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56)
2023(11602)
2022(10162)
2021(9427)
2020(7689)
2019(17810)
2018(17570)
2017(33306)
2016(18196)
2015(20561)
2014(20454)
2013(20123)
2012(18181)
2011(16367)
2010(16099)
2009(14433)
2008(13766)
2007(11853)
2006(10146)
2005(8630)
作者
(52580)
(43547)
(43217)
(41266)
(27658)
(20849)
(19602)
(17307)
(16511)
(15460)
(15028)
(14491)
(13767)
(13683)
(13491)
(13184)
(13148)
(12990)
(12419)
(12334)
(10858)
(10539)
(10386)
(9896)
(9735)
(9606)
(9592)
(9557)
(8687)
(8644)
学科
(70181)
经济(70110)
管理(53885)
(49489)
(41560)
企业(41560)
方法(35126)
数学(30455)
数学方法(30074)
中国(18701)
(17739)
(17344)
(16117)
业经(15886)
地方(14650)
理论(13766)
农业(12185)
(12138)
贸易(12128)
技术(12034)
环境(11958)
(11738)
(11519)
(11506)
财务(11439)
财务管理(11423)
(10965)
企业财务(10852)
(10415)
教育(10032)
机构
大学(257221)
学院(255304)
管理(105571)
(96772)
经济(94528)
理学(92827)
理学院(91836)
管理学(90154)
管理学院(89710)
研究(81383)
中国(58208)
(54678)
科学(52664)
(42823)
业大(39923)
(39746)
(39312)
中心(37061)
研究所(36708)
财经(35509)
(35460)
北京(34163)
(33836)
师范(33497)
(32354)
农业(30994)
(30252)
(29308)
经济学(28374)
技术(27803)
基金
项目(185279)
科学(145726)
研究(134738)
基金(134114)
(116906)
国家(115971)
科学基金(100375)
社会(83472)
社会科(79189)
社会科学(79170)
(73079)
基金项目(72114)
自然(66801)
自然科(65266)
自然科学(65255)
自然科学基金(64050)
教育(62662)
(61310)
资助(55102)
编号(55057)
成果(43385)
重点(41287)
(40282)
(38782)
(38693)
课题(37783)
创新(35962)
科研(35293)
教育部(34649)
大学(34457)
期刊
(98792)
经济(98792)
研究(72234)
中国(45561)
学报(41564)
管理(37720)
科学(37589)
(34482)
教育(31588)
大学(31318)
(30727)
学学(29235)
农业(24910)
技术(23764)
(17224)
金融(17224)
业经(16645)
财经(16192)
经济研究(15825)
图书(15137)
(13700)
科技(13325)
理论(12976)
(12790)
问题(12714)
技术经济(12348)
实践(12167)
(12167)
资源(11531)
情报(11413)
共检索到354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洪潮  牛冲槐  
人才聚集是人才流动的结果,当人才聚集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产生人才聚集现象,形成人才聚集系统。人才聚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质量互换,其结果既可能出现人才聚集的积极效应,也可能出现人才聚集的消极效应。文章指出,为促进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转变,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应建立健全人力资本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人才聚集环境,遵守人才聚集效应系统质量互换规律,不断优化系统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冲槐  李乾坤  樊艳萍  
文章在阐述人才聚集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了激励系统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机理,应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构建了相应的多层次激励数学模型,力图揭示多激励系统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及同一层次下的不同类别的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度,以便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促进人才聚集现象向聚集效应的转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牛冲槐  王燕  刘涛  
科技型人才聚集是科技型人才流动的产物,它既可能出现1+1>2的积极作用(经济性效应),也可能出现组织冲突,增加内耗,产生1+1<2的消极作用(不经济性效应)。系统创新是实现科技型人才聚集经济性效应产生和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应从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系统的内外部创新因素(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进行系统创新,以促使科技型人才聚集经济性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牛冲槐  接民  张敏  段治平  李刚  
人才聚集是人才流动的产物。当人才流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产生人才聚集现象。若人才聚集内外环境、人际关系等都比较适宜,人才聚集就会出现加总作用,形成人才聚集效应。本文在分析人才聚集现象后,提出了人才聚集现象和人才聚集效应的概念以及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等人才聚集效应的8个具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具体特征进行了总排序,依次为:创新效应、区域效应、时间效应、规模效应、激励效应、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集体学习效应。为促进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转变提供了重点管理的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丽芳  牛冲槐  
全国31个省市区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呈东高、中中、西低格局;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与地理位置优越的沿海地区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显著。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强弱与地区经济实力呈现马太效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能吸引高素质人才,进而产生较高的人才聚集效应,并反作用于该地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桢  
人才聚集环境效应表现导向效应、互动与条件制约效应、整体效应等特征。人才聚集环境是人才聚集的原始推动力,人才聚集效应突出反映了人才聚集对人才环境产生的反馈作用。二者存在相互催生和驱动的经济关系。基于人才聚集环境效应,中西部地区亟需优化人才环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洪潮  牛冲槐  
人才聚集效应是人才聚集现象在达到特定条件时的外部表现。人才聚集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特例,不仅具备子系统、结构、层次等系统基本特性,并表现出整体性、综合性、有序性、动态性和最优化五个方面的个性特征。从系统科学新三论角度看,人才聚集系统存在着人才聚集耗散结构、子系统不断协同而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有序动态的的自组织结构、状态会跳跃式地变化到某一新的状态(稳态或非稳态)的突变现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林  刘兵  于树江  
本文通过对2006-2010年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524篇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首先提取出与区域人才聚集效应相关的367个分析单元;其次,结合已有研究,将区域人才聚集效应划分为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共识别归纳出5类16种效应,编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升级效应和带动效应分别是时空两个维度中最显著的聚集效应,反映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共赢关系;最后,根据内容分析结果,得出了关于促进区域人才聚集正向效应、预防负向效应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丽芳  牛冲槐  王忠奎  
区域人才聚集系统往往是地方政府与组织的演化博弈系统。通过研究组织和组织之间、地方政府和组织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区域人才聚集系统的演化博弈过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林  刘兵  李嫄  
应用分析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综合集成方法论思想,设计区域人才聚集系统演化趋势预测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模型构建、定性结合定量确定模型参数和定量结合定性仿真运行四个阶段,并以曹妃甸新兴工业区为案例,预测了该地区人才聚集的未来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丰  崔积钰  马志伟  
应用自相关函数检验法和GARCH模型检验方法,对时间标度τ=1,5,22,66下的沪铜期货收益率序列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移动窗口法引入了波动聚集指数度量沪铜期货市场的波动聚集程度,并对其波动聚集的相关特征做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时间标度的沪铜连续合约收益率序列都存在波动聚集现象,铜期货表现出自相似的特征;随着时间跨度和移动窗口的增大,波动聚集程度也随之变大;沪铜期货价格的波动聚集是沪铜连续合约收益率序列自相关函数慢衰减的原因。从而表明沪铜期货的价格波动表现出较强的自相似性,沪铜期货市场具有分形特征、存在记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丰  
自1979年以来,中国以其改革开放政策和巨大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外资,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FDI)。但FDI在中国地域分布上存在着严重不均衡。本文在简要归纳当前有关FDI区位选择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后,重点讨论决定FDI选址的新的关键因素一聚集效应,并从吸引FDI的角度分析聚集效应的层次和结构,最后提出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克自,程崇祯  
近几年,有关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尽管小企业聚集在国内外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模式,然而,很少有关于企业聚集对小企业融资作用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这方面探求小企业融资的新思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牛冲槐  
本文认为,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科技型人才流动的产物,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发生质变时就会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是人才聚集效应的一种特殊形式,除了具备人才聚集效应的诸多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文章提出,科技型人才流动的动因有引致性动因和驱致性动因两种,要形成人才聚集现象进而实现人才聚集效应必须同时提升这两个方面的水平。而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边界的存在则需要地区或企业严格控制好科技型人才聚集度,使之处于最优点以保障经济水平快速有效的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朝永  陈万明  牛冲槐  
冲突与人才聚集效应的关系已引起学术界的探讨,但是,冲突与人才聚集效应的实证研究并未引起重视。文章以科研团队为分析对象,采用回归分析与调节效应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冲突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并分析社会资本对冲突与人才聚集效应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任务冲突对人才聚集效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冲突对人才聚集效应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当进一步考虑社会资本的维度特征时,冲突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也将随着不同的维度特征呈现出内在的差异性。其中,结构资本水平越高,关系冲突与人才聚集效应之间的消极关系越强,而任务冲突与人才聚集效应之间的积极关系越强的结论未通过统计检验。此外,高水平的认知资本削弱了任务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