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9)
- 2023(11624)
- 2022(9840)
- 2021(9055)
- 2020(7187)
- 2019(16355)
- 2018(16073)
- 2017(28517)
- 2016(15673)
- 2015(17893)
- 2014(18650)
- 2013(18477)
- 2012(17896)
- 2011(16693)
- 2010(17123)
- 2009(15830)
- 2008(15764)
- 2007(14347)
- 2006(13289)
- 2005(12433)
- 学科
- 济(84768)
- 经济(84692)
- 管理(40547)
- 业(35697)
- 中国(27497)
- 企(27470)
- 企业(27470)
- 地方(27230)
- 方法(21987)
- 农(20518)
- 业经(18872)
- 数学(17620)
- 数学方法(17427)
- 学(16659)
- 地方经济(16012)
- 财(14953)
- 制(14475)
- 农业(14136)
- 融(14030)
- 金融(14029)
- 银(13533)
- 银行(13520)
- 发(13477)
- 行(13194)
- 理论(12991)
- 和(12161)
- 贸(12022)
- 贸易(12006)
- 环境(11947)
- 易(11444)
- 机构
- 学院(227568)
- 大学(226414)
- 济(98518)
- 经济(96164)
- 研究(88937)
- 管理(77877)
- 中国(70048)
- 理学(63308)
- 理学院(62354)
- 管理学(61311)
- 管理学院(60834)
- 京(51208)
- 科学(50904)
- 财(47075)
- 所(45831)
- 研究所(40329)
- 中心(40201)
- 江(39182)
- 范(35264)
- 师范(34953)
- 财经(34608)
- 农(34550)
- 北京(34113)
- 院(32058)
- 州(31602)
- 经(31148)
- 经济学(30377)
- 省(28390)
- 师范大学(27930)
- 业大(27484)
- 基金
- 项目(132615)
- 研究(104830)
- 科学(102418)
- 基金(90182)
- 家(76991)
- 国家(76169)
- 社会(64879)
- 科学基金(63864)
- 社会科(61204)
- 社会科学(61191)
- 省(53366)
- 教育(48746)
- 基金项目(46474)
- 编号(44946)
- 划(44058)
- 成果(39146)
- 资助(36870)
- 自然(36789)
- 自然科(35780)
- 自然科学(35773)
- 发(35436)
- 自然科学基金(35115)
- 课题(33455)
- 重点(30853)
- 发展(29241)
- 展(28757)
- 部(28672)
- 年(27821)
- 创(26944)
- 性(26926)
- 期刊
- 济(134327)
- 经济(134327)
- 研究(83156)
- 中国(63359)
- 教育(38858)
- 财(37111)
- 管理(34004)
- 农(33631)
- 学报(30970)
- 科学(29580)
- 融(26826)
- 金融(26826)
- 大学(24193)
- 技术(23997)
- 农业(22877)
- 学学(21409)
- 经济研究(21054)
- 业经(20679)
- 财经(17756)
- 图书(17374)
- 问题(16290)
- 经(15631)
- 贸(13502)
- 书馆(13257)
- 图书馆(13257)
- 国际(12706)
- 世界(12610)
- 坛(12494)
- 论坛(12494)
- 技术经济(12306)
共检索到403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强
人文—经济地理学作为交叉学科,在我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其过程中也存在三大分异现象。为更好更快地促进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来自全国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带头人围绕"人文—经济地理学未来发展"这一问题,广泛交流了各自对未来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性思考,探讨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如何在为国家、地方和部门服务的同时,促进学科发展。通过热烈讨论,会议最终明确以下两大学科发展方向:一是,人文—经济地理学应以地球表层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相互作用的时空规律为科学命题,以解决地球表层不同空间尺度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来构建自身科学体系;二是,人文—经济地理学要在社会应用体系中有凸显其科学价值,广泛开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为社会发展做出具有显示度的贡献。
关键词:
人文—经济地理学 学科建设 发展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国友
2012年2月18日,中国地理学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组织召开了"人文—经济地理学未来发展座谈会"。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陆大道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区域规划研究分会主任樊杰研究员、副主任张平宇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方创琳研究员、副主任周尚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小雷 雷军 段祖亮 杨兆萍 时卉 杨德刚 杨振
文章回顾了近20年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城市地理、旅游地理、乡村地理、人口和社会地理等人文与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在为国家和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在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背景下,面向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需求,面向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发展总目标,围绕干旱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复杂问题,创新干旱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开展了绿洲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干旱区主体功能区划及城乡统筹研究、重点地区城镇化格局演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疆旅游全产业链研究,发挥学科的科学支撑作用,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为美丽新疆建设、为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建设做出较大贡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Н.П.尼基京
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不应按此来割断,即与现有的要求相比他们没有提供什么,而应按此来割断,即与其前辈相此他们提供了些什么新的——列宁** 十八世纪俄国经济地理学的诞生有关人们经济活动的地理情况的资料,在各种古代的文献中都可见到。早在编年史中,"土地财产登记薄"中、"大地图"中、有关经济活动的官方文(?)中、关于各个远征的文献和关于大使的文献中,以及旅行家的日记和扎记中,都能发现各种经济地理性质的材料。但在十八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建国50 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本着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规划和理论总结,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咨询,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地理学人才。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理论和方法研究获得了全面发展。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学科体系 理论与方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国友
2010年12月11-12日,全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高级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文—经济地理学者110多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刘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昌贵 魏晓
2010年12月11—12日,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高级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文—经济地理学者110多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刘兴平副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永庆
知识经济的兴起必将对人地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一个新型的人地关系体系必将逐步形成。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也面临机遇和挑战。面向知识经济革新、发展经济地理学,强化经济地理人才培养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目前发展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经济地理学 新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泉
由中国地理学会召开的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学术会议,于1987年12月28日至1988年1月3日在经济特区深圳市召开。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吴传钧教授和王恩涌教授、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鲍觉民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出席学术会议的代表共119人,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梁怡讲师和陆超明讲师、日本秋田大学山下清海副教授,都宣读了学术论文,因此又是一次具有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人旭 李广斌
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实践和理论尚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试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现实表象和存在问题入手,分析问题背后的哲学根源,对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提出一些认识。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哲学反思 中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毕秀晶 汪明峰 宁越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软件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信息服务业的核心内容。软件服务外包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软件产业全球生产网络日益复杂。软件产业不断成为政府以及学者们研究的新热点,经济地理学视角的软件产业研究也不断涌现,但研究对象主要以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巴西等少数新兴软件国家为主,对中国软件产业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尚比较缺乏。基于此,文章综述国内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相关研究、总结研究方法、探寻一般研究思路,以期为中国区域及城市的软件产业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共同丰富与充实软件产业研究的理论与实证。在已有文献资料基础上,从软件产业空间分布及演变、软件产业空间格局形成的动力机制、软件产业集群、软件产业全球生产网络4个方面,对国外学者关于软件产业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总结软件产业相关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最后提出对国内软件产业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几点启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樊杰 孙威
过去5年,是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以面向中国健康城市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国家重大地域规划研制和战略咨询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得到中央政府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学科的理论方法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文—经济地理学者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方面有所突破,科技论文和学术专著数量与质量有所提升,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以及科学奖励有所进展。近年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交叉科学的定位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价值进一步明确、"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科架构已经成型、基于人地系统研究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面向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兴领域和方向有所加强、GIS技术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人文—经济地理学人文化倾向并不十分突出、面向政府决策层的服务能力走在前列,但国际交流强度不足、特别是前沿的学术思想研究与系统的理论创新还有待加强。未来中国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必须在交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手段、基础理论建设和学科结构优化、完善数据采集和空间模拟分析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过去10年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应用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针对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对科学基础建设的需要,文章讨论了未来10年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形成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方法,为我国不断强化的空间管治和因地制宜等发展观的实施提供地域功能管治原理;建立空间结构有序化演进学说,使之成为能够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强时空尺度转换与人文界面(线)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提升经济地理领域的规律性成果的水平创造条件;加快开发研制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系统,增强现代技术方法支撑学科建设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不断拓展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实现增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交叉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探讨,促进经济地理学产生质的飞跃。文章认为,以上五个方面重大问题的突破将有助于经济地理学发展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学科之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明星
层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陆大道院士的提议,由中国地理学会组织召开的。来自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目的有两个:一是全面总结过去多年来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所取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