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6)
2023(5014)
2022(4029)
2021(3974)
2020(3271)
2019(7686)
2018(7398)
2017(13319)
2016(6984)
2015(8337)
2014(7860)
2013(7880)
2012(7382)
2011(6920)
2010(6690)
2009(6125)
2008(6017)
2007(5071)
2006(4431)
2005(4163)
作者
(18463)
(15492)
(15459)
(14883)
(9896)
(7209)
(6991)
(6135)
(5949)
(5491)
(5384)
(5058)
(5028)
(4980)
(4930)
(4800)
(4669)
(4418)
(4402)
(4127)
(3962)
(3649)
(3643)
(3495)
(3480)
(3464)
(3363)
(3227)
(3153)
(3027)
学科
(31908)
经济(31881)
管理(16822)
方法(14683)
(14550)
数学(13700)
数学方法(13646)
中国(12962)
(10610)
企业(10610)
(9082)
贸易(9077)
(8994)
(6680)
(5515)
关系(5457)
(5449)
(5411)
业经(5273)
(4944)
银行(4944)
(4867)
(4777)
(4768)
理论(4709)
环境(4700)
(4691)
金融(4691)
出口(4378)
出口贸易(4378)
机构
大学(103010)
学院(99085)
(52860)
经济(52207)
研究(40018)
管理(37574)
理学(31992)
理学院(31641)
中国(31587)
管理学(31385)
管理学院(31185)
(22913)
(21031)
科学(20181)
(19182)
经济学(18230)
研究所(17527)
财经(17326)
中心(16671)
经济学院(16367)
(16202)
北京(15245)
(14397)
财经大学(13106)
(12863)
师范(12784)
(12397)
科学院(12026)
研究中心(11653)
(11548)
基金
项目(65747)
科学(53467)
基金(50644)
研究(50499)
(44094)
国家(43810)
科学基金(37592)
社会(34972)
社会科(33359)
社会科学(33356)
基金项目(25450)
教育(23621)
自然(21781)
(21390)
自然科(21381)
自然科学(21376)
资助(21313)
自然科学基金(21063)
(19463)
编号(18228)
中国(17342)
(16840)
国家社会(16321)
成果(15386)
重点(15185)
教育部(15005)
(14499)
(14002)
人文(13579)
(13528)
期刊
(54769)
经济(54769)
研究(34994)
中国(22684)
管理(15256)
(15247)
科学(13593)
教育(13494)
学报(12304)
大学(10362)
(10267)
经济研究(10158)
技术(9493)
财经(9357)
学学(9258)
(9077)
国际(8616)
(8552)
金融(8552)
世界(8491)
(8314)
农业(7618)
问题(7209)
技术经济(5954)
(5767)
业经(5422)
(4844)
论坛(4844)
统计(4565)
科技(4190)
共检索到155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蔺亚琼  
通过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四类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发现人才项目已成为我国学界特别是理工科领域塑造学术精英的重要制度。学术精英的成长呈现出"人才项目依托"与"人才项目嵌套"的特点,不同层次人才项目的重叠嵌套,形成了学术精英生成的结构性路径,"不入选则出局"成为塑造学术精英的法则。与单位制时代相比,人才项目在塑造学术精英的过程中延续了"制度化的精英主义",其及早筛选与重点培养优秀学者的特征并未褪去。人才项目也被纳入院系学术队伍的建设之中。与此同时,人才项目强化了学术精英生成中的学术竞争,对学术精英的德行与才能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才项目广泛扩散并应用于高校人事聘任制度改革,带来了一系列的非意图后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正洪  雷瑾亮  
中国当代学术研究的环境比较特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官学联合。由于学术平均资源有限使得中国学者在学术上的原始积累比较困难;政府主导学术,学术与政治结合的历史性加剧导致出现官学联合。官学联合有其必然性和特殊时空下的合理性。中国当代学术研究环境中的这个最大问题必须从理念层面、方法论层面、操作层面三个角度入手寻找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澜  
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是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中,能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学校文化本身也应体现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当今学校文化建设十分现实和重要的任务,不是回避或以精神否定财富的方式来形成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是要从财富与精神、幸福人生关系的意义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华炜  
当代中国学者对实现中国政治稳定的机制从政治系统的输入与输出、政治稳定生态、政治稳定保障、社会转型、社会结构构成与民主政治建设诸方面,提出了维护政治稳定机制诸构想。本文从政治系统稳定与政治稳定的区别、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的关联、传统政治稳定机制与现代社会政治稳定机制的要求以及政治稳定机制研究的方法与价值取向诸方面对学者的观点进行整体评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学义  
遵循品德生成规律,塑造大学教师学术品德的道德正义,是规范学术行为的根本。其具体规程是:在尊重大学教师学术自由和人格理性前提下,通过强化伦理委员会作用功能不断凝聚品德要素合力,并在系统推进大学教师品德驱动机制过程中,以荣誉规则嵌入判例程序营造大学组织至上而下的学术伦理环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类延村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学术自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而社会价值则是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一种取向或行为的指导原则。在提倡社会和谐与宽容的今天,对两者关系的探寻有着非比寻常的现实意义。作为学术的载体,学者应当在学术自由的构建中承担何种角色值得深思。以对学者使命的探讨为起点,追寻学术自由与社会价值间的关联,引导价值的生成,不啻为研究的便捷性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蒋开镭  赵汀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马健生  滕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出版中国教育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在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学校教育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为了立体、深入了解中国学校教育的全景式样态和内部运行逻辑,顾明远教授研究团队深入学校一线,分别从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和学校组织五个维度,运用访谈、问卷、观察等实证方法采集了大量一手数据,真实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学校的整体样态,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色彩斑斓的中国学校画卷。
关键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20世纪美国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有其鲜明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不是孤立的教育现象,而是意识形态(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和社会文化(多元文化)塑造的结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曲建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全球性生产组织网络体系得以持续强化,商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跨国跨境交易和流动的加工贸易,日益成为融入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路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密切内地与台港澳经贸关系,为打造珠三角、长三角等世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向  马费成  
对中国学术数字信息资源市场中数据库服务商的垄断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并对市场监管部门及不同规模服务商提出发展建议。通过模型分析发现:由于不同信息资源需求的不均匀性,买断少量高需求资源可以提升企业效益,不过垄断进行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且先行动者获益更明显;规模小的服务商有更大动力买断数字信息资源,规模大的服务商的报复行动对规模小的服务商的效益影响不大,所以规模小的服务商具有很大的意愿买断信息资源;允许各服务商保有一定量独占资源,鼓励深度挖掘及提供个性化服务是形成市场良性竞争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旭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促进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设。[方法/过程]依据评价科学理论、话语权理论和传播学理论,按照"理论、方法与应用"的思路,对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理论框架进行建构研究,并提出从多维度、多要素、多指标、多方法融合评价学术期刊话语权的设想。[结果/结论]探讨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的基本问题,并融合带有浓厚中国元素和国际元素的科学计量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以实现对传统评价指标的拓展和体系重构,进而科学评价中国学术期刊话语权。同时,对这一新课题应继续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三大体系"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谷志远  沈红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1年8月学术职业是培养科学家的职业,它本身也担负着高深知识创造的职能,创造高深知识的过程也是学术职业产出的过程,学术职业成就是学术职业产出的表现。学术职业成就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学术职业竞争力,一所学校的学术生产力,以及学者追求学术声望与学术地位的实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学术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正视我国学术职业成就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学术职业成就影响因素既是当前学术职业发展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与我国学术生产力提高、学术人力资源建设密切相关的一个重点。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连心达  
叙事文化学在两个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亦即对经验的高强度直接感知和对大结构、大关系的有机整体把握。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因子纽结",故事主题类型为旨在揭示民族文化心理、价值取向、审美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材料、新角度,开启了新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