡村化"路径则显现出根基不稳、难以持久的问题。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炼出具有实践意义的"乡村-艺术共振型"乡村旅游艺术介入模型,并从人地关系、居有者意向、相关主体关系3个层面,对模型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促进乡村社区的艺术再建构式甦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П.李多夫 Е.М.尼科拉耶夫斯卡婭 楊郁華
斯大林改造自然计划,向整个科学界提出了许多崭新的任务。因而,必须重新考虑综合地理考察的方向和方法论,使综合地理考察奉行这个方针:不仅要研究现象(客体),还要研究种种过程。地理学者的任务,除了要对现象的空间分布状况,加以描述(确认)以外,还应该阐明个别现象以及整个自然综合体的发展途径与泉源。要达到这个要求,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对于处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种种过程本身,以及对于这些过程的发展结果,不仅要研究出它们的性质上的特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技术或硬件配置不是神话,它们的本相只是工具。几年之间就快速繁殖到“乱花迷人眼”地步的远程教育理论,终于破除了飞扬跋扈的技术崇拜,重新担负起自己对“人”的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