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9)
2023(16371)
2022(14140)
2021(13238)
2020(10970)
2019(25574)
2018(25283)
2017(47370)
2016(26077)
2015(29680)
2014(29572)
2013(29462)
2012(27734)
2011(25389)
2010(25389)
2009(23002)
2008(22488)
2007(19623)
2006(17566)
2005(16005)
作者
(77835)
(64528)
(64231)
(61110)
(41571)
(31033)
(29178)
(25433)
(24943)
(23302)
(22274)
(22246)
(20885)
(20846)
(20295)
(20087)
(19230)
(19085)
(18714)
(18655)
(16321)
(16207)
(15684)
(14944)
(14578)
(14532)
(14447)
(14364)
(13212)
(12953)
学科
(109351)
经济(109237)
管理(68096)
(64679)
(50833)
企业(50833)
方法(43870)
数学(37894)
数学方法(37512)
中国(35108)
(30172)
地方(27775)
(24862)
业经(23919)
(23210)
(21466)
贸易(21447)
(20791)
农业(20339)
(19511)
(17592)
环境(17551)
银行(17532)
理论(17399)
(17217)
(17192)
金融(17190)
(16989)
技术(16443)
(15840)
机构
大学(371217)
学院(367978)
(149539)
经济(146338)
管理(139206)
研究(139073)
理学(118986)
理学院(117505)
管理学(115475)
管理学院(114826)
中国(103929)
科学(87379)
(83207)
(72437)
(66639)
研究所(66211)
(66023)
中心(61181)
(58831)
业大(56722)
北京(53293)
农业(52386)
财经(51922)
(51494)
师范(50900)
(50674)
(47332)
(44803)
经济学(44623)
科学院(41617)
基金
项目(249858)
科学(194873)
研究(181820)
基金(178915)
(158373)
国家(157040)
科学基金(132054)
社会(112441)
社会科(106372)
社会科学(106343)
(97422)
基金项目(94320)
自然(86053)
自然科(83987)
自然科学(83963)
教育(83267)
(83029)
自然科学基金(82469)
资助(74616)
编号(73465)
成果(60941)
(57382)
重点(57236)
(55302)
课题(52798)
(51630)
创新(48237)
科研(47621)
教育部(46524)
国家社会(46003)
期刊
(171203)
经济(171203)
研究(115171)
中国(82029)
学报(63075)
(61073)
科学(57868)
管理(53196)
教育(48321)
(47181)
大学(46651)
学学(43402)
农业(42867)
(34460)
金融(34460)
技术(32264)
经济研究(27485)
业经(27153)
财经(25191)
(23355)
问题(21967)
(21622)
图书(21590)
科技(18351)
(18301)
世界(17822)
资源(17647)
技术经济(17527)
理论(17154)
国际(16779)
共检索到569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阳  
一、人才特区是继经济特区之后的又一制度创新记者:人才特区的概念是怎样发展来的?吴江:人才特区的概念来源于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深圳最早于2001年提出来的,当时深圳出台了六项吸引人才的改革政策,是对传统人事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青阳  
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会长,德国劳动研究所(IZA)研究员,中共北京市委党建顾问组成员,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员名誉院长。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孙爽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光辉历程,普惠金融也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2015年以来,我国普惠金融事业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就,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也于当年9月正式发布了《中国普惠金融研究发展报告》。透过这几年报告的主题,我们不仅看到普惠金融的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同时也切身体会到这场惠及中小微弱企业和普通百姓的社会实践的伟大意义。本刊专访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49年总人口已经超过5.4亿。1973年增至8.9亿。在长达24年的时间里以平均每年增长2.1%的速度迅增。最近十五六年它在推行计划生育遏制人口过速增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新出现的情况。人口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举国上下正在密切关注这一问题,积极采取对策,克服困难,争取最好的结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继斌  
为迎接“全国软科学工作会议”的召开,本刊记者特地访问了几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这次会议和软科学事业的更大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下面发表的是部分采访记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长茂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致力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人口多,素质低,是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探索中国人口科学发展的道路,总结中国人口科学研究的特点,对于稳妥地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2012年9月22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承办的"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分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首席研究员、英国卡迪夫大学规划研究国际中心主任于立为论坛的主持人。来自德国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简介1956年6月,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财政部要加强财政经济问题研究的指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2016年2月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财科院”)。2020年3月,财科院成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财科院自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服务财政经济、紧扣国家决策”的历史职责和使命,从事财经理论、财税政策及财务、会计理论与制度研究工作,承担着为党中央、国务院,为财政部提供决策咨询的重要职责。在专注财经理论政策科研的同时,财科院也为深化中国财税、会计改革提供了充沛的高级专家人才储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国光  
5月9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长郭杰忠、副校长李冬妮等一行5人走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受到了研究院徐长发书记热情地接待,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郭杰忠校长介绍了学校的教育改革情况及办学特色,对徐书记以及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们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民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新型复合保水剂沃特是"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项目"新型多功能保水剂系列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开发"开发的新产品。该保水剂是针对中国西部年降水量小于400mm,降雨比较集中,沙漠化、盐碱化严重的特点,研制的耐盐碱、低成本的保水材料。该产品首次采用丙烯酸或丙烯酰胺与凹凸棒土合成有机——无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鹏飞  朱雪梅  郭威  
农业青年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农业科技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首先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On the 1 st Forum of Population Sciences in China in the 21 st Century held on October 17-19 by CPA and PDRC at 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 almost all participants hav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sciences in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Thats why we invite here the views on this issue from several scholars. Compared with what we have discussed about "Demography in China: sun-rising or sun-setting?" in our journal forum three years ago, we are pleased to find that population researchers are holding an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sciences in China and its prospects. In the meantime, they have been aware clearly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ed in this field. We believe such confidence and awareness can be the basis of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sciences in China in new century.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