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9)
- 2023(4428)
- 2022(3750)
- 2021(3514)
- 2020(3021)
- 2019(6310)
- 2018(6509)
- 2017(11077)
- 2016(6745)
- 2015(7807)
- 2014(7976)
- 2013(7518)
- 2012(7121)
- 2011(6268)
- 2010(6391)
- 2009(5858)
- 2008(5771)
- 2007(5510)
- 2006(4775)
- 2005(4236)
- 学科
- 济(17567)
- 经济(17527)
- 管理(17349)
- 业(13416)
- 企(11327)
- 企业(11327)
- 学(8539)
- 制(6978)
- 中国(6882)
- 财(6175)
- 农(6109)
- 体(5984)
- 方法(5471)
- 理论(5397)
- 银(4818)
- 银行(4789)
- 教育(4631)
- 行(4599)
- 地方(4446)
- 业经(4407)
- 融(4335)
- 金融(4328)
- 数学(3952)
- 数学方法(3832)
- 和(3699)
- 体制(3640)
- 农业(3599)
- 务(3402)
- 财务(3381)
- 财务管理(3369)
- 机构
- 学院(91551)
- 大学(90678)
- 研究(36096)
- 管理(27740)
- 济(26874)
- 中国(26609)
- 科学(26417)
- 经济(25971)
- 农(25492)
- 理学(22947)
- 理学院(22545)
- 管理学(21819)
- 管理学院(21654)
- 京(20586)
- 所(20471)
- 农业(20439)
- 业大(18752)
- 研究所(18746)
- 中心(16453)
- 江(16349)
- 财(15294)
- 技术(15021)
- 省(14814)
- 室(13333)
- 院(13252)
- 农业大学(13012)
- 范(12761)
- 北京(12581)
- 州(12574)
- 师范(12447)
- 基金
- 项目(62447)
- 科学(46754)
- 基金(42409)
- 研究(42349)
- 家(39615)
- 国家(39265)
- 科学基金(31450)
- 省(26919)
- 社会(23109)
- 划(22805)
- 自然(21956)
- 基金项目(21793)
- 社会科(21623)
- 社会科学(21615)
- 自然科(21441)
- 自然科学(21427)
- 自然科学基金(21012)
- 教育(20195)
- 编号(17735)
- 资助(17095)
- 成果(16042)
- 重点(14899)
- 计划(14180)
- 课题(13910)
- 发(13415)
- 科技(13333)
- 创(12804)
- 体(12369)
- 部(12228)
- 科研(12222)
共检索到148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海 王芳宇 李青旺 胡建宏 董潇潇 单永红
【目的】建立一种对人抗凝血酶(AT)Cys248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和真核表达的可靠方法,为突变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原始材料。【方法】以人AT cDNA序列为模板,设计1对反向扩增引物,进行反向PCR反应;PCR产物经连接、测序后,克隆至表达质粒pcDNA3.1(+)-GFP上,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ATGFP;用重组载体介导突变基因在山羊乳腺上皮(GME)细胞内表达,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表达产物的定性、定量检测。【结果】突变基因经测序证实与预期结果一致,且在GME细胞内得到高效表达,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突变体质量浓度为(526±17.3)mg/L。【结论】反向PCR法是...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雷 葛淼 王晶 杨帆 葛磊 王聪霞
为探讨我国不同地区抗凝血酶Ⅲ活性的参考值,并分析我国健康成年人抗凝血酶Ⅲ活性参考值的地理分布.将所收集的我国153个单位8 818例健康成年人抗凝血酶Ⅲ活性参考值,首先通过空间自相关确定其与地理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并确定具体的相关性地理因子;其次运用岭回归分析拟合出我国2 322个城市健康成年人的抗凝血酶Ⅲ活性参考值;最后结合地统计分析,探究我国健康成年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参考值的地理分布.结果显示我国健康成年人抗凝血酶Ⅲ活性参考值具体分布呈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大部分地区较低;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较高的趋势.由此若已知我国某地区的地理因素数值,可由此结合预测回归方程:■计算出该地区健康成年人抗凝血酶Ⅲ活性的参考值,进而为该地区实测的抗凝血酶Ⅲ活性值大小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京国 赵晓萌 杨爱珍 师光禄
【目的】构建含有α-胰凝乳蛋白酶作用位点的Cry3A的突变体Cry3Am,以期提高Cry3A的活化效率,增强杀虫活性。【方法】利用重叠PCR技术,构建Cry3A杀虫蛋白的突变体Cry3Am,使之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纯化突变体蛋白;将Cry3Am与饲料混合后饲喂黄粉虫,用以评价Cry3Am的杀虫活性。【结果】成功地在Cry3A杀虫蛋白结构域I的α3和α4之间加上1个α-胰凝乳蛋白酶的作用位点,并提取Cry3Am到杀虫蛋白。体外酶切试验结果表明,Cry3Am很容易地被降解为55 kD的杀虫蛋白。生测分析结果表明,Cry3Am对黄粉虫的毒力是Cry3A的2倍以上。【结论】向Cry3A中插入α-胰凝乳蛋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子平 翟清华 曾令锋 邓西平 杨淑慎
为了研究催化活性半胱氨酸Cys154、Cys158残基对小麦细胞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Ta GaPC)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利用重叠延伸PCR法分别将这2个位点的半胱氨酸突变成丝氨酸,并分别连入P ET28a(+)原核表达载体。在25℃条件下,Ta GaPC及其定点基因Ta Cys154s/Ta Cys158s经0.25 mmol/l IPTG诱导后高效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显示,目标重组蛋白均为可溶性且大小约为40 k Da,与预测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经超声波破菌及镍柱纯化获得3种纯化重组蛋白。这为后续Ta GaPC及其定点突变体蛋白酶活性测定及活性位点分析提供试验材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雪洁 萨日娜 梁浩 李雪玲 李荣凤
【目的】人凝血因子Ⅸ(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Ⅸ,hFIX)是凝血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对临床治疗血友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旨在构建人凝血因子Ⅸ乳腺表达载体,在猪乳腺上皮细胞中验证其乳腺特异表达能力,获得hFIX转基因雌性乳腺上皮细胞和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为克隆乳腺特异表达人凝血因子Ⅸ的转基因猪做准备。【方法】按照TaKaRa公司RNAiso Reagent和Prime Script RT-PCR试剂盒的说明书,从人胎儿肝脏中提取RNA并扩增出人凝血因子Ⅸ(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Ⅸ,hFIX)cDNA序列,利用PCR方法扩增牛生长激素(BGH)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之萌 王莉 陈雯莉
在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all3555是一个乙酰羟酸合成酶的编码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在鱼腥蓝细菌PCC 7120的生长和环境适应过程中的作用,构建了该基因的超表达和缺失突变菌株,结果显示该基因缺失后鱼腥蓝细菌PCC 7120仍可继续生长,但对NaCl胁迫的敏感性有一定程度提高,而超表达该基因则会提高鱼腥蓝细菌PCC 7120对氧化胁迫和NaCl胁迫的抗性,表明all3555对鱼腥蓝细菌PCC 7120的正常生长影响较小,但对菌株的抗氧化胁迫和抗NaCl胁迫等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玲 陈晓琼 杜康兮 韩保林 冉秀华 张红宇 徐培洲 吴先军
【目的】利用EMS对水稻(Oryza sativa L.)保持系品种宜香1B进行诱变,筛选出3份长护颖突变体。通过基因定位和克隆,探明控制该性状的遗传基础以及分子机理,并在不同器官进行表达分析,了解该基因表达特点。【方法】以3份水稻长护颖突变体Oslg-1、Oslg-2和Oslg-3为材料,进行表型分析、等位性鉴定、基因定位、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q RT-PCR定量表达分析。【结果】Oslg-1突变体小穗在幼穗发育早期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但在成熟期其护颖的远轴表皮细胞凸起且粗糙,形成的结节轴向对齐排列,且毛状物较多,形成垂直相间的横纵沟,与外稃表皮细胞结构相似。遗传分析表明,该类突变表型受1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路迪 周一凡 刘春晓 贾凌云
根据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催化下转化为纤维蛋白的反应原理,建立一种新的凝血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利用紫外扫描仪将此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进行全波长扫描,取二者吸光度的最大差异处波长(250.0nm),在此波长下,绘制不同比活的凝血酶与纤维蛋白原的反应时间与吸光度的变化曲线,根据其变化规律,选择吸光度为0.800时的反应时间为初凝时间,进而拟合出凝血酶活性标准曲线。利用紫外法建立的凝血酶活性检测标准曲线,其线性相关系数(R2)可达0.9987。该法操作快速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凝血酶活性的检测。
关键词:
紫外法 活性检测 凝血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霞 李润成 余兴龙 丁建 黎满香
利用重组PCR技术将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Hog cholera virus lapinized Chinese strain,HCLV)Erns编码区30位His残基密码子CAT突变为Pro残基密码子CCC,将突变后的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成重组质粒pETmErns,并将此重组子转入宿主菌BL21(DE3)plysS中,在IPTG的诱导下表达重组转化菌.结果:突变的mErns基因能在pET表达系统成功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所表达的蛋白是猪瘟病毒特异性的,但克隆于pET-28a(+)中未突变的Erns基因却不能表达,说明Erns基因的RNA...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力游 高必达 廖小兰 黄红
用草酸毒素作筛选剂处理油菜愈伤组织,获得耐毒素的突变体,分化培养后得到小量再生植株。经用毒素处理离体叶片,油菜菌核病菌菌丝体接种离体叶片和田间植株及田间病圃测定几种方法鉴定显示,所获再生植株与原品系(2242)相比较,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对菌核病的抗性,其F1代材料保持了抗性,F2代材料抗性有一定的分化,但大部分的仍保持了抗性,其中有S11、S21、S23、S24、S25、S26几个材料具有较明显的抗性,可用作抗源和进一步选育抗病良种。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抗病性,抗病突变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婷婷 翟立红 苏旭 冯静 李娟 高友军 陶勇生 张祖新 郑用琏
【目的】利用Mutator(Mu)诱变群体获得、验证叶色白化突变体的Mu因子插入位点;解析玉米叶色变异相关基因及其代谢网络。【方法】以含有活性MuDR转座子的W22∷Mu为父本,与玉米自交系综31(Z31)杂交产生的M2和M3家系群体为材料,经表型性状的遗传分析和Mu插入位点的分离获得白化突变体,经生物信息学方法解析白化突变体产生的相关基因,同时构建产生白化突变代谢网络。【结果】对870个M2家系的16000余单株和M3种植的36个家系近700单株进行考察,获得了遗传稳定的白化突变体41株。经Mu-TAIL-PCR分析获得35条Mu因子插入序列;对靶位点序列分析,获得的14个靶位点可能与叶绿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苗晗 顾兴芳 张圣平 王晓武 方智远 张振贤2
【目的】黄瓜黄绿叶突变体是进行光合系统研究和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材料,明确其叶色突变机理,可为进一步利用该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基因克隆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对黄瓜黄绿叶突变体9110Gt叶色黄化和转绿后的光合色素成分、含量和原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cDNA-AFLP技术及cDNA-Ad-SRAP技术,进行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研究,获得差异表达片段。【结果】突变体9110Gt和野生型9110G在叶色素组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但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及原叶绿素含量都低于正常株。从该突变材料中分离到的9条与叶色突变基因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结论】该突变体叶色黄化是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钟文娟 张超 戢沛城 龚一耘 牟方生 蒲德强 袁灿 杜雄明
【目的】为了探究矮化突变体AS98发生变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本研究利用正常陆地棉品种LHF10W99(简称LHF)与AS98杂交后代分离出的正常表现型植株和极端矮化表现型植株,在现蕾期提取2种株型的茎尖、茎和根的RNA,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2种植株茎尖的表达差异。【结果】筛选到差异表达的片段32条,对这32条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一条(HD61)与拟南芥的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的同源性较高。用棉花的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Gh AGP)的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方法
关键词:
棉花 矮化突变体 cDNA-AFL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文武 张萌 曹明娜 翟春花 李爱宁 王源超
[目的]促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MAPK)是真核生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蛋白激酶,对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发育与侵染致病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前期发现1个MAPK基因Ps MPK1参与调控大豆疫霉的细胞壁完整性、菌丝生长、游动孢子形成,以及对大豆的致病性等生物学性状。本文旨在进一步探究Ps MPK1如何调控大豆疫霉的上述性状。[方法]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对大豆疫霉Ps MPK1沉默突变体在游动孢子囊阶段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样品间基因表达水平的整体相关性分析和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野生型菌株相比,Ps MPK1沉默突变体中分别有1 451个显著下调和981个显著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垚 王瑾 戴丽 何长征 刘峰
以EMS诱变的辣椒绿茎突变体gh1和紫茎野生型樟树港辣椒(ST–8)为材料,测定茎中花青素含量;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与辣椒茎中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突变体gh1茎中的花青素含量极显著低于ST–8茎中的花青素含量;与ST–8相比,gh1共获得1794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003个上调表达基因,791个下调表达基因;与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包括9个结构基因(DFR、UF3GT、F3H、ANS、CHI、CHS、C4H、PAL、4CL)和3个转录因子(TT8、AN1、TTG1);对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转录组表达量分析和qRT–PCR分析,筛选出4个结构基因(CHS、CHI、DFR、UF3GT)和1个转录因子(AN1),推测这5个基因可能在辣椒茎中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