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65)
- 2023(17651)
- 2022(14914)
- 2021(14008)
- 2020(11744)
- 2019(26453)
- 2018(26358)
- 2017(49538)
- 2016(27339)
- 2015(30800)
- 2014(30598)
- 2013(29524)
- 2012(26874)
- 2011(23924)
- 2010(24055)
- 2009(22451)
- 2008(21771)
- 2007(19471)
- 2006(17012)
- 2005(15079)
- 学科
- 济(103369)
- 经济(103231)
- 业(96817)
- 管理(90588)
- 企(86640)
- 企业(86640)
- 方法(45032)
- 数学(35244)
- 数学方法(34803)
- 农(32875)
- 业经(32536)
- 财(31800)
- 中国(28966)
- 理论(23607)
- 技术(23011)
- 农业(22780)
- 务(22652)
- 财务(22575)
- 财务管理(22549)
- 制(22097)
- 企业财务(21337)
- 学(20805)
- 地方(20158)
- 和(19552)
- 贸(17753)
- 贸易(17739)
- 划(17524)
- 易(17182)
- 体(17181)
- 策(17071)
- 机构
- 学院(378511)
- 大学(376260)
- 管理(150953)
- 济(145073)
- 经济(141806)
- 理学(129765)
- 理学院(128355)
- 管理学(126131)
- 管理学院(125434)
- 研究(121848)
- 中国(92280)
- 京(80741)
- 科学(75967)
- 财(68095)
- 农(62648)
- 所(60525)
- 江(57808)
- 业大(56528)
- 中心(55316)
- 研究所(54863)
- 财经(53799)
- 范(50869)
- 北京(50742)
- 师范(50398)
- 农业(49164)
- 经(48770)
- 州(46490)
- 院(45055)
- 技术(42633)
- 经济学(41593)
- 基金
- 项目(254101)
- 科学(200401)
- 研究(190926)
- 基金(181152)
- 家(156609)
- 国家(155145)
- 科学基金(134451)
- 社会(118066)
- 社会科(111645)
- 社会科学(111617)
- 省(102501)
- 基金项目(95922)
- 教育(88991)
- 自然(86911)
- 自然科(84932)
- 自然科学(84910)
- 划(84763)
- 自然科学基金(83386)
- 编号(79694)
- 资助(73376)
- 成果(65000)
- 创(56539)
- 重点(56432)
- 课题(55625)
- 部(54900)
- 发(54414)
- 创新(51976)
- 项目编号(49630)
- 大学(48356)
- 科研(47781)
- 期刊
- 济(165704)
- 经济(165704)
- 研究(113718)
- 中国(78959)
- 管理(60288)
- 农(58464)
- 学报(57597)
- 教育(55753)
- 财(54781)
- 科学(53149)
- 大学(44792)
- 学学(40958)
- 农业(40640)
- 技术(36084)
- 融(31669)
- 金融(31669)
- 业经(30449)
- 财经(26096)
- 经济研究(25498)
- 业(23196)
- 经(22420)
- 问题(20838)
- 图书(20480)
- 科技(19954)
- 技术经济(19537)
- 现代(18050)
- 商业(17458)
- 版(17421)
- 理论(16961)
- 财会(16325)
共检索到566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永青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加大,如何鼓励与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焦点话题。大学生知识广博,创新思维能力强,有着丰富的创业智慧,站在创业的最前沿,是构建创新型国家中不可少的一支中坚力量。高校、政府、社会应将创业支持的重心放到大学生身上,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以推动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文章对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大学生创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支持体系 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毋靖雨
文章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方法,发现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意愿主动强烈、创业动机较多元,创业规模小、同质化现象严重,创业资源利用率不足、寻求支持意识有待提升,创业教育零散缺乏系统性、难以应对各种创业环境等现状。对此,文章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心理支持体系,强化创业政策的导向性构建制度支持体系,加强创业金融服务构建经济支持体系,增强创业教育实效构建教育支持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秀荣 王欣欣
创新创业的提出,为高校毕业生减轻就业压力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创业人格教育常常被忽视,因为创业人格弊端造成创业活动失败的现象屡见不鲜。创业教育是创业知识的教育,仅有具有健全的人格的创业者才可以把创业技能充分展现出来,让创业设想变成可能。据此,文章对创业人格涵义、内容与特征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业人格培养弊端,最后提出了双创下大学生创业人格培养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人格 培养 弊端 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钟强 刘月秀
通过分析"双创"背景下大学生教育发展变化,借鉴美国大学教育体系的成功经验,探索构建我国大学生和谐教育的新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渠道体系、方法体系、平台体系。构建新体系有利于为大学生和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实现创业教育与和谐教育的互补和互促。
关键词:
大学生 和谐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卜德龙
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的有效运营离不开系统、完善的支持体系。高校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力量主体,政府和企业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支持者,只有高校、政府及企业形成合力,建立高校、政府及企业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持、师资支持、实践平台支持、产学合作支持"体系,才能确保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的逐渐完善。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支持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郭东强 周乐婧 余鲲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创新创业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如今,中国正快速步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基于全新的视角,从创业偏好和创业环境满意度两方面来研究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使用问卷调查法和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等一系列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将样本分为创业观望群、理性创业群和随波逐流群三类群体,从而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合理建议,以引导大学生对创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其创业效果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创业意识 创业群体分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易开刚 厉飞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要求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大学生创业者的培养。面对当前大学生创业执行力弱、创业成功率低的现状,高校要充分发挥优势,做好大学生创业执行力的培养与提升工作。本文基于大学生创业执行力的内涵本质,分析大学生在创业不同阶段执行力缺失的具体表现;剖析了大学生创业执行力缺失的成因;围绕"选苗+育苗+护苗+助苗=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的过程式,结合"双创"的内在要求和高校的特点优势,多维度探讨大学生创业执行力的提升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兰海涛
大学生作为高知识、强技术储备的青年群体,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从大学生的阅历、经验还是能力开发等方面来说,都不足以支撑其在创业活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成效。因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而促使该群体能够胜任互联网时代创业活动中的技能素质要求,既是对创业行为负责的意识体现,也是社会给予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期望。基于此,在因子分析法的基础上对高校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建设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聚焦于创业品质、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创业心理。通过构建针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建设的模型,提出了能力技能培训、创业心理支持、创业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建设性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凡琦 李范成
文章主要阐述了"互联网+"背景给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的机遇,并且阐述了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下大学生农村创业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策略提出了几点思考,旨在促进大学生的农村创业,提升其创业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 大学生 农村创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辉 徐凤游 代乔 刘秭岑
在当前“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紧随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自身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此更好地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文章重点阐述“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此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向阳 刘海龙 白艳姝
"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教育与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结合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园为例,对如何重塑高校教育结构,"放大"大学生创业能力,激活大学生每一个创新创业"细胞"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凤成 韩新宝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回炉教育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大学生创业回炉教育中存在着政策导向、机制运行、平台建设、认知偏差等实践困境,这就需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社会团体的助力作用、高校的教育帮带作用、个体的自我提高作用,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回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朋 郭玲 王伟
伴随着新经济形式的不断出现和社会持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适应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教育理念。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特点,阐释了高等院校开展创业人才培养的三大重要意义,探究了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进而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理论、科学人才观等理论,从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指导体系、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创业理论研究体系等方面深入探究了高等院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朋 郭玲 王伟
伴随着新经济形式的不断出现和社会持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适应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教育理念。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特点,阐释了高等院校开展创业人才培养的三大重要意义,探究了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进而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理论、科学人才观等理论,从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指导体系、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创业理论研究体系等方面深入探究了高等院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定茜 阮银兰
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且社会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群体到农村创业是国家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的重要举措。由于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等原因,大学生群体到农村创业的意愿和动机不足。因此,高校和政府必须从教育引导、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切实提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的意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生 创业意愿 创业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