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1)
- 2023(7426)
- 2022(6095)
- 2021(5333)
- 2020(4267)
- 2019(9538)
- 2018(9361)
- 2017(17563)
- 2016(9500)
- 2015(10720)
- 2014(10882)
- 2013(10886)
- 2012(10640)
- 2011(9820)
- 2010(10113)
- 2009(9095)
- 2008(8977)
- 2007(8179)
- 2006(7627)
- 2005(7142)
- 学科
- 济(51650)
- 经济(51526)
- 业(23796)
- 管理(22058)
- 地方(20131)
- 中国(18371)
- 企(16781)
- 企业(16781)
- 农(15467)
- 业经(13993)
- 方法(12484)
- 地方经济(12021)
- 产业(11008)
- 农业(10429)
- 发(10270)
- 数学(10073)
- 数学方法(9967)
- 技术(8957)
- 融(8718)
- 金融(8718)
- 银(8305)
- 银行(8296)
- 行(8200)
- 学(8009)
- 理论(7926)
- 制(7904)
- 环境(7866)
- 发展(7709)
- 贸(7707)
- 贸易(7696)
- 机构
- 学院(140958)
- 大学(135985)
- 济(61522)
- 经济(60192)
- 研究(54236)
- 管理(50057)
- 理学(41567)
- 理学院(41010)
- 管理学(40384)
- 中国(40104)
- 管理学院(40102)
- 科学(31869)
- 京(30518)
- 所(27676)
- 财(26460)
- 研究所(24719)
- 中心(23848)
- 江(23565)
- 农(23285)
- 范(21346)
- 师范(21152)
- 北京(20018)
- 财经(19859)
- 院(19632)
- 州(19264)
- 业大(18823)
- 经济学(18637)
- 农业(17770)
- 经(17738)
- 省(17291)
- 基金
- 项目(87968)
- 科学(69410)
- 研究(69253)
- 基金(59712)
- 家(50907)
- 国家(50407)
- 社会(43862)
- 科学基金(42956)
- 社会科(41602)
- 社会科学(41597)
- 省(38016)
- 基金项目(31247)
- 教育(31021)
- 划(30265)
- 编号(28776)
- 发(27233)
- 自然(24368)
- 自然科(23749)
- 自然科学(23745)
- 资助(23743)
- 成果(23638)
- 自然科学基金(23293)
- 发展(22772)
- 展(22352)
- 课题(21971)
- 重点(20566)
- 创(19225)
- 部(18254)
- 创新(17934)
- 年(17745)
共检索到234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华林
人才聚集是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保障。本文从人才聚集对产业集群的支持及现阶段我国产业集群区域人才缺失的原因分析和探索,提出产业集群区域人才聚集形成的条件及对策。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人才聚集 支持 对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蒋三庚
目前中国诸多大中型城市竞相发展CBD,但CBD区域专业人才正呈现出极度匮乏的紧迫现实。通过对北京CBD人才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从产业发展与人才聚集关系分析着手,提出影响CBD区域内人才聚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涵养聚集CBD专业人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央商务区 人才聚集 产业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刚 李翔飞
产业聚集一方面促进了产业向更加聚集化、专业化水平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区域物流的顺畅流通。基于此,对产业聚集的区域物流发展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产业聚集区域物流发展,分析产业聚集区域化发展对物流发展的影响,从物流供应、物流仓储、物流加工、物流配送等方面对物流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最后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产业聚集的区域物流发展。
关键词:
产业聚集区域 物流发展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双喜
从先前招商引资大项目、小项目遍地开花乱占乱建,到现在制度规范、高标准统一集中摆放,河南省武陟县政府利用产业集聚区实现了用地集约与经济建设的双赢。高点规划拉框架经济要发展,项目需落地。但在前些年,为了保证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武陟县曾经走过千方百计保项目、挖空心思促招商的路子,厂房建到哪儿,土地就供到哪儿。全县原有的14个乡镇项目遍地开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乔彬 李国平 杨妮妮
产业聚集测度是聚集理论分析和检验的前提条件。Duranton和Over- man(2005)将产业聚集程度的测度方法划分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方法,本文对这三代测度方法的演变和应用进行了述评和比较,并对第二代、第三代方法给予较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
产业聚集 测度方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芮雪琴 李亚男 牛冲槐
在分析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适配性理论的基础上,从规模、结构、水平、效应四个方面构建了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适配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3—2013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以及全国的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规模和效应上的适配性水平比较低,但有上升趋势;在结构和水平上的适配性很差,并且上升趋势不显著。从整体上看,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水平比较低。主要因为科技人才聚集结构和水平制约了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秉峰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区域经济的发与高科技人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长乐新区初建,恰逢战略机遇期,经济势必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说,当前如何在长乐新区成立初期吸引并留住高科技人才是促进长乐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旨在通过对长乐新区高科技人才聚集与长乐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寻找新区发展初期人才聚集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区域经济 长乐新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国平 杨洋
能源化工产业是西安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需要大力发展。西安应在渭北地区建立大型的、综合化的和生态环保的能源化工产业聚集区,并重点发展能源重化工下游产业链和以新型助剂为方向的精细化工产业链,以及能源化工勘探、开采和生产设备制造业产业链。
关键词:
能源化工产业聚集区 区位选择 产业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燕 黄鹤
我国现阶段的创意城市建设表现出较强的政府主导特色,因此论文以北京为例,探讨了政府主导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及其经验得失。文章分析了北京文创资源的基本状况和政府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相关做法,并在剖析文创集聚区的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特征等的基础上,指出文创集群在城市更新、工业遗产利用、新农村建设、产业园区开发等方面对北京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及未来改进措施。
关键词:
政府主导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集聚区 北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柳春青 郭勇兵 汪虎
一、秦皇岛市产业聚集区的基本情况秦皇岛市共有市级以上产业聚集区14个,总规划面积1042平方公里。包括1个国家级开发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临港产业聚集区、秦皇岛新兴产业园、北戴河新区、河北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秦皇岛西部工业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翟希东 陈雪 齐沛
智慧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形态,对物流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分析智慧物流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关系出发,深入探讨智慧物流产业聚集发展的机理,并对智慧物流发展要素的创新及智慧物流产业聚集发展过程进行论述,认为智慧物流产业聚集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以此为基础,提出促进智慧物流产业聚集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创新 智慧物流 产业聚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云超
本文基于我国2010-2020年31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文化产业聚集和旅游经济高质量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最后,采用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文化产业聚集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聚集水平和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东部发展态势较好,中部发展态势一般,西部发展较弱”依次递减趋势。文化产业聚集水平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文化产业聚集每提升一个单位,拉动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0.74%。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文化产业聚集优势明显,持续引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文化产业聚集发展态势较好,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聚集较弱,还未发挥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性作用。基于相关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引导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鼓励进行文创园建设,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等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光明 孙明霞
本文通过测算产业聚集综合评价指数、物流业综合评价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三者的协整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新疆乌鲁木齐市1995-2012年产业聚集、物流业及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物流业对产业聚集的正向影响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经济发展对物流业和产业聚集的正向拉动效果明显,产业聚集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性,但总体上三者之间的正向相互促进作用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松 白洋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总结我国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县域产业聚集,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论证,可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发展模式 县域产业聚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学勤
产业的发展和动态演进与知识溢出密不可分。不同的知识溢出方式对产业聚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知识溢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方式,进一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产业发展效应不是通过专业化和多样化效应,而是通过波特效应即竞争效应体现出来。竞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产业向发达地区的转移,从而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区域间产业分工的布局,改善知识溢出的渠道和方式,提升企业知识水平和吸收能力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