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8)
- 2023(6016)
- 2022(4734)
- 2021(4603)
- 2020(3750)
- 2019(7949)
- 2018(8030)
- 2017(13709)
- 2016(7712)
- 2015(8838)
- 2014(8116)
- 2013(7214)
- 2012(6517)
- 2011(5819)
- 2010(6071)
- 2009(5467)
- 2008(5538)
- 2007(5470)
- 2006(4573)
- 2005(3825)
- 学科
- 管理(26930)
- 业(26462)
- 企(24152)
- 企业(24152)
- 济(20870)
- 经济(20850)
- 技术(14258)
- 技术管理(11251)
- 中国(10448)
- 教育(8340)
- 业经(7747)
- 理论(7593)
- 农(6920)
- 方法(6656)
- 财(5915)
- 教学(5894)
- 制(5275)
- 地方(4858)
- 农业(4816)
- 银(4737)
- 银行(4732)
- 划(4600)
- 行(4565)
- 策(4510)
- 数学(4479)
- 和(4468)
- 数学方法(4407)
- 学(4321)
- 融(4131)
- 金融(4130)
- 机构
- 大学(96522)
- 学院(94864)
- 管理(37162)
- 济(34259)
- 经济(33431)
- 理学(31729)
- 理学院(31349)
- 管理学(30809)
- 管理学院(30596)
- 研究(29822)
- 中国(20981)
- 京(20009)
- 科学(16862)
- 财(16412)
- 江(15783)
- 范(15219)
- 师范(15136)
- 中心(13530)
- 所(13026)
- 教育(12776)
- 北京(12691)
- 州(12686)
- 技术(12544)
- 财经(12476)
- 师范大学(11847)
- 研究所(11675)
- 业大(11515)
- 院(11391)
- 经(11256)
- 职业(10819)
- 基金
- 项目(63127)
- 研究(52977)
- 科学(51562)
- 基金(42672)
- 家(35383)
- 国家(34969)
- 社会(33427)
- 社会科(31568)
- 社会科学(31559)
- 科学基金(31465)
- 省(28120)
- 教育(26762)
- 划(22732)
- 编号(22709)
- 基金项目(22504)
- 创(20407)
- 成果(19632)
- 创新(17757)
- 自然(17623)
- 课题(17406)
- 自然科(17286)
- 自然科学(17283)
- 自然科学基金(17001)
- 年(14836)
- 资助(14779)
- 项目编号(14665)
- 重点(14435)
- 大学(14168)
- 规划(14150)
- 发(13920)
共检索到152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祖翼
构建现代和谐大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高校广大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我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文化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现代大学新的使命。这要求我们在构建中国现代和谐大学的努力中,必须坚持贯彻落实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燕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可以看作是对过去单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到人与经济、与社会、与环境全面和谐的一个深刻概括。在西部开发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要实现西部的和谐发展,在西部开发中就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实行思路创新:彻底改变在西部建立能源原材料基地的思路、采取“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和谐社会 资源稀缺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从系统的观点看,和谐问题可归结为系统的和谐性问题。和谐是一种系统的状态,它是一种有效率的"和",而无效率的"和"不是和谐。系统和谐的状态需要从系统的协调性、均衡性、稳定性与优化性四个方面来认识。协调、均衡、稳定及优化是系统和谐的必要条件,同时优化也是系统和谐的目标所在。
关键词:
和谐 和谐社会 系统和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鲍浩如 杨志华
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要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在21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一个必须破解的难题就是处理好现代化与生态化转型的关系。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的生态现代化转型不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绿色要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指导,基础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要义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战略观,关键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最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在于,为化解现代化与生态化转型的矛盾提供了具体思路,那就是解决好三对矛盾,即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公共生态利益与私人经济利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前瞻性、辩证性、人民性等特征。深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将为实现新型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解决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上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对全球诸多发展中国家探索后发现代化发展之路也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鲍浩如 杨志华
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要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在21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一个必须破解的难题就是处理好现代化与生态化转型的关系。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的生态现代化转型不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绿色要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指导,基础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要义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战略观,关键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最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在于,为化解现代化与生态化转型的矛盾提供了具体思路,那就是解决好三对矛盾,即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公共生态利益与私人经济利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前瞻性、辩证性、人民性等特征。深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将为实现新型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解决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上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对全球诸多发展中国家探索后发现代化发展之路也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铭钟
大学是社会的文化高地,应当提升文化自觉,努力构建以和谐理念为内涵的大学制度文化,促进精神与物质、科学与人文、通识与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发展。当前,和谐正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而和谐的基础,则是高等教育内部架构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就一所大学来说,能体现其底蕴的,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外在物质形态,还在于它的内在精神形态。因而,一所大学的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少鹏
作者认为,政府创新主要是指政府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创新,内容大致包括管理与服务的长远战略选择、功能目标定位、政策策略制定、组织结构设计、运作流程设定、运行机制构建、组织绩效评估、以及新兴技术运用等。从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创新的关系这个针对性来讲,至少需要自觉认识和正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以合理的公共政策为政府管理社会的根本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与为社会服务的同一性;作为机制性改革的政府创新。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府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喻国良
如果说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那么利益协调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不断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红
合作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组织载体,在和谐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和谐社会的内涵以及发展合作经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并论述目前传统合作经济制度的缺陷,提出合作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合作经济制度 缺陷 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国庆 钱明辉
本文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三大社会部门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而市场营销有助于政府部门完成行政目标,实现地区和谐发展;有助于营利组织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获得可持续的和谐发展;有助于非营利组织提升服务水平,取得壮大与和谐发展。文章提出,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环境,我们需要创新营销理念,丰富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创新营销组织,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创新营销技术,提升构建和谐社会的手段。通过与时俱进地推进这些方面的创新,充分发挥营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市场营销 营销创新 和谐社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和秀星
文章立足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的现状和宏观调控背景,从国家审计的视角,深入分析当前金融审计职能重新定位的重要意义,并深刻阐述了创新和完善现行金融审计职能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国家审计 金融审计 和谐金融 职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付乐 赖华林 徐迎新 陈忠彬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力量源泉。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了物质基础。因此,金融创新是金融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但是,金融创新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又使金融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娜 万彤
高职教育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硬件的不断加强,在软件方面(人文素质、校园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为契机,分析了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新模式、新路线,新趋势"的改革创新思路,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文化品位创造前提条件,从而构建和谐高职校园文化,更好地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国和
布吉是2006年4月29日原布吉街道"一分为三"后新成立的街道,位于龙岗区西部、深圳市中部,紧邻特区,是特区的"北大门"。管辖面积30.89平方公里,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凌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的改革和发展为主题,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对于推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挥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